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2年吉林省不同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麻风疫苗的安全性分析

2023-07-30 10:40曹凤瑞付思美程涛李春梅武懿李永强王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腮腺炎麻疹月龄

曹凤瑞,付思美,程涛,李春梅,武懿,李永强,王爽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130062

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均是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传播率,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简称MMR)含有3种相应特异性抗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接种该疫苗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吉林省从2008 年开始,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简称MR)作为首剂次含麻疹类疫苗,对≥8月龄儿童进行接种;以MMR作为第二剂次含麻疹类疫苗,对≥18 月龄儿童进行接种。2019 年4 月15 日起,吉林省作为全国试点率先开展以MMR 作为首剂次含麻疹类疫苗,对≥8 月龄儿童进行接种;2020 年6 月1 日,全国开始实行8月龄首次接种MMR,全程2剂次MMR的接种程序。

本研究对吉林省不同月龄儿童接种MMR 及MR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MMR 替代MR 进行8 月龄儿童首次接种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疫苗接种及AEFI数据来源 MMR和MR的接种数据来源于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2015 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实际接种数据,并通过全国AEFI 监测报告系统收集该时间段内接种MMR和MR后报告的所有AEFI个案信息。

1.2AEFI 的定义及分类 AEFI 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AEFI按发生原因分为5类,包括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偶合症、心因性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其中一般反应包括发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等[1-2]。

1.3安全性评价方法 收集2020年6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8月龄儿童接种第1剂次MMR(MMR8组)、2015 年1 月1 日— 2019 年4 月15 日期间8 月龄儿童接种MR(MR8组)、2015年1月1日—2019年4月15 日期间18 月龄儿童接种第1 剂次MMR(8 月龄初免接种MR,MMR18-1组)、2020年6月1日—2022年12月31 日期间18 月龄儿童接种第2 剂次MMR(8 月龄时接种第1 剂次MMR,MMR18-2 组)后发生的AEFI报告数,并按下式计算报告发生率。

报告发生率= AEFI 的报告例数/同时间段疫苗的接种剂次×10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整理数据,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AEFI 报告情况 MMR8、MR8、MMR18-1 和MMR18-2组儿童疫苗接种数分别为319 699、703 228、762 015 和260 227 剂次,AEFI 报告数分别为1 197、2 467、775和273例,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74.41/10万、350.81/10万、101.70/10万和104.91/10万。4组间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47,P=0.00);MMR8与MR8、MMR18-1与MMR18-2组间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780和0.194,P均>0.05);MMR8与MMR18-1、MMR8与MMR18-2、MR8与MMR18-1组间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20.440、412.110、1 021.12,P均<0.001)。

2.2AEFI的分类 MMR8、MR8、MMR18-1和MMR18-2组不良反应报告数分别为1 196、2 459、772 和273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74.10/10万、349.67/10万、101.31/10万和104.91/10万(χ2=1 456.8,P=0.00)。不良反应中大部分为一般反应,以发热、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MMR8、MR8、MMR18-1 和MMR18-2 组发热(≥38.6 ℃)报告数分别为362、525、188和33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13.23/10万、74.66/10万、24.67/10万和12.68/10 万(χ2= 465.53,P= 0.00);局部红肿(>5.0 cm)报告数分别为3、3、6和5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94/10万、0.43/10万、0.79/10万和1.92/10万(χ2=5.16,P=0.16);局部硬结(>5.0 cm)报告数分别为0、1、1和2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10万、0.14/10万、0.13/10 万和0.77/10 万(χ2= 4.81,P= 0.187)。不良反应中少数为异常反应,以过敏性反应(皮疹、丘疹和荨麻疹等)为主,MMR8、MR8、MMR18-1 和MMR18-2 组异常反应报告数分别为11、90、18、1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3.44/10万、12.80/10万、2.36/10万和0.38/10 万(χ2= 90.08,P= 0.00)。见表1。仅MMR8 组报告1 例偶合症(病毒性腹泻胃肠炎),报告发生率为0.31/10万;未发生心因性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所有AEFI转归均为好转或痊愈。

表1 接种MMR和MR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Tab.1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MMR and MR

2.3AEFI性别及时间分布 MMR8、MR8、MMR18-1 和MMR18-2组AEFI报告发生例数男女比例分别为1.11∶1、1.06∶1、1.17∶1和1.03∶1。接种24 h内(<1 d)发生AEFI 的占比分别为19.63%、62.87%、45.68% 和30.40%。见表2。发生AEFI后需住院治疗的病例分别为5、58、17、0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0.42%、2.35%、2.19%和0,其中只有MR 和MMR18-1 组发生严重AEFI,分别为8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血小板减少症1 例,肠梗阻1 例,过敏性休克2 例,热性惊厥3 例)和3 例(心机损害1 例,热性惊厥2 例),占比为0.39%和0.32%。

