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2023-08-08 23:40张锡锋
花卉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绿化植物

张锡锋

(桐乡市天元苗木专业合作社,浙江 桐乡 314505;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0 引言

世界上常住人口不断提高,当时人们对动植物的掠夺和破坏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重大自然灾害正在逐渐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活动。创设建立植物配置以逐渐恢复自然[1]。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文化生活都一定要在更深层次上,应当需要更高层次来满足人的具体要求。鉴于在具体表现形式和结构上存在本质差异,植物配置从规模、体积等外观形象上给观者以美感。居住环境的功能非常强大,不是其他选择方式的自然景观可替代的。

1 居住小区植物配置的原则

1.1 生态原则

住宅区内各类绿地都有自己的功能需求,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提高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住宅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绿地植物的选择主要以绿色植物为主,通过各种植物材料的组合构建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结构,从而创造出卓越的生态效益。

(1)绿地需要达标。居住区总体规划按国家规定必须落实绿地率>30%。公共绿地居住区级为1.5m2/人,小区级1m2/人,组团级0.5m2/人[2]。

(2)以乔木为绿化骨干、乔、灌、草合理搭配。

1.2 植物造景原则

(1)木本植物的形态、季节、色彩搭配。植物的形状和大小、颜色和外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的变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而变化。植物能够结合各种木本植物的茎、匍匐茎和树干的自然形态,采取使用修剪整形技术,使树干更新为一些独特的生命形态。一些高大的树木有明显而美丽的花朵。布置各种颜色不同、开花时间相同的高大乔木,可逐渐形成繁花似锦的美景,进而改善舒适的生活。环境自然景观的视觉感知[3]。

(2)关于植物造景的变化,应注重线性,运用灌木轮廓的曲折变化,将直线融入曲线,同时在统一基调的前提下,变更树种,构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从而打破单调和呆板感,增添景致的变化。

(3)不同性质的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的方式有所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居民区的主、次干道以乔木为主,伴有花灌木和常绿乔木;在公共绿地入口处和居住区重点区域种植造型优美、色彩鲜艳、四季变化的植物;以草为基调,花卉灌木为主,大树为辅。采取使用自然布局。小区各绿地的植物种类不宜过多。避免零星排列;强调绿化的整体效果,以丛生或斑块种植为宜。此外,住宅组团的绿地应参照结合花草树木的配置进行区分。各具特色,让住户从里到外都能看到绿色空间,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4)立体绿化。立体绿化解决了规模较大的建筑与硬地之间过度绿化的问题,创造了空间与硬地之间更好的视觉体验。缓解了住房建设与环境绿化不平衡的不可调和矛盾,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了生态覆盖率。特别是高楼大厦,让居住地的普通住户拥有绿色的生活方式和不太自然的环境氛围。能避开太阳的反射光和辐射热,拥有创造灵魂之力的效果就不太好。

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植物配置的具体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本原则。具体情况能够借助以下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虽然我们国家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大气污染物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在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时,应参照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计算情况,制定园林绿化的具体情况,进行园林绿化的计算。考虑到园林树木的布置对生态环境建设中设备的运行有一定效果,在开展植物布置工作时,应立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2 居住小区植物配置的功能研究

2.1 植物配置的视觉功能

2.1.1 空间造型功能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像建筑和山水一样可以构成、分隔和改变空间结构,还可以通过植物景观的设置,结合人们的视角、视线和视觉需求,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观。

(1)在景观设计中,通过利用植物立面之间的株间距视线和林木覆盖程度的差异,可以创造各种空间感。例如,林荫下的空间、疏林草地的空间以及被密林所包围的空间各有其独特的私密性和空间感,可满足人们在观景、交流和休憩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4]。

(2)为了在有限的场所中扩展空间,可以使用植物来遮挡墙垣,营造植物环境与室外相似,使内外相互呼应,增强场所的空间感。例如利用蔷薇、藤本月季等藤蔓植物,通过遮挡墙垣来实现这一目的[5]。

(3)划定空间范围,与扩展空间相反。针对不雅观区域,如配电箱、垃圾点、停车场等,采用植物遮挡进行界定。

2.1.2 创造景点功能

(1)为强调主景,植物可借助其特有的枝条和组间的配合,借助框景、剪景等造景手法,突出主景。植物也能够被认为是背景,借助色彩对比和空间封闭来增强人们对景区位置的印象,烘托气氛。

(2)在景物方面,植物的姿态、叶、花、果具备极好的观赏价值,也可构成园林的主要景物。

(3)表现物候,植物能够借助风、雨、光、雾等自然气象因素,结合观者的听觉、口臭、视觉和情感因素,表现风雨,聆听天籁,激发想象力,并使观者形成高于风景的意象、精神感受。

2.1.3 景观装饰功能

植物的枝条有着柔和的曲线,柔化了建筑摇摇欲坠的骨骼。一般在体量较大、建筑立面庄重庄重、视线开阔的大型建筑物周围,常选用质地较细较粗、枝条高大或树冠紧凑的常绿树种,如刺柏、树皮松白、雪松等。在大而精致的建筑周围,大多数情况会选择种植一些看起来轻巧的小而密的绿色树种,逐渐形成小巧玲珑的效果。鸡爪枫、芙蓉、海棠等。园内树石相映生辉,展现起伏地势、野趣自然的独特韵味;与水环境相结合,可逐渐形成波光粼粼的水面或覆盖地下水资源,营造广阔的自然景观。

2.1.4 渲染季节功能

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独特的季相特征,春季绚烂多彩、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叶荒凉。植物生命的盛衰循环不仅为呈现四季的演变创造了条件,也构成了这一时序景观的基础。

