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发生与防控

2023-08-04 10:19黄其敏庞上妹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耳病养猪场病原

黄其敏 庞上妹

(1 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广东 湛江 524094; 2 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广东 湛江 524061)

随着消费者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大,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的数量增多。规模化养猪场和传统饲养场主要的区别在于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大,养殖密度高,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是规模化养殖对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水平要求高,规模化养猪场一旦病原侵袭,很容易流行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湛江市养猪业迅速发展,也使得猪疾病的感染情况日趋复杂,尤其猪场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率上升,引起混合感染的病原种类和方式呈现多样性,临床症状复杂,诱因也较多,给诊断和防控带来困难,因此,了解猪场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情况和诱发因素,对于做好防控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1 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发生现状

1.1 猪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猪呼吸道疾病的类型比较多,根据病原划分,主要有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根据湛江市养猪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情况来看,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比较常见,发病率也比较高,如猪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猪肺疫、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蓝耳病、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等都可以引起呼吸道障碍,感染率也比较高。蛔虫、后圆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可以引起肺部感染,但其发生率相对较低。

1.2 猪场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类型。根据对湛江市猪场发病情况的调查发现,规模化养猪场中,单一病毒、病菌或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很少,大多是2 种或者2 种以上的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型疾病,尤其病毒与病毒、细菌与病毒的二重感染类型较多,三重、四重混合感染的情况相对较少。

1.2.1 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病毒与病毒混合感染,在养猪生产中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流行速度快,造成的损失大。常见的类型有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猪瘟和猪蓝耳病、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二重混合感染,还有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毒病等三重感染[1]。

1.2.2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是猪场常见的发病类型,感染率高,病情严重,常见的有附红细胞体和慢性猪瘟混合感染、猪喘气病继发蓝耳病、猪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萎缩性鼻炎和胸膜肺炎等二重混合感染。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副嗜血杆菌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等三重和四重混合感染[2]。

1.2.3 细菌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细菌还可以和其它的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常见的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气喘病混合感染、猪肺线虫病并发猪肺疫、猪瘟和弓形体混合感染、气喘病与猪弓形体混合感染等。在养猪生产中,一个猪场往往同时存在几种病原,这也表明引起猪呼吸道混合感染的病原多,混合感染的类型比较复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等为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后会引起机体发生免疫抑制,有利于其它病原的侵袭,成为造成混合感染的主要因素。

2 引起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因素

2.1 免疫抑制性疾病高发,引起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根据调查,湛江市养猪场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主要以猪蓝耳病为主,猪蓝耳病病毒在当地的检出率最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该地区对于猪蓝耳病多采用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弱毒疫苗具有反毒的特性,可以在体内复制,这就造成该病的检出率较高。二是猪蓝耳病为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群感染后会造成整体的免疫力下降,为其它病原的侵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该病可以垂直传播,种公猪或者种母猪携带病毒后,出生的仔猪也会感染,当母源抗体水平降低后,通过呼吸道就很容易感染其它的病原,引起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

2.2 引种造成混合感染。养猪场为了提高猪群的整体水平,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经常从优良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进种猪虽然可以改善地方品种,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但是引种过程中,如有不规范就可能会导致病原入侵,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引种前没有进行严格的检疫,没有进行主要病原抗体检测,引进了隐性感染猪,就会造成疫病在本猪场流行。此外,长期以来,我国在猪品种选育过程中比较重视胴体品质、繁殖性能的培育,而忽略了对抗病力的选育,同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病毒变异、细菌抗药性的产生,造成同一猪群中存在多种病原,容易引起混合感染。

2.3 饲养管理粗放引起混合感染。随着养猪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饲养规模、饲养密度大幅度提高,饲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非常有利于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一旦发病会引起猪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我国从事养殖业的大多为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较差,饲养管理缺乏先进、科学的理念,管理水平低,法律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不强,消毒制度不严格,预防免疫不规范,导致多种疾病频发,尤其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率高,制约着养猪场的健康发展。

2.4 不规范用药导致猪群免疫力低,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预防管理,做好猪群保健非常重要。提高保健效果就要合理、科学的使用药物,但是有的规模养猪场错误的认为,只要在饲料或饮水中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者抗菌药物就可以提高猪群的抗病力,降低疾病的感染率,事实恰恰相反,长期盲目不规范用药,就会破坏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病菌产生抗药性,甚至出现耐药菌株,给疾病的治疗带来难度。尤其对于呼吸道疾病蓝耳病、气喘病等疾病常常反复发生,如果没有科学的防控措施,感染率就会提升,导致猪群的抵抗力降低,增加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几率。

3 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防控措施

3.1 预防接种。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引起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病原种类较多,而且将这些病原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是不可能的,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是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措施。养猪场要根据当地疫病发生的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科学选择疫苗,利用合适的疫苗,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并根据抗体水平及时进行补种。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各种疫苗都有其优缺点,接种的方式、部位、剂量等都不相同,养猪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灭活疫苗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对细胞外感染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灭活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小,用量大,成本高,至少要接种2 次或2 次以上才具有保护作用,但是灭活疫苗比较安全,经常用于仔猪、妊娠母猪以及没有发生过该疫病的猪场的接种工作;弱毒疫苗用量少、免疫原性好,而且免疫期长,但是该类疫苗容易出现毒力返强的情况,对于没有发生过该疫病的养殖场禁止使用,普遍应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蓝耳病弱毒疫苗等要禁止在没发生过猪瘟、蓝耳病的猪场使用;基因工程疫苗的安全性要比弱毒疫苗高,而且免疫期长,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其中猪圆环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应用比较广泛,效果好。

3.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大多数的养猪场经常采用疫苗免疫和预防性投药的方式防控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发生,但是盲目的滥用药物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菌株,疫苗接种次数过多也很容易给猪群带来应激,因此,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同时配合药物保健、疫苗免疫才可以提高疫病的防控效果。规模化养猪场不要为了节省成本而盲目提高饲养密度,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规划饲养密度,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避免因粪便长时间堆积而产生有毒的气体。圈舍通风要良好,保持圈舍内空气清新。不同年龄段的猪群要分群饲养,避免交叉感染。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空舍后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才可以引入新的猪群。

3.3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要完善。要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消灭病原菌,降低疾病的传播。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猪场,饲料或生猪运输车辆、工作人员进出猪场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每个猪舍的入口也要设置消毒池,从源头将传播途径切断。粪便处理设施要远离生产区,粪便处理设施以及车辆要专车专用,不能混淆使用,也不能和其它的养猪场混合使用。病猪要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将病死猪的猪肉出售给消费者。后备母猪的引进数量要尽量减少,并严格引进制度,避免引入种猪的同时将某种疾病引入。此外,母猪的更新率提高,也会由于种猪的来源不同,造成猪群免疫力不同,免疫状态不稳定,增加感染疾病的几率。

3.4 做好仔猪的药物保健。仔猪刚出生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差,抵抗疾病的能力弱,很容易随着母源抗体水平的降低引起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造成仔猪大批死亡,做好仔猪的药物保健是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仔猪出生当天、1 周龄的时候要注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菌保健。仔猪断奶前,要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维生素C 等进行拌料投服,保持猪群稳定的免疫状态,避免因为断奶应激感染疾病。

猜你喜欢
耳病养猪场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