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否定结构“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的对比研究

2023-08-01 07:50刘亚娟申小阳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句法代词礼貌

刘亚娟,申小阳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1100;2.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一、引言

否定词从宾语从句转移至主句是英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转移否定,又称作“否定转移”或“否定提升”[1]。早期的研究者普遍从句法角度解释,例如Jespersen认为句子中的否定词只是倾向于早出现[2]。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来看,否定词提升就是一条转换规则[3],但方立认为该规则只适用于非事实谓词的一个小类[4]。Quirk等提出否定转移就是将否定词从它在语义上隶属的从句中转移到主句去[5],但李双剑等认为“动词的语义内容对否定提升有作用”[6]。刘悦明对比了汉语的“不”和英语的“not”,认为否定提升受到句法和语义特征的限制[7]。Levinson对否定词提升触发词、否定词提升解读的语用推理机制进行了系统考察,解释了句法、语义层面难以解释的一些问题[8]。熊学亮提出“not离与其发生关系的那个部分越远,句子的否定势就越弱”[9]。许峰通过韵律格局的实验方法,认为汉语否定词具有独立的否定辖域[10]。储泽祥和申小阳对比了“不建议”和“建议不”,认为“不建议”具有委婉、留有余地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汉语否定词位置变化的原因[11]。

纵观否定提升的研究历程,大致是从句法到语义,最后聚焦于语用。相比句法和语义层面的研究,语用方面还有较大研究空间。否定句“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都符合句法规则,但尤其在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中,前者出现得更多,后者几乎不会出现,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故本文试图从语用的角度出发,以“not believe...”构成的否定提升为例,在COCA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和COHA (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中选取语料,利用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分析两否定结构的异同,厘清其语义关系和语用差异,帮助英语学习者准确使用否定结构。

二、“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的共性

通过检索COCA和COHA,本研究分别统计了“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 ...”中以名词为主语和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数量、与“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 ...”搭配的副词以及“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 ...”在不同语体中的数量。经过分析,发现了二者之间的一些共性。

(一)两否定结构的句法共性

1.主语多为第一人称代词“I”

在COHA中,对“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 ...”的主语进行筛选和检索,主要分为名词和代词。统计发现,从1820-2010年,“not believe...”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有7184句,以名词为主语的句子有267句。“believe ...not ...”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有145个,以名词为主语的句子有30个。“not believe...”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一直都远远超过以名词为主语的句子。在1880—1920年,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数量甚至多达以名词为主语的5倍,可见,“not believe...”这一句式明显偏向于以代词作为主语。同样,“believe ...not ...”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一直都多于以名词为主语的句子。1820-2010年,以名词为主语的句子数量有时虽等于或大于以代词为主语的,但整体来看还是以代词为主语的句子更多更常用。

从表1可以看出,以代词“I”为主语的“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结构在各自的语料中都占有最大的比重。由此可见,“I don’t believe ...”和“I believe ...not ...”句式是最常见的,说明这两种语序多用来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

表1 COCA中含“not believe ...”和“believe ... not ...”的代词主语分布

2.共现副词:actually,really和seriously

在COHA中,对“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所搭配的副词进行检索和筛选。统计发现,与“not believe ...”共现的副词有20种,检索到的有效句子有126句;与“believe ...not ...”共现的副词有17种,检索到的有效句子有28句。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副词“actually”,“really”和“seriously”与“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都可以搭配使用。如表2和表3所示。例:

表2 COHA中“not (ADV) believe ...”的副词搭配情况

表3 COHA中“(ADV) believe ... not ...”的副词搭配情况

(1)I didnotseriouslybelievethat we were in danger.

我并不真的相信我们有危险。

(2)He had received great damage to his head,andseriouslybelievedthere wasnota whole bone in his body.