2.2 植物配置的非视觉功能

2.2.1 植物景境的生态作用

非常巧妙和合理地借助茂密的植被,不仅成功地创造了当时人们了解和喜欢的各种空间,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环境和组织氛围。相关资料证明,在夏季,其他环境绿化区的白天温度比非绿化区低3~5℃,比其他规模较大的建筑区低10℃左右;区内环境温度较无茂密植被区可升高2~4℃。

还有,从某种角度来说,植物在防风、提高土壤肥力、防光弦噪、两河常雨等方面作用不大。植物配置不是维持农业良好生态循环的基础知识。植物开花散发香气吸引节肢动物,成熟的果实吸引哺乳动物,植物的环境如何也为其他小动物予以了生存的场所。

2.2.2 植物景境的社会作用

人为的主观判断使植物景观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木本植物常被用来抒情、寄情、寄情。如松、竹、梅被认为是“花中四君子”,赋予了它们不屈、高尚的品格,他们的高尚品格就是以此为动力。

2.2.3 植物景境的经济效益

植物的经济社会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社会效益。一方面,植物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综合予以哺乳动物栖息地训练场、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等方面。据粗略推理揣测,植物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其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8~16 倍。前期和后期木本植物的设计制作,深入剖析了园内茂密的植被和哺乳动物的原生生物物理特性,逐渐形成了强大的能量循环。在多层次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形成中,借助木本植物生长与微生物的相互代谢,促进产品的不断生产,没有无用的浪费。合理把握乡土树种资源,能够满足前期和后期设计、生产效果的需要,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带来诸多便利条件。

3 植物配置方式

3.1 孤植

孤植是一种表现植物个体美的方式,即栽种单一植物;小区门口采用这种方式种植的油松和园内的孤植雪松等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而松柏类植物常青和高挺的身姿则在生态园中得到灵活应用[6]。

3.2 丛植

丛植是指由一株或多株树木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常见于小区内的景观设计中。其中,最典型的景观要数“七星捧月”,通过修剪工艺及金叶榆的巧妙搭配,中心花园内形成七个金黄色的球体,相互呼应,让整个区域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假山旁的红王子锦带也是该小区内具有视觉重点的景观之一,其鲜红色的花朵如同一条飘带,为整个假山景观增色不少。

3.3 对植

种植在组合轴两侧的所有乔木和灌木都称为对植植物。这种配置在公园里很常见。例如,在国淮路、白雪路、银杏路等主要道路上对称种植行道树。鉴于园内种植的都是半径25cm 以上的成年树木,这种种植方式,更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一些桥头堡、楼前广场和一些宽阔的路边,采取使用不对称种植,营造自然随意的氛围,逐步形成“移景换景”的效果。

3.4 树群和树林

大多数(20~30 个品种)乔木或灌木混植,称为树群。这种布置最常用于花园。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种类不同,色彩丰富。最常见的是香椿、相思、核桃、杨树等大树,树形宽阔,枝叶繁茂。用来充当乔木的顶层;中层选用槐树、美人梅、日本樱花、青桃等小乔木和地棠、绣线菊、珍珠梅、香冬等灌木;地面覆盖物用土覆盖菊花和早熟禾或薄羊茅用来充当草皮覆盖地面。

3.5 生篱

生篱是用高大的乔木或藤蔓合理、密集地种植,逐渐形成的,与建筑装饰材料制成的篱笆相比,价格低廉,生机勃勃,生机勃勃,俗称篱笆植物。在农业生态园的环境绿化中,采取使用大叶黄杨、女贞小叶、刺柏、杜松、金叶女贞等地被植物,分隔空间和造景。并选用了大量的有色金属绿化树种,如金叶女贞、紫叶燕窝、金焰绣线花,以及开花绿化树种,如风花月季、低塘、三春等,以及有色金属地被山月季,如小球月季景天等,制成不同纵距、不同规则的图案。

3.6 花地和花群

群花由数万株甚至上千株苗木栽植在一起,逐渐成群,可布置在灌木丛中、天然草坪中或边缘、池塘、坡地。花田所占长方形的面积明显大于花群,逐渐形成的自然景观也十分雄伟壮丽。在风景园林中,常布置在丘陵地带、灌木丛或林间空地、稀疏的森林和草地中。农业生态园林环境绿化花卉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般选择木本植物有菊花、禾草等,花田选择木本植物有牡丹、连翘和玉臀等花草。最具代表性的花田当属彩虹路旁安国药园的菊花群,每年9 月,路边鲜花盛开,吸引着大多数游客。

3.7 果木配置

园内的水果采摘园也是生态园的特色景观,既有采收观赏的作用,又可被认为是保定各县市农业展览的生态窗口。、满城柿园、顺平桃园等,两季花开、三季果香、四季观景。

在园林绿化中,藤本植物也被广泛选用,园内有瓜果长廊,通过采用的植物有凌霄和藤本植物以及葫芦科的时令果实。

3.8 水生植物

生态园内保存着许多池塘和河流。大多数水岸都保持着自然的风格。多以岩石加固,并种植镶嵌大葱、菊花、石头、香蒲及当地原始野生植物,点缀水面。种植了一些睡莲和荷花。

4 结语

本文内容是对山湖小区植物配置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其中包含不同类型的植物、不同数量的植物、不同大小的植物。采取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每个社区的选取8~11 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参阅相关资料,介绍了各类型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功能以及在景观设计中的不同运用,研究了山湖小区植物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选择合理的树木、合理配置绿化植物。

猜你喜欢
绿化植物
訾付业:打造首都绿化“豫商第一品牌”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