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建设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3-08-04 02:07闫政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价值对策

闫政芹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国家工程、长久工程、系统工程,需要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将实践与理论、校外与校内、课外与课内的“育人主体”“育人机制”“育人资源”融合起来,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文章分析协同育人格局的价值,探究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围绕协同机制、育人资源、育人主体为路径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价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7-000-03

党中央在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不断加强与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要求,并深化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重大的进展、思政教育改革获得了全新的局面,铸魂育人工程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新时代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应抓住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中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社会资源、制度体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协同作用,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与联动,这有利于我们构建一个科学、完备、有效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建设的时代价值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注重以“大格局的气魄”“大协同的理念”“大时代的责任”为指引,打破将思政教育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狭隘性,倡导将思政教育延伸到社会领域中,坚持以“社会课堂与思政课堂的充分融合”“实践锻炼与理论教育的协同联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凝聚起“最有效”“最强劲”的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出学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上的优势与价值。我们可将“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时代价值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帮助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要求普通高等院校将立德树人任务贯彻落实到人才培育的始终,思政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可以通过理论教育,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其他课程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关键课程[1],要求教师在学生教育中将理论讲授、能力提升、价值指引相融合,实现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课程的協同育人、同向育人。而“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恰好满足了立德树人对高校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校将思政理论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文化知识、素质培养等环节中。

第二,助力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学校所有教师、课程都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的使命。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全面系统的教育作支持。在大学教育中,教师是通过理论讲授,培育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他们肩负着“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职责,教师应做“为人”“为事”“为学”的示范,充分提升现代教育的实效性。但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属性及内容上的不同,导致其在能力与素质培育上出现明显的差异,致使学校在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中举步维艰。而协同育人格局,可以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作用,将所有育人资源、所有教师、所有课程相融合,形成共同、协同、全员育人的发展格局,强化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育。

第三,助力家庭、学校、社会的融合。学生培养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学校、社会、家庭所存在的消极或积极因子会通过多种渠道或途径影响学生的“知识见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为充分提升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就要将社会、家庭、学校融合起来,拓宽学校育人的维度。而“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是“全方位”“系统化”“多维度”的育人理念,可以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中的育人资源,提高育人资源的流通性,形成多元主体“共生”“共存”的教育生态系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有利于高校构建一个集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

二、“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建构的基本问题

(一)协同育人主体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首先是校内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思想、意识的影响,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出现各自为政、各自为营的现象,学生教育“轻德重智”的现象难以得到解决。一些教师、一些部门在人才培养观念上,还存在将思政课程作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唯一课程;将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作为唯一作用的错误观念,导致学校在学生培养、课程教学、服务管理中出现“轻视德育”“注重智育”的错误做法,制约了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不利于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是校外主体。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在学生培养与思政教育上承担着制度保障、经费支持、政策优惠等职责;社会担负着条件支撑、资源供给与协同配合的责任;网络媒体发挥着价值观引领、思想宣传的作用,但在“大思政课”协同格局建设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彰显。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校外育人主体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不能为“大思政课”格局的形成添砖加瓦、提供助力。

(二)协同育人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掘

思政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与理论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我们充分整合并发掘所有的育人资源,然而就当前的育人资源发掘情况来看,我们还存在“资源彼此分离”“作用彼此割裂”的问题。首先是校内层面,部分教师缺乏课程融入思政的能力与意识,导致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识别与发掘,知识价值引领与知识教育的渗透性、融入性、嵌合性不高。而部分教师对思政资源的概念界定、内容结构、方式方法,还存在能力不足、思想困惑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所发掘的思政资源不够深刻、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其次是校外层面。校外的资源发掘问题,主要体现在红色资源与现实资源系统性上。在红色资源发掘中,我们还难以充分整合、归纳历史资源、历史素材,无法将建党精神与中国近代史发展融合起来。在现实资源的整合上,我国还不能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英雄人物进行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的整合。

(三)协同育人机制未能得到普遍建立

首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机制还未建立。一方面,我国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融合深度不够。思政教育要用理论教育人、培养人、武装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然而部分教师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割裂开来,只注重校园、课堂、书斋,难以深入到现实生活中,致使思政理论讲不透彻、讲不深刻、讲不清楚,常常将抽象的理论,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思政实践教学不够生动,容易流于形式。部分思政教师在“结果反馈”“条件保障”“具体实施”“组织策划”“育人目的”上缺乏重视,督促不强、引导不力,造成学生难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陶冶,进而使实践教学沦为形式。其次,校外协同价值还未建立。由于我国社会、家庭、学校在协同育人上没有健全、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引导机制、责任机制,导致社会、家庭参与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意愿不高、意识不强,难以充分发挥家、校、社在人才培养中的推进作用[2]。

