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价值功用

2023-08-07 07:41高居红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业课程标准

高居红

学业水平考试是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的“毕业会考制度”到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机制建立已经有了三十多年历史。作为同属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业质量监测机制一直没有得到系统建立。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中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方案建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单独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业水平考试提出的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要求,严把出口关”。同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当前,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价值功用十分有必要。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价值功用,我们可以从国家有关文件中得到启示。1990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中规定, “高中毕业会考是提高教学质量、引导中学教学的措施,是检查、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必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同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阐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比1990年文件和2014年文件,可以发现学考与会考一样,都承担着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保障教育教学质量、高中学生毕业依据3项功用,除此之外,学考还承担着促进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的功用,是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大功用。

综上所述,学业水平考试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课程实施、引领教学改革、保障教育质量、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功用。可以说,学业水平考试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着本轮新课程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乃至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与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陕西省渭南市自2020年开始在市域内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检测工作,实践验证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的价值功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引领教师深耕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将有机会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为此,教育部作了全面部署,2019年印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2020年颁布中等职业学校10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决定了其考试内容必须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必然引导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组织教学,保证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渭南市自2020年以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检测的实践证明,聚焦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必然引领教师深耕课标,按照课标要求实施教学,目标明确、方向正确,始终落实在“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目标要求上。

2.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落实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彰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类型特色。学业水平考试是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科学制定考试方案和标准是这一系统的基础工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制度基于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考试标准,引领学校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落实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引领中职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引领中职学校重视职业技能学习,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技能的系统化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这种基础性主要体现为职业技能自身系统的基础性学习,该学习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制度会从根本上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中职学校或“重文轻技”或“重技轻文”的教学问题,既有助于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高中段基础教育地位,又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落地、“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还将促进中国式现代学徒制、“1+X”证书等制度的全面实施。渭南市实践证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发挥了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价值功用。

3.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系统性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助推中高职有效衔接。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建立质量监控机制,综合分析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可以反映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發挥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作用。对学业水平考试大数据结果的运用、分析及解释,可以为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每年度的动态监控,可以及时反馈信息,矫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业水平考试还可以实现长期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为展开深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增值问题研究提供数据信息,学生成绩是对教师、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进行质量问责的重要依据,能够不断倒逼教师和学校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业情况的反映,具有“合格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大功用,该成绩不仅用来认定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还是学生升学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的顺利实施将会在有效提升中职学校培养质量的同时,系统性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规范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助推中高职有效衔接。

4.通过学业水平考试重塑考试价值观,切实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业水平考试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教育者必须树立“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价值观。学业水平考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检测学生各门学科是否达到学业标准、各项技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考量学生是否为终身学习打好文化素质基础,是否为职业发展做好职业素质准备,促进学校和教师既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教育观落地生根。渭南市的学业质量检测分析报告显示,通过质量检测,教师们普遍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办法如任务书、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证明,相关评价制度一旦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则提纲挈领、顺理成章、阔步前行。

5.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热情,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业水平考试不仅是一种诊断学生学业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手段,更是通过考试目标的确立、考试内容及呈现方式的规定、考试标准的制定来引导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转变的有力措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反馈到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去,必然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热情,指导教师和学生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渭南市教师在对学业质量检测的分析中意识到,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粗心大意、不会审题、不会答题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学科思维、缺乏学科核心素养,找到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之后,教师们开始主动研究课程标准,积极谋求团队合作,教研组活动变得扎实有效,在学习和反思中,教师开始领悟学科性质、任务、核心素养、目标规定,开始认真对待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结构以及学业水平要求。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积极改进教学,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量检测,学校教学质量每年都有所提高。这个结果坚定了教师对自己、对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信心。

从渭南市实施学业水平监测实践来看,无论是政策指向,还是现实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都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业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艰苦的学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