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思政” 背景下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

2023-08-04 11:31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园林知识点

盛 丽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 合川 401520)

2020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德育创新的思路从思政课程拓展为课程思政,园林思政教育肩负着全球“大生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使命。渗透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汇贯通,让园林专业教育真正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专业课堂、思政课堂、社会课堂的价值模块整合。

1 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理念

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是通过创建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知识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和思想的升华。遵循“匠心浇筑,润物无声”的教学理念,将中国园林系统以及园林思想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

2 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特征

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思路,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延续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学习性等特征。指向性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根据教学环境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教学设计,并达到特定教学目标;操作性体现“知行合一”教育思想,是教学思想或理论的具体化,符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延续性体现“终身学习”教育思想,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延伸和拓展;灵活性体现“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是对园林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开放性体现“共建共享”教育思想,实现教学时间开放、教学地点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专业开放的现代开放式学习共同体;学习性体现“融合发展”教育思想,促进园林专业与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社会建设之间的生态经济内涵和智慧科技外延。

3 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的渗透方式

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将课程思政做活,融入方式可以分为:知识点融入、故事融入、政策融入和案例融入四个大类。秉承美丽中国建设思路,在教学中渗透出“三农”之情、“生态”之美、“发展”之声、“治理”之道、“文化”之韵、“和谐”之城。

3.1 知识点渗透。教学知识点是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素。每个知识点必然会涉及到人物、事物或者过程。“人物”的课程思政渗透点在于人品、人格、精神力量等;“事物”的课程思政渗透点在于科学规律、主观、客观、矛盾观等;“过程”的课程思政渗透点在于发现、反思、质疑、批判、传承、创新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课程中讲“杂交育种”知识点时,讲人物:“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渗透农林人的“三农情怀”;讲事物: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渗透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讲过程:颠覆世界权威,坚持知行合一、开拓创新,渗透出新时代园林人的责任担当。

3.2 故事渗透。教学的生动性很大程度来源于故事,通过故事渗透课程思政,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人物、事件,引发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学生身边人的故事、讲园林人的故事、讲伟大人物的故事、讲中华故事、讲传统园林故事等等。例如: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故事、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园林学者专家的科研精神、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美学以及古典园林的生态智慧等。以适当的故事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出职业道德、责任担当、工匠精神、文化传承、环境保护、智慧创新等育人思想,让学生自然吸收,更会有终身受益的持续性教学效果。

3.3 政策渗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中,包含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农业的辉煌发展和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园林专业教学围绕“新农科”建设背景,保持传统农业思政意识底线,通过相关政策渗透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的育“新农人”元素,包括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双碳目标、城市双修、农村双改、绿色矿山、棕地修复等一系列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需求,注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保障粮食安全、绿色生产、农村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3.4 情景渗透。情景渗透包括实景和虚拟仿真。注重情景现场教学,充分发挥园林自然教育功能,渗透“内化践行”和“行为体验”。例如:我校《园林农村生态规划》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深入乡村进行教学实践,渗透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引导学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践行者和接班人。

3.5 案例渗透。园林设计案例基于评价性,涉及到设计师、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背景、设计反思。例如:《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融入北京冬奥会背后的规划力量,渗透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思考“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系统生态治理,渗透生态伦理道德观;探索冬奥规划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符号,渗透大国的文化自信。润物无声地让学生认识到2022 北京冬奥会,不仅向全球传播了精彩的体育赛事,更是将中华文化展现给了全世界。用冬奥精神沉浸式的培育学生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4 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体系构建

渗透式教学是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塑造新时代“园林人”的重要基石。渗透式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大板块。

4.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总体遵循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相关专业课程大纲,树立中国园林课程思政共识。实行“三课三讲”园林课程思政大格局。

“三课”即“园林基础课、园林核心课、园林拓展课”。其中,园林基础课,渗透中国园林美学、工匠精神等。园林核心课以新农科转型升级为契机,渗透跨学科思维,其中理论教学加强生态伦理、粮食安全、智慧农业等育人元素,实践教学打造耕读环境,渗透农耕文明。园林拓展课则重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发扬双创精神,渗透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念。

“三讲”即“讲园林生活、讲园林热点、讲大国三农”。讲园林生活,渗透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讲园林热点,渗透智慧科技前沿,乡村振兴战略等;讲大国三农,我国在迈向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路上正处于爬坡过坎奋力冲刺的关键阶段,渗透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4.2 教学方法。渗透式教学方法分为直接渗透和间接渗透。直接渗透是学科内的渗透,讲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和过渡。间接渗透是学科间的渗透,将园林教育和其他各门学科相关联,从触类旁通到融会贯通。课堂形式丰富多样,以情景为中心,围绕启发、探究、讨论等多种手法,利用好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实景课堂、虚拟仿真课堂、混合式课堂等形式进行开展。注重专业人才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渗透“世情”、“国情”、“党情”、“教情”等育人因素。采用“四声”教学法,教师通过语言感染力做到“润物无声、绘影绘声、掷地有声、雁过留声”。讲活农耕之魂,讲准自信之态,讲透乡土之韵,讲好生态之美,讲亮智慧之光。

4.3 教学过程。渗透式教学过程根据布罗姆认识目标进行全面推进,针对记忆目标的课前思政环节,从学习记忆里提取中国传统园林思想,描述新时代园林发展方向;针对理解目标的知识传授环节,注重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显性地还原出隐于教材中的园林思想性和科学性;针对应用目标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实训,践行知行合一,产教融合;针对分析目标的提问答疑环节,激发学生思政能动性,体现学术性、启发性,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实例探讨,培育审辩思维;针对评价目标的课后评价环节,实现持续改进和终身学习。针对创造目标的创新环节,体现因材施教,培育个性化思维和创新型人才。

4.4 教学评价。渗透式教学评价需要建立专业课德育评价机制,开展综合评价、精准评价、个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的获得感,是导向性的教学评价指标。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受体,通过学生评价反馈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最终使园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引起情感共鸣,产生学习内动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5 结语

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为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思政元素通过知识点、故事、政策和案例进行渗透。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构建园林专业渗透式教学体系,丰富了课程思政无限的开展空间,实现立德树现代化“新农人”。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园林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