三、“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建构路径

(一)调动协同育人主体

“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要求学校解决好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问题,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思政工作融入培养体系中,发挥其渗透式、嵌入式、融合式的协同效应。在“大思政课”视域下[1],协同育人主体虽然包括校内育人主体与校外育人主体等两方面内容,但更需要政府部门、各级党委的“整体部署”与“统一领导”,以此激发育人主体的参与意识及育人责任。首先在政府部门上,政府部门应牵头引领,统筹指导,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底气”硬起来、“腰杆”挺起来,从支撑保障、对外建设、工作格局等层面,制定有效的举措,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把好“风帆”。学校党委应从“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方面出发,统筹所有学科的建设,将思政工作渗透到人才培育的不同环节中。其次,构建校内育人合力。一方面,高校应将育人能力与育人意识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指引教师将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作为职业发展的目标;或者将思政课培训与师德培训,渗透进教师的各项培训活动中,使其通过实践教学、网络交流、现场回答等形式,提高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成效。另一方面,高校应提高教职员工的配合意识与能力,要通过座谈会、交流会、职工培训等方式,强化行政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其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使其与课程育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最后是发动网络媒体、社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部门,参与到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工作中。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优秀榜样、脱贫攻坚英雄现身说法,帮助学生将报国行、强国志、爱国情整合起来。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彰显网络媒介的舆论指引作用,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

(二)整合协同育人资源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学资源是保证思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3]。“大思政课”要求高校联合“优秀师资”,共同构建育人载体,充分发掘育人资源,提升协同育人效率。协同育人资源是“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建构的抓手,是推进价值指引、思想引领、人格塑造工作的载体,能够帮助学生加深领悟、理解、认识教学内容中的历史精神、价值观念、思想理论,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理论体验。然而在协同育人资源的发掘与整合中,我们需要从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角度出发,提高协同育人资源的全面性。

第一,校内资源。一方面学校要结合现有课程、专业、学科的基本特征与特点,发掘其中的思政资源,助推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提升课程思政资源的利用效率[4]。另一方面,学科可以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络平台,深化校际合作,打造出一个资源“共享”“共建”“共用”的发展机制与资源体系,从而为思政课程、各类课程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素材支撑与基本遵循。

第二,校外资源。我们应通过文化遗产、古典书籍、红色故事等丰富资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文化精髓,使文化因子得到现代化传承。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资金扶持与制度建设,保障高校与“革命遗址”“科技馆”“纪念馆”“博物馆”等机构形成合作关系。为教师结合学生发展特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还应强化校企合作,通过构建实践基地或教学点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师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平台和载体。例如,在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中,企业可以将蕴含中国精神、感染故事、英雄人物的素材、事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了解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精神、立场、思想,提高校外育人资源发掘的“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三)确立协同育人机制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包含着丰富的实践逻辑与内在逻辑。要想在思政课中兼顾理论的全面性、专业性,实践的广泛性、多维性,就必须让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社会力量,走上讲台,形成全新的协同育人合力,以增强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缩减理论教学的距离感,提高学生的认同度与获得感。“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是确保所有育人资源、育人主体得到整合与调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社会现实”与“专业知识”深度结合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多元师资”“多元力量”同向、同心、同时发力,以及“实践改造”与“理论涵养”双向互动的基本保障。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中,首先是构建实践育人与理论教育的协同机制。一方面思政教育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深入社会生活,强化理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确保思政理论教育“感染性”。例如在课程标准化、教学方案完善中,高校应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指引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历史、社会生活问题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构建实践教学机制。为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避免千篇一律、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校应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实现实践教学的“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品性锤炼、意志磨炼、才干增强、知识增长等内容,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指标。深化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程序,要求教师根据相关标准、制度、规范,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其次是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要求社會、学校、家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到学生培养的“责任不缺位”“职能不越位”。例如,通过家风教育,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学校教育,指引学生的思想;通过社会支撑,深化学生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要加强交流,形成新型的校社关系、家校关系,强化主体意识,深化育人目标,使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特征。例如,在价值引领问题上,学校应明确家庭与社会的责任,通过交流互动,多层次、多维度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当然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评估、分析家庭与社会在责任履行上的程度、水平,提高协同育人格局建设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5]。

四、结语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强调打破社会、家庭、学校的壁垒,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引领”“基础”“支持”等作用,实现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发力、有效衔接、协同合作、相互促进。为构建一个科学的“大思政课”协同合作机制,我们应从主体、资源、机制等角度出发,调动主体意识、整合育人资源、优化协同过程,帮助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蓝波涛,覃杨杨.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价值、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22(2):92-100.

[2]刘芳,成汗青,汤亦斌.创新协同育人“大思政课”的实践与反思——以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为例[J].才智,2022(18):41-44.

[3]江秀萍.“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2):137-139.

[4]周雯婷.高职公共基础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探析[J].海外英语,2022(21):237-239.

[5]楚国清,王勇.“大思政课”格局下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蝴蝶结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3):10-15.

(责任编辑:麻彩凤)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价值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