特殊学生“三讲三心”育人体系建构与实施

2023-07-28 19:39费健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实践育人

摘要:特殊学校建构实施“三讲三心”育人体系,积极营造爱的教育环境,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思维,着力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经过长期的教育引导,特殊学生的公民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学校的教育实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关键词:“三讲三心”;课程育人;实践育人

作者简介:费健,浙江省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做好特殊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工作。目前在培智学校就读的是中重度特殊学生,部分学生还患有脑瘫、自闭症、情绪行为障碍等疾病。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特殊学生认知活动和思想道德水平发展受到限制,对人和事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经常会产生某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情绪行为问题,往往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为此,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以下簡称“学校”)创新实践“三讲三心”育人体系。所谓“三讲”,即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所谓“三心”,即责任心、感恩心、进取心,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关键小事抓实。学校根据特殊学生特点积极营造爱的教育环境,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思维,全面打造“健康乐园、快乐学园、幸福家园”,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心、有文明素养的公民,为他们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从而真正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能有尊严地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一、在环境中传递爱心文化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学校大力弘扬爱心文化,在学生餐厅、长廊、门厅、咖啡吧等场所的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求,将爱心文化贯穿于学生学习、康复、生活、潜能开发的全过程,倾力营造爱的文化。

(一)开展“三园”建设,让爱成就每一个梦想

学校注重营造特殊学生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环境氛围。在学校建设前,我们对校园环境文化体系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创建一个整洁有序、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学校充分挖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育人功能,既让教育无痕地融入环境中,又让环境蕴含着教育价值。学校把康复区、教学区、生活区分别命名为“乐园楼”“学园楼”“家园楼”,通过社会关爱、师生共进、家校协同,使校园成为学生热爱的健康乐园、快乐学园、幸福家园,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特殊学生更爱干净了、更爱劳动了、更爱学习了、更爱生活了。

(二)布局“一隅一景”,让爱洒满每一处角落

在师生进出的通道上,学校用造型独特、栩栩如生的太湖石构建了“和、爱、善、行”的石文化,体现了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善、美”的办学思想。学校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区域主题化设计,让走廊、庭院、外墙形成一道道学生喜欢的靓丽风景。

首先,乐园楼是以教育康复为主题,展示学生教育康复的内容安排和训练成果。

其次,学园楼的走廊设计了海洋世界、浩瀚星空等主题板块,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认识海洋里的生物,了解天文知识;楼梯间墙面以行为规范为主题,张贴“文明学生”的照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

再次,家园楼是以职业教育为主题,展示学生在家政、烹饪、烘焙、园艺、饮料制作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内容与步骤,以及刊登“职业技能标兵”和学生外出实践的成果照片。

最后,学校在外墙、庭院布置了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宣传专栏,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优秀教师和阳光学生,树立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学校在陈列室和走廊上分别展示学生制作的手工、绘画、造型等作品,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印制在校服、书包等物品上,以此来激励学生,帮助其树立自信。

(三)打造“一班一品”,让爱浸润每一颗心灵

班级文化代表了班内师生的一种精神风貌,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而班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努力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让每一个班级都成为学生温暖的港湾。

学校按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各班结合自己的特色自行设计班名,如学前班取名为朵朵班,寓意着我们的教师要像阳光雨露一般,用心去呵护学生,让这些柔弱的花朵能够快乐绽放。同时,每个班的教室门口展示班级的主题活动、文化建设等内容,在外墙上公布每名学生在大课间、午间休闲等项目的自主安排和表现情况,班内主题墙刊登每月德育主题及各科统整的教学内容、活动照片、成果等。另外,每个班都安排两位教师驻班,全天候陪伴学生,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二、在课程中塑造良好品行

课程是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学校丰富拓展德育活动,将立德树人任务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落细落实,塑造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让学生做到文明有礼、行止有度。

(一)建构“1+N”生态德育课程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坚持以“提高个性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以生存化和生活化为导向,围绕“生存有能力、生活有品质、社会能融入”这一目标,从改革现有单一文化教育模式入手,构建了“1+N”生态德育课程体系。“1”是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N”是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等为辅助课程。同时,学生以“育人目标—主题活动”的模式将核心课与辅助课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团队协作、家校(社区)活动等途径实施,将育人目标真正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让学生在课程的引领下得到健康全面成长。学校精心打造“微德育课堂”,每月制定一个德育主题,如“开展养成好习惯、我爱我的家(学校、家乡)、安全我知道、锻炼身体好、学传统民俗、春天真美丽、劳动最光荣、快乐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各学科围绕每月主题选取适合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例如,以“安全我知道”主题的活动目标设计分别是:一年级学生能熟悉学校、班级环境,并知道按时上下学;二年级学生能熟悉学校主要设施,并能安全使用,学会自我清洁的技能;三年级学生能参与学校举办的一切活动,并能遵守纪律;四年级学生能遵守学生守则,会做值日、大扫除,保持教室和学校清洁;五年级学生能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并努力践行,遵守校规校纪;六年级学生能掌握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并努力践行;七年级学生能独立出行,遇到问题能找相关人员解决;八年级学生能独立出行,遵守购物场所的规章制度;九年级学生能遵守休闲场所规章制度,不触犯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开展“四个”好习惯养成训练