他的头部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而且坚信自己的身体里没有一块完整的骨头。

副词作为句中的状语具有修饰的功能,能够起到加强权威隐喻效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或修饰谓语动词,标记主语发出动作时的状态或态度,或修饰句子,奠定整个句子的情感基调。“seriously”在词源学中的解释是“in a serious manner,with serious thought or application”,由形容词“serious”派生而来。“serious”在中古英语中是“of persons,expressing earnest purpose or thought,resolute”的意思。在这两个例句中,“seriously”都标记了主语坚定的态度。“really”和“actually”是同义词,都表示“in accordance with truth or fact or reality”,有加强语气的功能,可见这三个副词与“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两句式搭配都有加重否定语气的效果。

3.最常用语体:口语

口语语体内部虽分了几类,但本文只涉及日常对话类。进一步分析COCA中检索出来的句子,并考察以名词为主语时“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COCA中以名词为主语的“not believe ...”和“believe ... not ...”的语体分布

ACAD指的是academics,BLOG指的是blogger(博客),FIC指的是fiction,MAG指的是magazine,MOV指的是movies,NEWS指的是news,SPOK指的是spoken English,TV指的是television,WEB指的是website。由统计数据可见,以名词为主语“not believe ...”语序的口语语体占比22.42%,属于语体类型中内占比最高的,例:

(3)Americans do not believe youguyseither.

美国人也不相信你们。

“guys”的使用给例(3)增添了口语色彩。单数名词“guy”本义是“man”“fellow”,指男性,现在口语中兼指男女两性,通常以复数形式出现,且与代词“you”搭配使用。同样,以名词为主语时“believe ...not ...”也是在口语中最为常见。例:

(4)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lieve that they cannot stand by and watch Russia slide andfall.

美国和西方国家认为,他们不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俄罗斯下滑。

例(4)中虽没有像“guy”这样口语色彩非常鲜明的词汇,但根据词长可以看出,谓语动词并没使用“incline”这种偏书面语的词,而是选用“fall”这个较为简短的词,这也是英语口语的特点之一。由此可见,以名词为主语时“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都是在口语中使用最多。“believe”属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可能是两句式多见于口语的部分原因,这便是两语序在语体层面的相同点。

(二)两否定结构的语义共性

1.命题意义相同

句子意义与词的意义相关,但很明显,前者并不是后者的简单综合,而是词语意义和句子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12]。根据句中是否有施事动词,奥斯汀将施事句分为显性施事句和隐性施事句[13]。显性施事句中的施事动词显示说话者所做的施事行为,隐性施事句中的则不显示。例:

(5)I don’tbelievethat I will live forever.

我不相信我会永远活着。

(6)Ibelievethat I willnotlive forever.

我相信我不会永远活着。

(7)Idon’tbelieveyou are very drilled in theology.

我不相信你对神学有很深的了解。

(8)Ibelieveyou arenotvery drilled in theology.

我相信你对神学没有很深的了解。

在上述例句中,“I don’t believe ...”和“I believe ...not ...”中的“believe”也属于施事动词,因为当说话者说“believe”这个单词的时候,说话者正在表述自己(不)相信的态度或立场,即在做(不)相信这个行为。因此,上述例(5)至(8)四个例句都属于显性施事句。就命题意义而言,例(5)是“I don’t have faith that I will live forever”,例(6)是“I have faith that I will not live forever”。可以看出,这两个句子都是对“我永远活着”这个命题做出了否定。同样,例(7)和(8)都是对“你对神学有很深的了解”这个命题给与否定。因此,这两组句子的命题意义分别是相同的。

2.人际意义相同

Halliday认为话语有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概念功能(the ideational),人际功能(the interpersonal)和语篇功能(the textual)[14]。Hyland在人际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语篇互动模型,包括“stance(立场)”和“engagement(介入)”。立场是互动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包括hedges(模糊性限制语)、boosters(强调语)、attitude markers(态度标记语)、self mentions(自我提及语)和engagement markers(介入语)[15]。两否定结构共同的共现副词“actually”,“really”和“seriously”属于互动元话语中的强调语。人称代词“I”作为两否定句共同的高频人称主语,属于自我提及语,也叫“自我指称语”。例:

(9)Idid notreallybelieve that he would go to sea.

我真的不相信他会出海。

(10)ButIreallybelieve it’s not out of ignorance that females become pregnant.

