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红色文化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2023-08-07 02:49吕媛
客联 2023年4期
关键词:嵩县红色文化

吕媛

摘 要:嵩县是革命老区县和文旅大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三军、红二十五军、河南大学都在嵩县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是嵩县宝贵的红色优势资源。在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红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嵩县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嵩县红色文化存在、生态、场域三个角度去调查研究嵩县红色文化发展的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嵩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资源整合提升能力、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分析嵩县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三部分结合嵩县实际,从塑造文化品牌、注重发挥育人价值功能、创新传播内容形式等角度,给予相应的决策建议。

关键词:嵩县;红色文化;调查建议

一、嵩县红色文化发展现状调查

(一)嵩县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现状。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充分利用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在“5A嵩县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嵩县大力开发红色资源,现已形成了车村镇龙王村红军长征纪念碑、两河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池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大抗战办学纪念馆、嵩县红色革命历史文物展览馆等一批省市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二)嵩县红色文化资源生态现状。嵩县红色文化资源生态现状突出问题是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红色文化保护开发的政策性影响较大、市场不稳定、不成规模、群众参与度较低、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专业规划文保人员、缺少响亮文化品牌。

(三)嵩县红色文化资源场域现状。嵩县红色文化点与洛阳市周边县内文化点、本县内文化点之间,缺乏点与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整体联合,尚未形成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应构建更加合理的红色文化开发与利用模式,形成“打破壁垒”、没有圈层、善于融合、价值深化的红色文化开发和利用路径。

二、嵩县红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1.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意识淡薄,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散落在农村,缺乏连片存在;村民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量红色文化遗产被破坏;对红色文物的价值认识不足;忽视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社会价值等。

2.缺少统一标准。由于认识不足、产权不明、经费不足、多头管理、人才缺失、保护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嵩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多半依靠自然,以及有意识村民的自发保护,缺乏统一标准。

3.保护能力欠缺。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县级的博物馆、纪念馆条件有限,乡镇、村里面成立的纪念馆条件不容樂观,弱化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能力。

(二)资源整合提升滞后

1.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现象。从县级层面上,与周边县多存在同类竞争多、差异化竞争少的现象。从乡镇、村(社区)层面上来看,不同的红色文化景点单打独斗情况时有发生,在挖掘自身优势、形成特色竞争力方面做得不足。

2.闲置破落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地方的红色资源基础建设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十分落后,保护和管理也不能满足需要。还存在不少红色文化资源未被文保单位定级,基本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自生自灭,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红色遗迹都存在消失殆尽的可能。

3.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嵩县的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上,很多红色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更多依赖的是国家政策和政府扶持,存在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创新意识不足、品牌塑造意识不强等问题,束缚着嵩县红色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三)开发利用创新不足

1.文化载体挖掘不深。对红色文化资源内在的价值、可传承的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挖掘有待加强。对历史的亲历者、革命烈士、退役军人,特别是还健在的革命军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价值挖掘不足,传播不足。

2.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形式比较单一,多存在同质化、同类化、低层次化现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多停留在“展板加橱窗”的陈列模式,视频资料少,现场讲解少,体验式活动少。还存在形式老套,内容简单,更新缓慢的情况。

3.宣传创新意识不强。红色文化的宣传始终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就目前嵩县的红色文化宣传现状来看,红色文化发声较弱、社会关注度不高是普遍现象。

三、推进嵩县红色文化发展的途径及建议

推进红色文化发展最基础的工程就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县级层面上,它需要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如党史、文物、宣教、旅游、财政等﹚协作运行,从而创造一个红色文化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加大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1.增强保护意识,培养专门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保护红色资源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更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大宣传,强化全民保护红色资源的意识。要积极引进、培养文保、策划、管理等专门人才,充实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人才梯队。

2.统一保护标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法治建设,制定符合嵩县实际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完善立法、规范执法,使全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权限、划定责任、优化管理,并根据嵩县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落实监督和管理,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多元融资体系。资金支持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持续推进红色文化发展的生命线,是从输血为主到形成造血能力过程中重要的支撑。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等级与实际情况,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充分发挥、放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积极引入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丰富参与主体,构建立体融资结构。

(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价值最优

1.深化交流融合,加强乡镇部门联动。以镇为单位,将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线,避免单打独斗,积极推进相互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集聚区,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生态圈”;党史、县志、党校、文联、文旅等相关部门增加研究解读,提炼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兼顾红色文化价值本真的同时,推动文化传承。

2.发挥红色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等相关规划,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联合发展;打造“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优质路线样板;促进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特别是在红色文化导引下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发展,力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坚持市场导向,实现资源价值最优。政府加大对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规划、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力度,逐步建成有区域特色的系统性资源库。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嵩县本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让红色、绿色双色合璧,形成资源整合的合力。

(三)塑造品牌,强化内外宣传

1.深挖精神内涵,塑造红色文化品牌。深入将周边的革命遗址、遗存、红色故事的历史价值挖掘出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是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塑造红色文化品牌、推进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注重教育引导,发挥育人价值功能。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也要融入时代精神。要把弘扬主旋律,强化育人价值摆在首位。要把红三军、红二十五军、河南大学嵩县办校、陆浑水库建设等红色历史纳入教材体系,在中小学生、人民群众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品牌塑造提供更丰富的场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3.动员广泛宣传,创新传播内容形式。在红色文化传播中要树立品牌意识,要创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把全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规划,分系列进行系统宣传,要凝聚各相关单位人才、文化资源,创新传播形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中的声、光、美术、视频、动漫、实景表演等形式来更好的展现红色文化经典,打造一系列高质量的嵩县红色文化、文旅融合宣传片,逐渐集聚人气、形成影响力。

猜你喜欢
嵩县红色文化
铭记审计历史?讲好审计故事
嵩县
嵩县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嵩县槐树坪矿区探明一大型金矿
浅谈水土保持在嵩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河南嵩县石盘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