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桃花的本草考证、生药学研究及其有效成分定量测定

2023-08-03 08:53林雀跃滕爱君苏钰岚黄清泉钟小清
中草药 2023年15期
关键词:阿魏星状反式

林雀跃,滕爱君,苏钰岚,黄清泉,罗 轶,唐 倩,钟小清*

地桃花的本草考证、生药学研究及其有效成分定量测定

林雀跃1,滕爱君1,苏钰岚1,黄清泉1,罗 轶1,唐 倩2,钟小清2*

1.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南宁 530021 2.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

对地桃花进行本草考证、生药学分析及有效成分测定。通过查阅文献厘清地桃花的历史使用沿革及植物分布情况,野外实地调研地桃花的植物基原,采集并制作腊叶标本,通过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采用Waters e2695型液相色谱仪,CAPCELL PAK MGⅡ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0 ℃,PDA检测器,检测波长315 nm,建立地桃花药材中-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的HPLC测定方法。对地桃花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归纳,建立的测定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线性范围0.999~79.890、1.068~85.420 μg/mL,2>0.999,平均回收率95.3%、97.1%。10批样品-反式-阿魏酰酪胺、银锻苷质量分数为0.003%~0.045%、0.016%~0.046%。建立的方法能够有效鉴别地桃花药材,为完善地桃花药材质量标准和地桃花药材收购提供依据。

地桃花;本草考证;基原调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反式-阿魏酰酪胺;银锻苷

地桃花来源于锦葵科()植物地桃花L.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全株,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发烧、风湿痹痛、痢疾、水肿、淋病、白带、吐血、痈肿及外伤出血等。地桃花为民族地区习用药材,其现行质量标准有《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1]、《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2]以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19年版第一册[3],检验项目有性状、粉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浸出物检测等。目前关于地桃花的研究报道多集中在化学成分[4-11]、药理活性[12-15]及含量测定[16-21]等方面,在植物基原及生药学研究方面的报道极少。地桃花法定标准的植物来源为地桃花L.(原变种),属于梵天花属L.植物,同属还有梵天花L.和波叶梵天花Roxb. 2个品种;另外,地桃花除了原变种外,还有4个变种,分别为粗叶地桃花L. var.(DC.) Walp.、中华地桃花L. var.(Osbeck) S.、云南地桃花L. var.S. Y. Hu和湖北地桃花L. var.S. Y. Hu Fl。这些植物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在实际使用中极容易发生混淆。为了更好地厘清地桃花药材的历史使用沿革及植物基原情况,建立地桃花药材专属性检验方法,课题组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桃花进行了本草考证和基原调查,通过原植物形态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的方法进行了生药学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了地桃花中与其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相关的成分-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的测定方法,为完善地桃花药材质量标准和地桃花药材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对照品-反式-阿魏酰酪胺(批号CFS202201)购自武汉天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银锻苷(批号21102602)购自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科力技术开发公司,质量分数均≥98%。乙腈(色谱纯)购自德国默克股份有限公司,甲酸(色谱纯)购自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0批地桃花药材分别采自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福建、湖南等地,具体见表1,经广西中医药研究院黄云峰主任药师鉴定为地桃花L.。

表1 样品信息

1.2 仪器

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CAPCELL PAK MG I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CP224S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XS205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HT-300型电热板(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科力技术开发公司);KQ-600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illi-Q型超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地桃花本草考证

地桃花在广西具有较长的使用历史,特别是壮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使用广泛,其在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名称主要有:Ejun屙骏(环江毛南语)、Ditaohua广地桃花(罗城仫佬语)、Genjian根尖(都安瑶语)、Gupumei姑甫妹(金秀瑶语)、Meduoyug么多哟(隆林彝语)、Bifeng必逢(那坡壮语)、Caifengi菜逢(德保壮语)、Ditouhua地头花(龙州壮语)。地桃花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1959年《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其植物来源为地桃花L.,除《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收载的地桃花有2个植物(地桃花和粗叶地桃花)来源外,其余文献的地桃花植物来源均只有地桃花1个种。整理关于地桃花的文献信息见表2。

2.2 野外资源调查

对广西全区包括桂东(贺州、梧州)、桂东南(玉林、贵港)、桂中(南宁、崇左)、桂南(钦州、北海、防城港)、桂北(桂林、柳州)、桂西(河池、百色)及湖南、湖北、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6个省区局部地区进行地桃花野外调研及采集。调研发现,地桃花在上述地区的农田边、村子房前屋后的道路、山坡、林地、甚至是海边的沙地均有分布,伴生植物常见野葛、菟丝子、苍耳、藿香蓟、海金沙、鬼针草、菝葜、广防风等。

