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人工智能”的烈火

2023-08-08 15:45周灵煜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论题烈火惰性

周灵煜

“人工智能写诗”在如今已经不再稀奇,各类APP都纷纷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言论嘈杂的网络世界,甚至有人放言“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他们觉得这是技术进步的历史必然。愚以为,人工智能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们对此应理性看待,怀有警惕。如果把语言处理工具对人类的影响看作是凤凰浴火重生,那么唯有合理利用才能使社会焕发生机,反之,则会被烈火灼伤。

诚然,人工智能处理语言能为人类节省时间,看似方便快捷,实质上减去了我们的思考过程,极易造成语言能力退化和思维惰性。语言能力是我们与他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一旦桥梁断开,不仅会造成表达的缺失、语言的匮乏,更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改变。尽管人工智能语言处理技术宣称能像人类一样交流,但毕竟其只是模仿、只是机械地重复,如同林黛玉园中的鹦鹉,也曾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可这是学舌,少女伤感的心事,它怎会知?试想,倘若曹雪芹使用ChatGPT,大概写不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假如普鲁斯特借助ChatGPT写作,恐怕《追忆似水年华》就是一本无聊的回忆录。无论中外,好的语言与作品一定是个人经历与情感的结晶。

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人工智能语言处理技术,而是认为我们应当将它当成一种辅助工具,就像火为人们烤熟食物,但火候却需要人自己把握。小冰、ChatGPT等机器人写的诗仅是给我们的一种参考,使用者需要使用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适当借鉴,最核心的内容还应当是自己的思考与体验。只有这样,人工智能对于我们人类才是一种助力,否则使用者就成了人工智能的奴隶、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并非空穴来风。揆诸当下,不少人沉浸在人工智能构建的虚幻世界中,丝毫不觉那是千篇一律的小说模板。美国89%的大学生用ChatGPT做作业,自以为提高了效率而扬扬得意,殊不知已经陷入思维惰性的深渊。我们不能过分依靠人工智能,因为习惯了不思考,结果就只有思维的退化。

火是溫暖的,但若靠得太近就会被烫伤。小心烈火,合理使用,才是普罗米修斯真正希望给人类带来的光明。

【江苏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高三(8)班】

◆点评

这篇时评,开篇通过比喻提出论题“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然后从人工智能对人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展开阐述,论证论题;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作文将诗句、典故嵌入自己的句子之中,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巧妙。尤为出彩的是运用比喻开头和结尾,既点明中心,又首尾呼应。

【徐婕/供稿】

猜你喜欢
论题烈火惰性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烈火中的小英雄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运动多枯燥 惰性需克服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烈火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