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产力,构建“创新合伙人朋友圈”

2023-08-08 13:17聂蕊
中关村 2023年7期
关键词:科学城海淀海淀区

聂蕊

希望各类创新主体加深对中关村科学城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多方创新主体实现资源对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海淀,为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和各位创新合伙人进一步在中关村科学城这片创新沃土上开展投资和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6月15日—16日,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创新合伙人大会暨首届荷塘创投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成立四年来,始终秉承“投资赋能产业、服务成就创新”的价值理念,依托科技创新生态化服务、科技产业全周期资本两大业务,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同时链接投资机构、产业平台、服务机构、高校院所、区属街镇国企等各类创新资源,广泛结交创新合作伙伴,建立了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创新合伙人朋友圈”。

本场活动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下,由中关村科学城公司联合荷塘创投共同举办,以“创新生产力”为主题,邀请了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孵化机构、领军企业、创业团队等领域的嘉宾,纵论科技创新新主张、新范式,发布科技创新新空间、新生态,旨在进一步凝聚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创新合伙人共识,助力优化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共同交出一份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产力新答卷。

创新合伙人朋友圈

赋能科学城发展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执行董事王桐慧表示,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是海淀区委区政府设立的服务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平台,公司成立四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任务,聚焦主业,以服务为中心在产业投资、产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通过与科学家、高校院所、头部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的紧密合作,重点支持一批有代表性的创新基金、标杆产业培育空间和创新平台,以及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服务促进了这些具有引领作用和发展前景的创新主体在海淀区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关村科学城创新生态。王桐慧提到,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领域比较全面、资源非常丰富的优质的创新合伙人的队伍和阵容豪华的朋友圈。公司希望通过创新合伙人大会这个平台,进一步整合提升优质资源,赋能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表示,清华工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事业单位,承担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在北京转化和产业化的使命。荷塘创投是清华工研院的创投机构,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布局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构之一。荷塘创投将持续扎根海淀,做强、做深科技成果转化,将清华科技成果融入到中关村科学城和海淀的创新产业环境之间,为海淀的发展不断从源头供给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企业。

金勤献院长表示,本次大会以“创新生产力”作为主题,重点关注“深耕原始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呼应了当前科技产业方面的关键点。在具体措施上,中关村科学城有新意、有体系、层层递进:围绕原始创新设立了科学家基金;围绕从技术到企业,建立了标杆孵化平台;针对初创企业,提供了专精特新加速服务平台;围绕新一代科技园区建设,探索了新的服务体系。他相信通过这些举措,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海淀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一定能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城。

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剑华介绍,2018年,海淀区提出“创新合伙人”计划,希望与广大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协同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这一功能定位。2019年,海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以公司为平台,同时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做了一些努力。在产业投资层面,首创设立科学家基金投资模式,基金的签约规模达到了66.86亿元。在科创服务层面,超前打造了区域创新孵化的模式,9家孵化器获得了北京市首批标杆孵化器称号,占全市标杆孵化器总数近40%。同时在人才吸引层面,海淀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推出了若干的人才服务计划。此外,海淀还积极为科技企业搭建应用场景,帮助科技企业完成新技术的推广和商业模式的验证。在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努力之下,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生态体系也在持续迭代升级。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活跃时期,以群体突破、跨界融合为特征,各学科、各领域间深度交叉融合、广泛扩散渗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关村科学城始终秉持包容开放的发展理念,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诚挚地邀请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主体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合作伙伴。中关村科学城将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各位创新合作伙伴共同站在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上,深化创新交流合作,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引领科技创新原生动力,共同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希望各位可以深耕海淀这片先行先试、创新创业的沃土,携手助力北京市持续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起加速融入世界创新体系。

主题演讲分享创新经验

首日的创新合伙人大会共进行了主题演讲、高峰论坛以及创新生态发布三大环节。

主题演讲环节,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发展处处长王春生及荷塘创投董事长杨宏儒进行了分享。

王春生对中关村科学城的科创环境进行了深入介绍。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关村科学城着力构建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先导的高精尖产业体系。2023年1到4月份,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9333.39亿元,同比增长4.1%,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1.7%。在人才引领方面,中关村科学城率先推进人才领域先行先试改革,据统计,全区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占全球比例达到了2.9%。海淀区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在企业培育方面,建立“全链条”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和29个街镇全覆盖的协同服务企业机制。全区集聚了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5家,占全市的3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5家,占全市的45%。独角兽企业51家,占全市40%。上市企业总数271家,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面向未来,中关村科学城将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实践,杨宏儒以“投资科技成果转化:荷塘创投的实践和体会”进行主题演讲。在分享中,他表示荷塘创投聚焦国际和国内首创技术、首创产品,投资领域覆盖科技制造、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大多数来源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他重点介绍了茂睿芯、核心医疗、朗视仪器、拓领博泰等项目。对于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杨宏儒从技术转化规律、企业成功因素、转化项目投资策略等角度分享了其独到见解。他高度评价了中关村科学城在整个创新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对企业的支持。最后,他表示荷塘创投将持续努力,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懂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投资机构。

在高峰论坛环节,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和中金研究院执行总经理谢超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以“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全球即将进入以人工智能、光子芯片及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智能化产业革命周期。米磊博士作为“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表示硬科技是中国未来在全球并跑和领跑的核心科技,有技术硬、精神硬、志气硬、实力硬多重理念内涵。硬科技是“根经济”,是所有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石。中科创星坚持硬科技投资与产业平台双轮驱动的理念,2013年成立了首支硬科技投资基金,2015年建立中国首个光子芯片产业孵化平台。他表示,海淀是全国科技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如果海淀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做好创新生产力,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火车头。

