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对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

2023-08-06 03:02官晗羽刘秋平祝岚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经量月经不调汤剂

官晗羽 刘秋平 祝岚珍

月经不调属于一类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主要是指女性在围经期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多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而发病,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月经时间提前或延后、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月经时间过长或过短、排卵障碍、月经量减少或增多等,若未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不孕不育,所以发病后应积极治疗[1]。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方式,西医治疗药物多为雌激素、孕激素,而长时间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药物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结束治疗后患者也常常会复发,相比之下,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则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中医将月经不调分为多种类型,阴虚热型便是一类常见证型,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便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剂,疗效较好[2-3]。为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62例月经不调患者,对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治疗月经失调患者(阴虚热型)生活质量与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进行临床研究,为月经失调的后期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62 例月经不调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 例),两组月经不调患者婚姻状况、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相关标准确诊为月经失调患者(阴虚热型)[4]。主症(必备):月经周期提前7 ~13 d;次症(包含以下症状中至少2 项):经量增多或减少、口干咽燥、经色红或深红、大便干结、经质稠、小便短黄,脉细数,舌质红、苔少。(2)患者在本研究期间及研究前近期内未使用其他类型调经止血药物。(3)患者可配合治疗和随访。(4)患者治疗前3 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1)患者为其他分型。(2)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3)患者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药物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 J20140114,规格:每片含2 mg 醋酸环丙孕酮和0.035 mg 炔雌醇),复方制剂,具体治疗剂量和治疗方法则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和症状表现合理选择。在月经的第5 日开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 片/d,持续21 d,告知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中断用药,服用完7 d 内会正常来月经,并在月经第5天继续服用下个月的药量,患者持续治疗3 个疗程。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治疗,方药包括:淫羊藿、鹿角各6 g,玄参、地骨皮、阿胶、川牛膝、白芍各9 g,菟丝子12 g,枸杞子12 g,山药15 g,麦冬12 g,鸡血藤15 g,何首乌12 g,生地12 g,把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后用文火煎煮,得药汁350 mL,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第1 次用药为排卵期开始,一直到月经来潮,持续口服1 个经期为1 个疗程,持续服用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评测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相关标准对本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患者疗程治疗结束后。显效:在完成治疗后其月经量减少、增多症状以及其他各相关症状均消失;有效:完成治疗后其月经量减少、增多症状以及其他各相关症状均显著改善但并未彻底消失;无效:完成治疗后其月经量减少、增多症状以及其他各相关症状均无改善或加重[5-6]。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2 评测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结束前1 d 评定,评定工具为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主要从以下5 个维度予以判定: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睡眠质量、情感功能、角色功能,单项分值范围均为0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7]。

1.4.3 评测两组月经不调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指标主要有经期异常、腹部疼痛、经量异常、乳房胀痛。

1.4.4 评测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改善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常规在患者治疗前后采集其血液标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例数情感功能角色功能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167.59±3.4290.72±4.7166.14±3.2493.65±4.16对照组3167.73±3.5383.55±3.8466.22±3.3684.64±3.57 t 值-0.1596.5690.0959.151 P 值-0.875<0.0010.924<0.001组别例数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睡眠质量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165.34±3.5894.52±4.2766.63±3.8493.71±4.5366.61±3.5590.32±4.18对照组3165.66±3.4183.34±3.7666.43±3.5886.38±3.8566.64±3.7282.24±3.92 t 值-0.36010.9410.2126.8650.0327.851 P 值-0.719<0.0010.833<0.0010.974<0.001

2.3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经量异常等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经量异常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经量异常等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s)

表4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经量异常等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s)

组别例数经期异常腹部疼痛经量异常乳房胀痛观察组3123.24±2.7324.45±2.6324.55±2.6223.37±2.72对照组3145.37±4.7544.69±4.7245.71±4.5444.48±4.49 t 值-22.49020.85622.47622.389 P 值-<0.001<0.001<0.001<0.001

2.4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雌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水平比较(±s)

组别例数E2(pmol/L)FSH(U/L)LH(I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124.35±2.5243.42±3.345.22±0.838.94±1.3610.92±1.3414.57±1.29对照组3124.38±2.5637.14±2.775.25±0.876.51±1.3410.76±1.2112.17±1.26 t 值-0.0468.0580.1397.0860.4937.410 P 值-0.963<0.0010.890<0.0010.624<0.001

3 讨论

月经属于女性群体中的正常生理反应,在女性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便会慢慢出现,所以月经也标志着女性身体机能走向成熟。同时,在女性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异常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月经不调[9]。通常情况下,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患者生理期月经经量、月经周期出现异常状况,如月经时间不规律、月经数量增多或减少等异常变化,也有部分月经不调患者可能发生脏器功能失调、剧烈腹痛等。临床通过对月经不调的病理研究发现,该病主要是因为机体缺乏孕激素、长期生活不规律、情绪波动、饮食不规律、寒冷刺激等因素引发;而随着这些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月经不调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升高,不仅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月经不调也是引发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西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激素类药物对子宫内膜的生长进行调节,从而改善患者的月经不调症状[10]。而大量的案例表明,单纯地采用西医药物虽然可以快速地改善月经不调症状,但是在病情根治效果上不够理想,且西医常用的药物为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长时间使用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甚至会提升妇科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1]。

近年来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中逐步引入中医治疗方式,从中医角度上讲,月经不调属于天癸、冲任、肾气失衡,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机体遭受寒凉或情志不佳、饮食不当等因素造成了气血失调、气不摄血、淤血冲任不固,进而导致经血运行出现异常,最终引发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因此在治疗上需从阴阳调和入手,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案改善气血紊乱,使患者气血充盈,实现疏肝健脾,就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本研究中,加用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治疗的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经期异常、经量异常、腹部疼痛、乳房胀痛等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月经不调患者生活质量和E2、FSH、LH 等性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和E2、FSH、LH 等性激素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生活质量和E2、FSH、LH 等性激素水平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方剂,该方剂所用的玄参、麦冬是中医常用的清热养阴药物,菟丝子、何首乌、枸杞子、淫羊藿、川牛膝、鹿角可以产生较强的补肝肾功效,白芍具有良好的温阳祛湿、健脾胃、补体虚作用,地骨皮则可以帮助患者清肺降火、凉血除蒸,联合以上药物可共奏良好的凉血调经、补脾固肾、滋阴补血功效,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可以显著加快患者各项症状恢复时间,提升病情总体疗效,最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12]。

综上所述,中药汤剂加味两地汤治疗能有效促进月经失调患者症状改善,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经量月经不调汤剂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月经不调需养生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双针床单贾卡经编织物网眼数量与送经量的关系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治更年期冠心病方
组织工艺参数对经编送经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