表2 地桃花文献信息

续表2

续表2

2.3 生药学研究

2.3.1 性状鉴别 地桃花根呈圆柱形,略弯曲,支根少数,上生多数须根。表面淡黄色,具纵皱纹;质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窄,木部宽大。茎下部棕黑色至棕黄色,上部灰绿色至暗绿色,具粗浅的网纹,质硬。小枝黄绿色,被星状绒毛。叶多破碎,完整者多皱缩,展开后茎下部叶近圆形,先端浅3裂,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茎上部叶长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锯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色较浅,均密被星状毛,掌状网脉。叶腋偶见宿存的托叶,托叶线形,被灰白色星状毛。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淡红色;花梗长约3 mm,被星状毛;小苞片5,长约6 mm,基部1/3合生;花萼杯状,裂片5,较小苞片略短,两者均被星状柔毛;花瓣多皱缩,外面被星状柔毛;雄蕊柱无毛;子房外部密被柔毛。果实扁球形,分果爿外表面被星状短柔毛和锚状刺,内表面光滑;种子黑色,肾形,表面被绒毛。气微,味淡。见图2。

2.3.2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黄棕色。皮层菲薄。韧皮射线延伸至皮层,韧皮纤维成束,壁木化,大型分泌道散在,被周边组织挤扁,长径可达200 μm。木质部发达,射线细胞1~2列,内含淀粉粒,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见图2。

(2)茎横切面:表皮或残存,细胞一列,有时可见星状毛。木栓细胞数列。皮层菲薄,韧皮射线延伸至皮层,韧皮纤维成束,壁木化,大型分泌道散在,被周边组织挤扁,长径可达200 μm。木质部发达,射线细胞1~2列,内含淀粉粒,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髓部有的中空,髓细胞壁菲薄,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类圆形分泌道散在,直径可至200 μm。见图3。

(3)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一列,扁平不规则,壁薄,外侧着生星状毛。栅栏组织发达,细胞1列,排列紧密,占叶肉组织一半以上,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排列较紧密,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半月形,木质部位于上部,导管扇形排列,下部韧皮部纤维束壁薄;叶主脉基部处中脉维管束下方凹陷,凹陷口出表皮细胞急剧增厚,凹陷内密生绒毛,随着叶主脉向叶脉末端方向过渡,凹陷逐渐闭合、变小直至消失。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簇晶,分泌道散在,直径可至100 μm。见图4。

图1 地桃花药材图

图2 地桃花根横切面图

图3 地桃花茎横切面图

图4 地桃花叶横切面图

(4)粉末显微特征:粉末黄绿色。主要特征为星状非腺毛众多,长达400 μm。纤维成束或散在,壁甚厚。见图5。

2.4 有效成分测定

2.4.1 色谱条件 CAPCELL PAK MG I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HPLC-UV分析,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6 min,30% B,16~17 min,30%~90% B,17~24 min,90% B,24~25 min,90%~30% B;检测波长315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色谱图见图6。

图5 地桃花粉末特征图

1-N-反式-阿魏酰酪胺 2-银锻苷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反式-阿魏酰酪胺、银锻苷对照品,精密称定,加50%乙醇制成混合对照品母液,质量浓度分别为79.89、85.417 μg/mL,待用。

2.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约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50%乙醇50 mL,密塞,称定质量,加热回流6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5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4 线性关系考察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并逐级稀释成8个质量浓度,其中-反式-阿魏酰酪胺的质量浓度依次为0.999、1.997、4.993、9.986、19.972、39.945、59.917、79.890 μg/mL;银锻苷的质量浓度依次为1.068、2.135、5.339、10.677、21.354、42.708、64.063、85.417 μg/mL;每个质量浓度进样10 μL,按上述“2.4.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各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计算2个对照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定量限和检测限见表3。结果表明-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2个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线性关系,且检测灵敏度较高。

2.4.5 精密度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S3),按“2.4.1”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色谱峰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14%、0.1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表3 2种化学成分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定量限和检测限

2.4.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S3),按“2.4.1”项下条件分别于0、5、8、12、16、20、24、30 h进样10 μL分析,计算-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色谱峰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79%、0.1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30 h内稳定。

2.4.7 重复性试验 平行精密称取6份样品(S3)1 g,按“2.4.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4.1”项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计算-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含量的RSD值分别为1.68%、1.83%。

2.4.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定已测定的样品(S3)6份,各0.5 g,按照1∶1的质量比例分别加入混合对照品,按“2.4.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5.1”项下条件进样分析,计算加样回收率,-反式-阿魏酰酪胺、银锻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97.1%,RSD分别为3.16%、2.51%。

2.4.9 样品测定 对10批地桃花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见表4。10批样品中-反式-阿魏酰酪胺、银锻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3%~0.045%、0.016%~0.046%。

表4 10批地桃花中N-反式-阿魏酰酪胺和银锻苷含量测定

3 讨论

本草考证方面,地桃花药材有药用记载的植物来源为地桃花和粗叶地桃花,其同属植物梵天花也有药用记载,功效与地桃花相似,药材名称为“狗脚迹”。中华地桃花、云南地桃花、湖北地桃花及波叶梵天花尚未找到药用方面的文献记载。

