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建博物馆向草帽编织致敬

2023-07-28 16:48可心皇甫一宁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辫阿姆草帽

可心 皇甫一宁

瑞士北部的沃伦市有一座编织博物馆。馆舍不大,却完整地展现了瑞士人热爱的编织业200多年的历史,讲述了瑞士人特有的稻草情缘。

这座编织博物馆全称为“弗赖阿姆特编织博物馆”,建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瑞士北部阿尔高州弗赖阿姆特地区的稻草编织业,尤其是草帽编织致敬。19世纪起,该地区就开始用当地农作物的副产品—稻草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当地的稻草编织从最初的家庭手工业逐渐發展成为影响深远的国际业务,制作的草帽及配饰驰名欧洲,甚至引领世界潮流。

编织博物馆位于一个开放式的公园内,环境清幽。在博物馆一楼,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介绍了解稻草编织业的发展历程。

据考证,稻草的手工编织并非当地首创,而是源自亚洲和北非的埃及,经由意大利和希腊传入欧洲。瑞士多山地,特别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冬日长时间积雪封山,交通不便。在漫长的冬季农闲时节,用稻草进行手工编织被农民们用来打发时间。最初稻草编织的从业者多为男性,渐渐地,女性和孩童也加入编织大军,编织的花样也日益丰富。

在博物馆二楼,观众可以看到过去的人们手工制作的一些简易木制器械,看上去类似纺车。这些是编织的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并提升编织品的精细度。

瑞士一度是欧洲的纺织中心。特别是瑞士东北部的圣加仑地区,自中世纪开始就成为欧洲刺绣和纺织业的重要地区。瑞士的刺绣和蕾丝制品是许多著名国际时装品牌的宠儿,弗赖阿姆特地区的草编制品也是如此。在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用稻草编织的精致小巧的帽子及配饰。很难相信,那些手指大小的繁复的蕾丝花样并不是机器加工,而是手工编织而成的。

博物馆内有一个大型地球仪,观众可以从上面看到当地稻草编织的帽子及配饰是如何通过国际贸易网络行销世界各地的。奥黛丽·赫本、费雯·丽等女明星都留下过头戴草帽的经典形象。当然,草帽并非女演员的专属,男演员柯克·道格拉斯在电影《凡·高传》中,就再现了凡·高在名作《戴草帽的自画像》中的经典形象。数百年来,欧洲人对时尚的追求始终离不开那一顶草编的帽子。

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人们能够了解到稻草编织技术与蕾丝设计的结合是如何成功地使稻草从被当作柴火甚至垃圾的命运逆袭为黄金般珍贵的出口产品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加工制造业重心的转移,稻草编织行业在瑞士逐渐没落。为了防止这种珍贵的传统手工艺消亡,当地人决定建一座博物馆,记录曾经的辉煌。1976年2月26日,弗赖阿姆特编织博物馆正式建成,成为稻草编织技艺的展示场所。

为了吸引及陪伴前来博物馆参观的小观众,编织博物馆还设计制作了专门的吉祥物—查格丽。这是一个编着多条辫子的孩童形象。查格丽的发辫形象不仅是为了好看和好玩,实际上,编辫子与稻草编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稻草的加工从晾晒和干燥开始,挑选出色泽和尺寸都合格的原料后,要用水浸湿,让其变软,然后才能编织。最简单的稻草编织手法与给小姑娘编辫子一样。编织的股数越多,工艺和手法也就越复杂。据介绍,将长长的发辫盘在头顶,曾经是瑞士女孩子非常喜爱的一种发型。在博物馆的展品中,也有看起来像金黄色发辫一样的作品,女孩子戴上它,就仿佛顶着一头金色秀发。瑞士有名的辫子面包,显然也是受发辫的启发制作出来的。

(摘自《环球时报》2023年4月27日,旺仔糖荐)

猜你喜欢
发辫阿姆草帽
秋水寒
一顶花草帽
草帽
塞外的秋雨 从不嫌弃贫瘠
自制草帽过夏天
喊你一声草帽哥
给阿姆拍荷花像
机器人阿姆
头发“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