但我真的相信,女性怀孕并非出于无知。

上述两个例句中,说话人同时使用了强调语和自我指称语来表达所述观点的确定性。“I”作为谓语动词“believe”的动作发出者直接指向说话人,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同时,“I”的使用标记了语义来源及说话人观点、立场的输出,是其进行自我呈现的一种方式,即两否定语序表达了相同的人际意义。

三、“not believe ...”和“believe ... not ...”的差异

尽管命题意义、高频人称主语相同,且有共同的共现副词,但两否定构式之间也存在诸多差异,本节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

(一)句法差异:“not believe...”使用频率更高

1.“notbelieve...”使用更频繁

通过在COHA中进行检索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了从1820—2010年间“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的使用情况,共检索到含“not believe ...”的句子7 553句,含“believe ...not ...”的句子175句。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COHA中1820—2010年“believe ... not ...”和“not believe ...”的使用频率

从1820—2010年,含“not believe ...”的句子始终远远多于含“believe ...not ...”的句子,甚至在1890年,含“not believe ...”的句子数量几乎是含“believe ...not ...”的49倍左右。由此可见,“not believe ...”的使用更为广泛。

2.第三人称单数在“notbelieve...”中作主语更多

位置关系又称为语序,指的是一门语言中词语的排列顺序[12]。语序不同是“I don’t believe ...”和“I believe ...not ...”在句法层面最明显的差异。此外,表1呈现了COCA中含“not believe...”和“believe...not ...”的代词主语分布情况,可从中发现,除了第一人称单数“I”是两语序的高频人称主语外,还可看出,第三人称单数作“not believe ...”主语的占比达到了24.32%,超过了五分之一,是继“I”之后占比最大的。根据交际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的分类,第三人称单数与“not believe ...”的搭配扮演了理据词(evidentials)的角色,相当于“according to somebody”。理据词的使用一方面有转述的效果,另一方面指出了信息来源。这就说明“not believe ...”并非局限于陈述说话人自己的否定观点。

但与之相反,第三人称单数作“believe ...not ...”主语的占比为0,同时“I”作主语的占比为74.47%,更进一步说明“believe ...not ...”比“not believe ...”更多地用于表达说话人自身的否定态度。与此同时,可以看到第一人称复数“we”作两否定结构的主语占比分别是9.27%和4.26%。人称代词“we”可指称说话人自己,也可以同时指称说话人和听话人,可以起到拉近听者和说者距离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达到Aristotle提出的修辞劝说效果[16]。

3.“notbelieve...”的共现副词更多;“believe...not...”的共现否定副词更多

表2和表3呈现了与“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共现的副词,从中可以看出两否定结构的共同搭配副词只有三个,不同的搭配副词占比更大。一方面,和两否定语序共现的副词数量不同,和“not believe ...”搭配的副词有20个,但是和“believe ...not ...”搭配的副词只有17个。另一方面,能搭配的否定义副词数量不同,和“believe ...not ...”搭配的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有“hardly”,“scarcely”和“never”,但是和“not believe ...”搭配的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几乎没有。副词merely的意思是“只、仅仅”,虽表示少量,但它并不表示否定意义。例:

(11)I couldscarcelybelieve that we were not by the sea,for a heavy surf was rolling and crashing.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不是在海边,因为汹涌的海浪正在翻滚和撞击。

(12)When we believe it,and notmerelybelieve that we believe it,we have in our hand the clue to all human.

当我们相信它,而不仅仅是相信我们相信它,我们就掌握了所有人类的线索。

对比上述两个例句可以发现,scarcely的出现使得句子变成了双重否定句,不同于汉语中的双重否定变肯定,此处主语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否定语气也更强,否定副词“hardly”和“never”也有同样的效果。而merely并没有使句子变成双重否定句,只是和否定词“not”结合表递进关系。

4.“notbelieve...”多用于学术语域;“believe...not...”多用于新闻报道

根据表4可以看出,以名词为主语时“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都是在口语中用得最广泛,但与此同时,二者差异也很明显。以名词为主语的“not believe ...”在学术领域的分布多于以名词为主语的“believe ...not ...”,但在新闻中,以名词为主语的“believe ...not ...”的分布更为广泛。例:

(13)A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did not believe abstinence from sex would be their response to the AIDS epidemic.

