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研究分析

2023-08-07 02:49丁妍
客联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丁妍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集中于对文化自信的视角,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研究对象,具体阐述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系列问题。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有助于在当今社会拉近我们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也可以为人们生活实践、党治国理政、民族团结统一、解决人类共同难题提供思想资源。因此,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是十分重要。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第一,我国当前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交织,针对现阶段的情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传统资源之一,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资源和精神基础,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融合,有利于更加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

第二,让更多的青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重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密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掌握着全球大部分智能媒体资源。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的文化霸权,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这就给中华文化带来了沉重一击;此外,由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很多青年人思想不成熟,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蒙蔽,出现忽视和疏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故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新的传承方法使其与时代接轨,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研究意义

第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有助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精髓,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理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活力和延续影响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在于正确地认识、领会其主要内容与深层含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提供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在中国人基本精神和日常生活方式中,内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包容精神、修德思想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它也会失去生命力。

第三,有利于提升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涵养。在当今社会,我国有部分国民的道德水平还不够高,另外我国还有少部分民众受到了西方负面观念的侵蚀,变得贪图富贵、不求进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继承传统美德,帮助国民清除不良思想,造就其形成正直的人格。能够使人们从内涵以及价值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认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和培育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指导今后我国的文化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J].党.2014(10).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