文明是德育的基石。学校瞄准德育大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公民素养,每天开展“四个”好习惯养成训练,让吃饭、穿衣、洗漱等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一是开展“文明礼貌”好习惯养成训练。具体做到: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会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不给别人添麻烦;热心帮助他人。

二是开展“文明就餐”好习惯养成训练。具体做到:餐前准备好、吃饭要光盘、餐后做整理、个人保清洁。学校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文明餐桌、厉行节约”的桌牌,在学生就餐时教师也不忘提醒学生“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剩菜”,并在学生吃好饭后指导其整理餐桌、打扫卫生。

三是开展“卫生保洁”好习惯养成训练。具体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洗脸;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每天保持座椅周边无果壳纸屑;每周清扫一次自己的房间。

四是开展“勤于动手”好习惯养成训练。具体做到:自己整理书包和床铺;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碗筷、扫地、洗衣物等)。

学校每周进行“四个”好习惯养成训练评比,并在下周一升旗仪式上公布评比结果,进行表彰。通过班班参与、人人争当示范生的方式,引导各班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学生共同进步,使学生真正成长为懂礼仪、讲卫生、能自理的小公民。

(三)培养“一项”个人兴趣特长

学校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名学生的长处,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以优势来带动弱势。

兴趣社团可以为每一名学生点染亮丽底色。学校精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着力让学生在毕业前能学会一项技能,通过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学生的身心,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学校先后组建了特奥、轮滑、非洲鼓、电声乐、陶艺等多个社团,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开展社团活动,每次活动坚持做到定时、定点、定人。

此外,学校积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技能展示活动,如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烧菜、制作点心等;每年举办一次体艺文化节,让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才和成功之路;每年开展“阳光学生”评选活动,自主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和家长过程评价、学校特长评价的模式,每学期记录学生学习生涯的成长历程,以长补短、以长促全,实现多元成长、多方评价、多维育人。

三、在实践中提升生活技能

体验教育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每学会一项生活技能,都将是他们人生中一笔终身受用的财富。为此,学校以社区实践、职业实践、融合实践为路径,打通学生融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他们把从校内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训练,为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开展社区实践,提升独立性

社区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圈,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离不开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景。

学校积极探索社区实践模式。一方面,把德育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社区中,在社区这个“大课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将德育的内涵予以丰富,使学生充分体验普通人的现代生活方式,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实现新的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教师带领学生到商场购物、到饭店就餐、到公园游玩、到车站乘车等,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使其进一步强化学到的生活技能;组织学生走入广场、社区等地开展公益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去体验和感受。只有在社会中受到陶冶,从生活中获得真知,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社会角色意识才能得到有效增强。

(二)开展职业实践,提升成就感

特殊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特殊学生成为有用的人,使之最终回归并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食堂帮工、卫生保洁、传达室门卫等实习岗位,按照学生的能力为其安排适宜的岗位,由相关专业教师或工作人员担任导师开展职前培训,学校每月评选一次“职业实践标兵”,并按照学生的工作实绩发放一定的奖励,这种职业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虽然不能奢望特殊学生都成为某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但是可以创造这样一种限制最少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其能适应周围的生活就业环境,基本实现独立或半独立的自主生活。

(三)开展融合实践,提升契合度

学生融入社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包容,更需要学校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与人交往的平台,切实增强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让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校、高校等开展普特融合跳蚤教育共同体活动,让普特学生一起表演、踢足球、制作作品进行义卖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学校分别在吴兴区晟舍小学、南浔区长超小学开设了卫星班,让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加童装走秀、体艺比赛等,真正做到了深度融合,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调研组的高度肯定。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家长开展亲子趣味活动,活动中全校学生人人有项目,学生在教师、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下,共同完成比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开展了“美好生活”活动,邀请检察官、消防战士等人士为学生做讲座,教育学生自立自强、感恩守信、成长成才,并以此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感染学生,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以课改新思维,积极建构由环境、课程、实践三个维度所构成的育人体系,经过长期的教育引导,学生的公民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走在校园里,学生会主动热情地向他人问好;中午就餐时,中、高年级学生能按秩序排队领餐,全校学生用完餐后能自己清理桌面,并做好个人清洁;学生在家里能主动做家务、清洗个人衣物,部分學生还能烧1至2个拿手菜;学生在外出购物、就餐、游玩时能做到有序排队,不随手扔垃圾,能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不少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才能,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其中,在全国第五届残障少年儿童和平海报作品征集活动中,学校有5幅学生作品入选,有学生作品获省级一等奖。在全国特奥会上,学校学生取得了9金5银8铜的成绩。1名学生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学校被授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我们深刻体会到:在由规范性德育向主体性德育转变中,学校要立足长远,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好关键小事,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出彩机会。因此,做好特殊学生的德育工作,应在“求实、落细、适合、坚持”4个方面发力,坚持用心、用情,进而让生活化德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每一天。而在这个育人体系中,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学校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更新家长的养育观念,最大程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炳霞,李晓萍.书润生命阅赢成长[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2).

[2]高华华.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少年儿童礼仪教育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3]刘庚姝.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1).

[4]费健.“三讲三心”教育 引领学生成长[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Z1).

[5]梁雅楠.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行动策略[J].辽宁教育,2023(2).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实践育人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扎实推进课程育人研究
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