大多数受访者不认为禁欲是他们应对艾滋病的对策。

(14)Seventy-sixpercentbelieve education is not a top priority in the state.

76%的人认为教育不是该州的首要任务。

学术语体中所选用的词汇正式度较高,多用短语,专业术语较多,且句式复杂度高,句子较长。例如“a majority of”在正式度较低的语体中就可以用“most”代替。数字“76%”标记了例(14)的精确度,突出了新闻的精确性。同时,句子结构简洁直叙,没有使用很复杂的句式。

(二)语义差异:“not believe ...”否定命题程度更弱

话语在不同的行为层次上有不同的功能,语力是话语在施事行为这个层次上的功能。奥斯汀将话面意义和语力看成两个事物,而塞尔却认为任何语句都带有言外之力的特征。不同的话语可以用来表达相同的命题,但可具有不同的言外之力[17]。因此,塞尔认为话面意义和言外之力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利用奥斯汀的显施事句和命题意义的概念,得出英语否定结构“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在语义层面具有共同的命题意义。但由于发生了否定提升,因此,这两种句型具有不同的言外之力。例:

(15)I believe we are not ready to go to Mars.

我相信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去火星。

(16)I don’t believe we are ready to go to Mars.

我不认为我们准备好去火星了。

语力是话语在语境中的一种功能。在例(15)中,施事动词“believe”后紧跟宾语从句,与否定副词“not”之间相隔了几个单词;在例(16)中,虽然“believe”后紧跟的还是宾语从句,但是否定副词“not”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提前至施事动词“believe”的前面,即例(16)可以看成在例(15)的基础上发生了否定提升。发生了否定提升之后,句子的命题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即对“我们准备好去火星了”这个命题作出了否定。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否定词“not”所处的语境(textual context)发生了变化,与其所否定的范围之间的物理距离变远了,作用力(语力)也就相应地变弱了,因此“not believe ...”命题的否定程度更弱。

(三)语用差异:“not believe ...”更礼貌

语用,即语言的使用。语用学理论众多,本文只涉及礼貌原则。有关礼貌的现象也有很多,但本文只是利用礼貌原则对英语否定结构“not believe ...”和“believe ...not ...”作以对比,来探究二者在语用层面存在的差异。Leech是礼貌研究中一位重要的语言学家,他关注理论的广普性与可应用性,并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18],分别是: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策略原则和慷慨原则是相对应的。前者讨论的是对待他人,后者则是关于自己。同样地,赞扬原则和谦虚原则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关于他人,后者则是如何看待自己。赞同原则提倡人们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由于这一原则的约束,直接地表达不同意属于不太礼貌的行为。同情原则是指说话人尽量表达与听话人共有的感情,例如祝贺。例:

(17)I don’t believe she loves Mr.Green.

我不相信她爱格林先生。

(18)I believe she doesn’t love Mr.Green.

我相信她不爱格林先生。

对比分析这组例句,再结合前文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即使具有相同的命题意义,但例(18)的言外之力及否定语气是强于例(17)的。因为前者否定强度更大,所以违反了赞同原则。可见,相比之下例(18)的礼貌程度低于例(17)的。因此,“not believe ...”比“believe ...not ...”的礼貌程度更高,更符合礼貌原则。

四、结语

本文将礼貌原则和否定提升现象联系起来,通过检索和分析语料,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英语否定结构“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 ...”的共性和差异,最终得出“not believe...”比“believe ...not ...”在礼貌原则上更具优越性。通过对比研究,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否定结构及否定提升的作用,从而更准确地使用否定结构。但本文不能穷尽像“not believe...”和“believe ...not ...”这样的否定结构,且本文聚焦于英语中的否定提升,对汉语中的否定现象未作详细讨论。此外,国内外关于否定提升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句法到语义,再到语用,现已发展到认知,甚至神经认知层面,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如使用眼动追踪法(Eye Tracking)、事件相关电位法(Event-Related Potentials,简称“ERP”)等来探索英汉语言中否定结构的加工机制,从而证实或完善否定提升的相关理论,也可以为英汉语言的句法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猜你喜欢
句法代词礼貌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代词(一)
代词(二)
句法二题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