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壁画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3-08-08 02:33解丁泉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壁画色彩

解丁泉

[摘 要] 在传统壁画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国画课程内容延伸到学生毕业创作的实践中,提前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壁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中国传统壁画和卷轴绘画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汲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推陈出新,完善自己的绘画技巧。

[关键词] 壁画;色彩;中国画教学;临摹与创作

壁画有着与文人画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画教学及中国美术史论的教学中,大部分人往往关注文人画,而忽略了以存形、宣物、助教化为主的民间绘画,其中就包括壁画作品。在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壁画教学,无疑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画,为学生以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造型和色彩的角度来看,壁画是中国画教学中“型”“色”结合的重要学习材料之一。将传统卷轴绘画技法与传统壁画技法的學习,作为中国画学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将对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画系的课程设置主要为素描、色彩、山水临摹、花鸟临摹、户外写生、现代水墨等。国画系在研究方向上分为写意工作室和工笔工作室。壁画教学一般在工笔方向的工作室开展。

壁画课程教学环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理论讲授环节,主要介绍壁画历史、色彩及永乐宫的艺术特色;二是临摹研究,学习中国传统壁画制作技术和传统壁画的基本艺术语言;三是创作环节,提炼永乐宫壁画的造型、线条、色彩等要素,并将它们运用于壁画创作中。

一、讲授壁画课程理论知识

(一)强调对壁画历史的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让学生对壁画原作进行现场研究。笔者在2019年带领2017级中国画工笔班学生到山西的永乐宫进行了现场教学。以永乐宫壁画为参照对象,梳理了壁画的历史和艺术特色,以及永乐宫的建筑特色。

中国现存壁画从空间上可以分为洞窟寺观壁画和地下墓室壁画。从克孜尔到莫高窟,从甘肃的画像砖、陕西的墓室壁画、山西的宗教壁画,到河北的毗卢寺,再到北京的法海寺,形成了“壁画历史长廊”。从风格来看,除了远古时代的岩画,我国自两汉时期开始的众多宗教壁画和墓室壁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两汉时期的墓室壁画反映了“阴阳五行”的观念,色彩主要有青、赤、黄、白、黑五色,题材既有仙界神兽,又有古代的日常生活,但总体风格飘逸柔美,极具动感。至唐代,以敦煌莫高窟为主的石窟壁画,其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其色彩明艳辉煌,人物看起来健硕有力。宋代,以开化寺壁画为代表,展现了古代民俗生活的丰富性,更具有世俗性特点。元代,以永乐宫壁画为代表的道教壁画雍容大气。明代,法海寺壁画以富丽精工为特色。从历史意义来说,现存的宗教壁画大多是佛道壁画,也有一些三教合一的壁画,这些壁画成为不同朝代宗教历史的重要图像资料。

山西是我国壁画遗存最为丰富的省份,著名的壁画遗存有十多处,为我们了解中国壁画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源。永乐宫作为现存的元代精美而宏大的建筑群落,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典范,也是世界范围内现存较大的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之一,其中三清殿壁画《朝元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群像构图的巅峰作品之一,是世界罕见的巨制,可以视作国宝级作品。1956年三门峡水库建立时,永乐宫在水库淹没区,为了保护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完成了对永乐宫的整体搬迁工作。

(二)传统壁画的色彩体系

在完成壁画历史知识的讲授环节后,课程进入以元代永乐宫壁画为研究主体的实践环节。在实践课程开始前,教师现场讲授永乐宫壁画中所蕴含的色彩知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传统的中国画有自己的色彩体系,传统文化关于色彩有着浓重的文化内涵,《道德经》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也和五行相对应。《周礼·考工记》云:“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形成了传统的色彩体系,五种颜色互相搭配,又可以演变出丰富的间色和复色。从不同时期的传统壁画中使用的颜色来看,壁画中的色彩规则同样采用自先秦以后的五色体系,主要包括黑色、红色、白色、黄色、青色五种色彩及其相互调和或稀释产生的各种复色。壁画中五种色彩中的每一种色彩都包括了同类色彩。古人对色彩的运用有着独有的象征意义,不同颜色在壁画中的使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跟时代审美和颜料的生产及画师的喜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的审美游走于感性和理性之间,很多情况不可描述或不可言传,只有从我们现存的不同时期的壁画中才能找到相对应的答案。墨的色泽作为中国画中线条勾勒使用的主要媒介,常见于不同时期的壁画中。另外,我们也能在新疆克孜尔壁画和敦煌早期壁画中看到强调色彩的壁画。壁画中的色彩,多是矿物质颜色,其中常见的是朱砂、石青、石绿等。正是这些天然矿物颜色的存在,才让壁画虽然经过千百年的洗礼,到今天仍然光彩夺目。永乐宫壁画中使用的色彩主要是黑、白、赭红、石绿、石青、氧化铁黄、朱红和朱砂等,因此,永乐宫壁画成为中国传统五色在宗教绘画领域运用的经典范例,也是学生学习临摹的最佳范例。

