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越冬莴笋高效栽培技术

2023-07-30 06:14张应富
蔬菜 2023年6期
关键词:莴笋陇南露地

曹 莉 ,张 丽,任 伟,关 永,张应富

(1.陇南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陇南 746000;2.文县蔬菜产业开发服务中心,甘肃 文县 746400)

陇南市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 ℃,年极端最低温-6.9~8.6 ℃,≥10 ℃的积温4 100 ℃,年无霜期220~250 d,年降雨量800~1 200 mm,冬季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生产露地越冬蔬菜的理想区域,且冬季病虫害发生率低,相比越冬大棚蔬菜,露地越冬蔬菜投入少、无污染,品质好,可以算得上是甘肃省内蔬菜产业的“好中优”“特中特”“独一份”,在产品上市季节上可以达到“错峰头”。而北方可实现露地越冬的蔬菜多为耐寒性强的菠菜、芫荽、羽衣甘蓝等蔬菜,莴笋无法实现露地越冬栽培。陇南市利用优越的环境资源禀赋,近年来,大力推广露地越冬莴笋,农药施用量减少,且上市时间基本在1—3月,填补了冬季露地蔬菜的空白,但由于栽培管理技术不统一,造成露地越冬莴笋产量、品质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露地越冬莴笋的产量、产值,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露地越冬莴笋高效栽培技术。

1 技术简介及其推广

1.1 技术简介

露地越冬莴笋高效栽培技术包含品种选择、种子用量、种子处理、播种时间、育苗方式、营养土配置、苗床制作、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改变常规莴笋8月下旬—9月中旬播种,11月中旬霜冻前扣小拱棚或在设施内定植的传统[1-3],该技术选择在9月上旬—9月下旬播种,10月定植,同时利用陇南市特有的气候资源优势,如冬季室外温度7~16 ℃,仅采用覆膜就可保持根部温度和水分,减少了用于设施的投入成本,且低温使病虫进入休眠期,不使用设施栽培,不会存在湿度过大而引起病害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田间病虫害发生率,避免了对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同时低温也提高了莴笋有机物质的含量,保证了蔬菜品质,并减少了对应化肥和农药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2 推广情况

2019—2022年陇南市露地越冬莴笋种植面积分别为568.3、604.9、613.3、70.0 hm2,平均每年464.1 hm2。按照平均667 m2产量3 000 kg、市场价格0.60~0.75元/kg计算,平均667 m2产值达8 100元。露地越冬栽培667 m2仅需农药投入110元,较正茬常规栽培(667 m2投入230元)减少了52.2%;同时,相比北方其他需要在设施内越冬的莴笋,设施等生产投入成本减少15%以上。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抽薹、不易裂茎、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冬笋王、三青王、翠竹、青翠1号、青翠2号、青翠3号及科兴系列等。

2.2 种子处理

栽植1 000 m2莴笋需要用种量30~45 g,需要的播种床面积3.8~4.5 m2。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未包衣的种子在52~55 ℃的水中浸泡,浸种时需不断搅动,并陆续添加温水使水温维持52~55 ℃条件10~15 min,之后水温自然下降,浸泡4~5 h后直接播种。

2.3 播种育苗

于9月份在小拱棚内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育苗,便于管理。

2.3.1 育苗营养土配置及苗床制作

2.3.1.1 育苗营养土配置 用腐熟的农家肥配合制作苗床营养土,按照未种过蔬菜的大田地表土或葱蒜茬地表土 :农家肥=3 :2的体积配置比例,混合过筛后,将磷酸二铵复合肥(0.3 kg/m3),50%多菌灵或其他杀菌、杀地下害虫农药(50 g/m3)均匀拌入苗床内,整平待用。

2.3.1.2 苗床制作 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起1.2 m宽的苗床,四周打好地埂,苗床长度随育苗量确定,一般育苗密度以100~150株/m2为宜。苗床底层铺10~15 cm厚的苗床营养土并耙平后待用。

2.3.2 播种

播种前先将苗床浇透底水,待水下渗后,将提前用细土拌匀的种子分3次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覆盖过细筛而制作好的苗床营养土0.8~1.0 cm厚,确保籽粒不外露且出苗无“带帽”出土现象。播种覆土后按照苗床宽度,选用同宽的地膜覆盖,可保温、保湿,一般出苗前不用再浇水。

2.4 苗期管理

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壮苗标准为:苗龄30~40 d,子叶完整,有真叶5~6片,叶片宽大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4.1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间白天气温保持18~23 ℃,夜间保持10~13 ℃;出苗后白天气温保持14~21 ℃,夜间保持6~10 ℃,70%种子露白,苗出齐后及时揭去地膜。定植前5~7 d开始炼苗。

2.4.2 水肥管理

播种时应浇足底水,在出苗前不补水。当幼苗2~3片真叶时,根据天气和苗床干湿情况,适当补浇小水。

3 定植

3.1 地块选择

选择排灌良好、土壤肥沃、前茬未种过同科蔬菜的地块。

3.2 整地起垄

深耕20~25 cm,耕后炕晒7~10 d后打碎土块精细整地,结合整地基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4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200 kg/hm2。

地整好后起垄,垄宽1 m,垄高15~20 cm,垄面覆盖地膜。

3.3 定植

10月上旬开始定植。在覆好膜的垄面定植,株距30 cm左右,667 m2定植4 000~4 400株。移栽前1 d浇透苗床水,便于起苗,同时尽量多带土,少伤根,随起随栽,保留6~7 cm的主根,淘汰徒长苗、弱苗及病残苗。选在阴天或下午定植,采用三角形开孔定植,每垄定植2行,行间距40 cm,定植时将根茎部分埋入土中即可,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植水,并用细土覆盖定植孔,防止水分蒸发。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定植后5~7 d浇1次缓苗水,缓苗后控水蹲苗,蹲苗期7~10 d。进入莲座期,加强浇水管理,7 d左右浇1次水,收货前7 d停止浇水。一般追肥2次,第1次追肥是在即将进入莲座期时,667 m2施入尿素10~15 kg;在莴笋茎部开始膨大时进行第2次追肥,667 m2施入尿素或者三元复合肥15~20 kg。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2~3次叶面追肥。

4.2 中耕除草

定植后,由于田间操作、浇水和降雨等因素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通常结合除草及时进行中耕,以去除杂草,降低田间湿度,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防止徒长抽薹。

5 病虫害防治

露地越冬莴笋虽然基本没有病虫害发生,但在9月左右温度略高,会引发病虫害。莴笋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软腐病、根腐病。霜霉病可667 m2用72.2%霜霉威水剂50~90 mL或烯酰吗啉80%水分散粒剂25~35 g防治;灰霉病可667 m2用25%嘧霉胺可湿性粉剂31~38 g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 g左右防治;褐斑病可667 m2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 g左右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 g左右防治;软腐病可667 m2用20%噻菌铜悬浮剂80 g左右或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20 g防治;根腐病可667 m2用20%噻菌铜悬浮剂80 g防治。

主要虫害有斑潜蝇、金针虫、蛴螬。班潜蝇可667 m2用30%灭蝇胺悬浮剂制成的毒饵30 g或21%噻虫嗪悬浮剂3.5 g防治;金针虫、蛴螬可667 m2用3%硫酸锌颗粒剂拌土2 kg防治。

猜你喜欢
莴笋陇南露地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莴笋开胃增食欲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东明县露地花卉的分布与病虫害防治
陇南记忆
如何挑选莴笋
豫西北春季露地豇豆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