野外调研方面,梵天花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呈广泛分布,资源较大的品种为地桃花中华地桃花、粗叶地桃花及梵天花,有时可在一个群落中同时发现上述多种植物共存。从地域分布来看,广西、福建地区较为常见的品种为地桃花、中华地桃花、粗叶地桃花及梵天花;云南地区常见的品种为地桃花及云南地桃花;湖南地区常见的品种为地桃花、中华地桃花及梵天花;广东、湖北及贵州地区常见品种为地桃花。

生药学研究方面,地桃花药材鉴别特点为具一条明显的主根,小枝及叶均被星状毛,果实扁球形,分果爿被锚状刺,粉末显微镜下可见众多星状非腺毛。下一步将对地桃花及其同属其他植物在性状、显微、薄层、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地桃花与其同属其他品种的品质联系,完善地桃花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 广西中药材标准[S].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2.

[2]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S].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8.

[3] 贵州中药民族药药材标准[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9: 40.

[4] 贾陆, 毕跃峰, 敬林林, 等.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14): 1054-1056.

[5] 贾陆, 敬林林, 周胜安, 等.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I)黄酮类化学成分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40(9): 662-665.

[6] 贾陆, 郭海波, 敬林林, 等.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II)酚酸类等化学成分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40(10): 746-749.

[7] 郭海波.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 [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7.

[8] 苏聪. 地桃花化学成分研究 [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9] 李光云. 地桃花水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9.

[10] 齐博文, 贾放放, 苏聪, 等. 地桃花中酚苷类成分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9, 54(13): 1060-1065.

[11] 史小平, 苏聪, 齐博文, 等. 地桃花中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52(19): 1670-1674.

[12] 陈勇, 谢臻, 韦韬, 等. 地桃花水提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10): 29-30.

[13] 魏江存, 谢臻, 陈勇, 等. 地桃花水提物对5种常见致病菌腹腔感染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研究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1): 29-32.

[14] 薛井中, 刘帅兵, 王立升, 等. 地桃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食品工业, 2013, 34(10): 162-165.

[15] 黄小理. 广西地桃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D].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 2015.

[16] 苏聪, 杨万青, 李彬, 等. HPLC法测定地桃花中银锻苷的含量 [J]. 中国新药杂志, 2015, 24(24): 2865-2867.

[17] 卫亚丽, 吕昱, 杨琼, 等. HPLC法同时测定地桃花的槲皮素和山奈酚 [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42(12): 66-69.

[18] 唐春丽, 黄业玲, 卢澄生. 地桃花茎和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7(2): 67-68.

[19] 曾海生, 陈勇, 谢臻, 等. 广西地桃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J]. 广西中医药, 2013, 36(1): 52-56.

[20] 何可群, 李相兴. 民族药地桃花根皮及叶总三萜含量测定 [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3): 258-259.

[21] 陈贵, 夏稷子, 徐作刚, 等. 地桃花质量标准的研究 [J]. 中成药, 2019, 41(11): 2596-2600.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riginal plant survey and pharmacognostical study of

LIN Que-yue1, TENG Ai-jun1, SU Yu-lan1, HUANG Qing-quan1, LUO Yi1, TANG Qian2,ZHONG Xiao-qing2

1. Guangx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Nanning 530021, China 2. Gulin Sanjin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Guilin 541004, China

To carry out the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pharmacognostic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of Ditaohua (L.).The historical use and plant distribution ofwere investigated by referring to the herbal literature. The original plants ofwere surveyed and the original plant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pharmacognosy ofwas studied by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s and TLC identification. A HPLC-UV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trans-feruloyl tyramine and tiliroside in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CAPCELL PAK MGⅡ C18column (250 mm×4.6 mm, 5 μm), acetonitrile-0.1% formic acid water as mobile phase, gradient elution with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of PDA detector was 315 nm.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microscopic features of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stablished HPLC method had good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with wide linear range (0.999—79.890, 1.068—85.420 μg/mL) and good linearity (2>0.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5.3%, 97.1%. The mass fractions of N-trans ferulic tyramine and silver glycoside in 10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0.003%—0.045% and 0.016%—0.046%.The establish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and acquisition of.

L.;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riginal plant survey;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s;--feruloyl tyramine; tiliroside

R286.2

A

0253 - 2670(2023)15 - 5011 - 08

10.7501/j.issn.0253-2670.2023.15.026

2023-03-03

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专项“特色民族药检验方法的示范性研究”(NIFDC-TCM2021-047-MZY009);广西科技重大专项“80种桂产特色中药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及产品开发研究”(桂科AA22096019)

林雀跃(1983—),女,副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药质量研究。E-mail: linqueyue@163.com

通信作者:钟小清(1974—),男,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资源研究和开发工作。E-mail: 393190272@qq.com

[责任编辑 时圣明]

猜你喜欢
阿魏星状反式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阿魏提取物对伞形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世卫组织建议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
濒危野生新疆阿魏保护措施探索
中国伞形科阿魏属及相关类群的果实形态解剖特征及其分类学价值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