中金研究院执行总经理谢超以“产业链纵横与双支柱举国体制”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为保障产业链安全,实行双支柱举国体制是必要条件:通过“合纵”(大企业+大政府+大银行),可集中力量追赶应对卡脖子风险;通过“连横”(中小企业+制度建设+资本市场)可采用引领式创新应对去中心化风险。此外,还需要处理好双支柱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垄断和竞争的尺度,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等四个问题。

“新动能”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雅瑞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瑞君主持,同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总经理朱平、天智航董事長张送根、奇绩创坛创始合伙人栾运明、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杜枫一起围绕“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学家基金

累计支持海淀百家企业

科技企业的成长和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打造。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多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标杆产业培育空间和平台、聚集了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主体。

在创新生态发布环节,举行了2023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科学家基金和2023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标杆孵化平台授牌仪式、产业新空间推介、专精特新加速服务平台发布、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联盟发布和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政策分享等多项议程。

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是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指导下,由中关村科学城公司联合知名科学家、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的基金系,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与区域内知名科学家之间的“创新合伙人”关系,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新探索。自发布以来,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的签约规模已达到66.86亿元,截至2022年底,第一批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已经累计支持海淀企业近百家。活动当天,海淀区金融办主任刘建民、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执行董事王桐慧为以奇绩创坛基金、中科创星硬科技基金、清华电子信息学科引导基金、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基金授牌。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标杆孵化平台,是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由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支持建设的一批服务区域前沿创新生态培育的特色化专业服务平台。聚焦光电子、人工智能、原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细胞基因治疗等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以专业的服务体系和超前的孵化模式,为硬科技创业提供硬实力支持,已成为海淀乃至全市孵化科技产业的重要源点和引领标杆。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发展处处长王春生、中关村科学城公司总经理朱平为以奇绩创坛孵化器、中科创星硬科技孵化器、巢生生物医药孵化器、中关村智友硬科技孵化器、创新工场孵化器、将门加速器、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百放孵化器等为代表的平台授牌。

在进一步夯实科学家基金和孵化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今年,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着重推出专精特新加速服务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联盟,分别针对初创期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打造了专属服务包。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专精特新加速服务平台是为培育引导各类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推出的虚拟加速平台,平台汇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协同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基金系、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系等投资平台,携手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产业空间与创新创业服务手段,建立集投资基金、产业园区、管家服务、峰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加速训练营“六位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在平台启动发布环节,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海淀区金融办、海淀区人社局、海淀区工商联等指导单位代表、主办方代表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以及盛景网联、荷塘创投、雅瑞资本等支持机构代表上台共同启动平台发布。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联盟是为进一步推动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下,由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联合海新域集团、海开科技园、实创科技园、八家科技园、东升科技园、西北旺科技园、上庄科技园等科技园区共同组建,未来将以联盟为纽带,建设协同联动机制、织密服务网络,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在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认定培训、增值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强创新企业源头培育,打造梯次接续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关村科学城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联盟启动发布环节,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西北旺镇、上庄镇、海淀创业园、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海开控股、京海农工商公司、实创亿达、东升科技园代表上台共同启动联盟发布。

在创新生态发布的产业空间推介环节,海淀区西北旺镇党委书记尹刚介绍了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核心腹地,总建筑指标102.4万平米,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高度和西北旺速度的完美融合,是海淀区聚焦科技与创新两大战略发展的结晶。

他表示,西北旺镇作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重点区域,形成了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区域内已形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大健康等创新产业集群。西北旺镇积极布局产、商、居融合式发展,高标准打造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拥有商业中心、共享社区、智慧科创中心的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一期将在今年7月竣工,年底实现全面开园。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二期将定位为中高端租赁住宅,科技生态与VR聚合场景示范园区。三期将聚焦未来空天、未来智能、未来健康三大产业以及科创服务业。希望更多产业力量汇聚到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形成科创企业和人才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产业磁场。

中关村海关关长陈平带来“用好‘一揽子政策惠企业,打造‘样板间综保区助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于2023年5月23日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保税区,将实现业态准入创新、政策支持创新、监管模式创新等三大创新。中關村综保区立足“研发创新型综保区”的定位,拟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产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数字文化、融资租赁、高端软件服务外包等保税服务业态。他从税收政策,贸易管制类政策、保税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对中关村综保区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解。除政策优势外,中关村综保区将围绕“2+2+N”产业定位,为区内企业提供特殊物品平台、超洁净查验平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等“三大特色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相关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科技成果转化

助创业梦想落地生根

6月16日,首届荷塘创投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成功举行。荷塘创投于2014年在清华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背景下改组成立,是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早期投资为主要方向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系统性布局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构之一,荷塘创投经过9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先后投资了超过70家具有核心技术壁垒和高成长性的创新企业,并孵化了约30家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及临床专家的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覆盖科技制造、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其中超过半数项目为国内甚至全球首创技术或“行业第一”,一路见证了中国硬科技产业的成长过程。

本场论坛得到了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合作投资机构、被投企业、产业园区及其他战略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通过近十场主旨分享与巅峰对话,纵论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热点,展望未来趋势,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完善建言献策。

金勤献和海淀区副区长林航为论坛致辞。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嘉宾们围绕前沿产业和技术趋势、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科技投资等进行了主旨分享。四场圆桌论坛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科技制造及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等板块,汇集业内知名的母基金、引导基金、投资机构代表、科研机构代表,及荷塘创投和中关村科学城投资的创新企业代表,共话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前沿热点,展望行业发展趋势。

本次由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和荷塘创投联合举办为期两日的交流活动,加强了与会各类创新主体的交流与链接,进一步凝聚了创新合伙人共识。未来,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将持续与创新合伙人齐心协力、共同携手,帮助更多创业梦想在中关村科学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优化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为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科学城海淀海淀区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