表2 AEFI性别及时间分布情况Tab.2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occurvence time of AEFI cases

2.4AEFI地区分布 MMR8、MR8、MMR18-1、MMR18-2组不同地区AEFI 报告发生率分别为71.53/10万~663.70/10万、98.16/10万~644.16/10万、33.60/10 万~97.87/10 万、4.75/10 万~58.40/10 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38.16、637.91、177.65、64.67,P均=0.00)。MMR8组AEFI报告发生率列前3 位的地区为吉林市、四平市和长春市,MMR18-1 组AEFI 报告发生率列前3 位的地区为吉林市、四平市和通化市,MMR18-2 组AEFI 报告发生率列前3 位的地区为吉林市、长春市和梅河口市,MR8 组AEFI 报告发生率列前3 位的地区分别为吉林市、长春市和通化市。见表3。

表3 AEFI地区分布情况Tab.3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EFI cases

3 讨论

WHO 推荐使用MMR 疫苗对≥8 月龄儿童进行接种[3-4],各国对MMR 接种政策有所不同,吉林省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采用8 月龄接种麻疹疫苗,18月龄接种MR 的程序。有研究结果显示,接种1 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欠佳(疫苗保护率为81.7%)[5],接种2剂次疫苗后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高于1 剂次[6]。8 月龄儿童接种MMR可提前对腮腺炎的预防保护时限,相较于18 月龄接种MMR 的幼儿可获得更早的保护。本研究对吉林省不同年龄段儿童接种MMR 和MR 2 种含麻疹类疫苗后的AEFI 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8 月龄儿童用MMR替代MR进行初次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AEFI 报告发生率从高至低依次为MMR8(374.41/10 万)、MR(350.81/10 万)、MMR18-2(104.91/10 万)和MMR18-1(101.70/10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同年龄组接种MMR8和MR,MMR18-1和MMR18-2 后AEFI报告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MR8、MMR8和MMR18-1 AEFI 报告发生率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MR为84.92/10万,MMR为84.37/10万)[7-10],MR8和MMR8组AEFI的报告发生率明显高于MMR18-1组(P均<0.001),MMR8组AEFI报告率明显高于MMR18-2组(P<0.001),表明人体在初次接种减毒活疫苗时发生了较大应激反应,产生了免疫耐受,接种第2剂次含麻疹类疫苗后反应较少。另外,MMR8 组AEFI 发生率较高的原因还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政策的改变,基层医务人员对免疫接种不良反应意识提高,监测的灵敏度较高[10];②8 月龄儿童耐受力低,首次接种减毒活疫苗,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大,接种程序的改变也使家长的关注度提高,更易主动上报AEFI 信息,导致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较其他疫苗更高;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与疫苗(如百日咳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的联合接种有关[11];④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的免疫反应,可导致一些炎性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占95%以上,且大多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本研究结果表明,4组儿童的发热、局部红肿(>5.0 cm)和硬结(>5 cm)的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MR8、MMR18-1、MMR18-2和MR组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10万、2.36/10万、0.38/10万和12.80/10 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20年江苏、河南等地的结果[7-9]。MMR18-1和MMR18-2 组异常反应率差异较小,而MR8 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2.80/10 万,高于MMR8 和MMR18,多数反应为过敏性反应(皮疹、丘疹和荨麻疹等)。无严重病例或死亡病例,且所有不良反应均痊愈或好转,提示儿童接种MMR 的安全性良好。疫苗接种前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应提前询问过敏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MMR8 组接种后反应时间为24 h 内的占比仅为19.63%,这与国内大多研究结果不符[7-12],可能与患儿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由于人群聚集导致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如幼儿急疹等)有关。

MMR8、MMR18-1、MMR18-2和MR 组AEFI报告发生率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提示AEFI 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可能由于地区间的经济水平、适龄接种儿童数、监测系统敏感性、家长对不良反应关注度等有关[13-25]。

综上所述,8 月龄儿童接种MMR 及MR 的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论初次接种MMR 还是MR,复种MMR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使用MMR替代MR 接种安全性良好。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数据库与全国AEFI 监测报告系统尚未联通,疾控机构在两个系统间进行数据录入时均为手动填写,虽已对相关个案进行了数据订正,尽量避免数据混杂,但因数据较多,可能存在个别数据错误。

猜你喜欢
腮腺炎麻疹月龄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