(三)永乐宫壁画的造型特点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人物画的代表性艺术作品,三清殿、重阳殿、龙虎殿、纯阳殿均绘有壁画,壁画的绘画时间达百年之长,面积达960平方米。其中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更是学习和了解元代绘画的最直接材料。三清殿的壁画是道教题材,绘有286位仙道人物,人物刻画庄严肃穆又神态各异,程式化的造型手段,再配以微表情的变化,让画面形神兼备,符合中国画的“以形写神”。重阳殿和纯阳殿使用连环画的方式描绘了王重阳和吕洞宾各自的传说故事,还有大量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场景。时空并置的构图技巧,让整个时空流动转化成二维画面,可谓构思精妙、巧夺天工。由于永乐宫保存完整,所以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仔细体会壁画的实际尺寸、线条的力量感和古代画匠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古代的用色体系、造型特点,体会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特有的审美意境。

二、从临摹到创作的探索

(一)通过临摹,研究中国传统壁画的技术及艺术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中国传统壁画的创作过程是本次课程临摹环节的教学重点。永乐宫壁画是在涂有泥灰的墙壁上绘制的。先在砖墙表面抹上几层细黏土、沙子和混合粗纤维的草木或麻线混合成的泥层,再抹上细黏土,磨平或者打磨平滑,最后直接绘画在墙壁上。绘画的步骤,应该是先绘墨线稿,然后填色,云气等装饰内容可能是由另外的绘者完成的,因为在古代,一组成熟的绘画班子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最后壁画完成后才能保持整体面貌一致。而我们临摹的方式则是使用纸张模仿墙面绘画的效果,这么做是为了跟以后的国画创作在材料上保持一致性。在整个临摹过程中,我们首先选择每个人临摹的壁画样本,笔者负责提供高清的临摹底稿,纸张材料使用温州的皮纸,颜料使用成品的国画色及当地土配以胶制成的土色颜料。打印出1比1的稿子后,学生使用铅笔把画稿的线誊抄到皮纸上,然后使用胶矾水把纸张做熟。学生在画有铅笔线的稿子上进行勾线,勾线过程中始终对照画稿,做到落笔成线,一气贯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让学生多体会古人描线的使用方式和意境。学生要根据色彩的特点,先使用水色进行平铺并分染,这个过程是比较费时的,需要反复数次,最后绘制画面的石色部分。因为壁画临摹,不是画一张新画,而是要复原壁画现状,所以有了深入“做旧”这个步骤。这个过程可以让画面更加丰富,需要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完成一幅新的作品。

(二)创作的讨论阶段

在临摹过程中,本次课程强调作品创作的构思阶段,从壁画中获得灵感,或者使用壁画中的技法特点结合当下进行创作。壁画多是作为公共艺术的方式存在,古代壁画也是如此。在空间和布局方面,每个时代的壁画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不同,教师可将壁画所在的三维空间的创作模式与中国画二维绘画的创作观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从壁画中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初步形成创作思维观念,进行初步的创作构思练习,引导学生对传统壁画中的诸多元素及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教师通过由临摹到创作这一个过程的引导,提前让2017级中国画工笔班的学生进入毕业创作的思考状态,由此提升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整体理解。

(三)创作的手绘稿阶段

学生确定了创作的方向后,课程进入绘制手绘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笔者鼓励学生不要受限制,首先确定主题,然后收集相关的创作材料,材料包括相關的绘画类创作或者摄影图片等,避免创意的雷同。在相关材料准备充足后,学生开始进行线稿的绘制及人物作品衣服纹路的处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永乐宫壁画和法海寺壁画中借鉴线条的归纳处理方法。

(四)创作的色彩样稿阶段

在临摹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传统壁画的线条和色彩的特点后,根据自己的临摹体验,提炼中国传统壁画的精华。由此,课程进入创作的画色彩小样阶段。这是非常实用的整体观察方式。学生把自己确定的线描稿打印出来。关于颜色的配比方案,学生根据喜好和国画颜料的特点,寻找配色方案。首先收集相关的壁画或者佳作局部,分析其色彩构成,把经典壁画或创作中的色彩构成比例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自己的稿子进行色彩填充,这样会更快得到相对成熟的色彩方案。同样的线描稿,笔者要求每个人至少做3至5种不同的色彩方案,然后放在一起,选出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的过程是自我创作意识的体现,在两个色彩方案都很好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合并两个方案或以其中一个作为主导方案进行优化,并敲定一个最终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通过电脑进行色彩小稿的创作,利用绘图工具中的诸多简便功能,直观和简便地对色稿进行快速调整。关于创作中个人绘画语言的探索,本课程在要求学生阅读与借鉴大量经典的作品之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个人的创作语言。最后,通过系统的中国传统壁画的学习与创作,2017级中国画工笔班学生有多人的毕业作品获得优秀奖。

三、结语

在传统壁画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收获了以下几点经验:第一,将国画课程内容首次延伸到学生毕业作品的创作中,提前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第二,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壁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中国传统壁画和卷轴绘画的内在联系,并能够汲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推陈出新,完善自己的绘画技巧。第三,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增加现场观摩学习,还组织了相关讲座,让学生感受到古代画者的匠心。第四,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灵活引导、因材施教,并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临摹和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本课程还有可以继续完善的空间,教师应与时俱进,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网络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绘画的历史,并录制绘画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从而让学生在更立体的氛围中学习、进步。

总之,在中国画教学中融入壁画的学习与研究,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艺术旨趣。

猜你喜欢
壁画色彩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我在敦煌修壁画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帮壁画“治病”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