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8-10 11:47田友山
园艺与种苗 2023年4期
关键词:寿县城镇树种

田友山

(寿县八公山国有林场,安徽 寿县 232200)

城镇园林绿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镇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合理的规划、科学的栽植及精心养护管理是提升绿化效果和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笔者通过对寿县城镇绿化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城镇园林绿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寿县城镇绿化现状

寿县地处淮河南岸,地理坐标116°27′~117°04′ E,31°51′~32°32′ N,属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华北气候区和华中气候区的中间地带,表现为季风明显,雨量适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3℃,年积温为4 801℃,无霜期为213 d,年均降水量为887.5 mm。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94 834 hm2,耕地面积196 749 hm2,辖22个镇、3 个乡、280 个行政村,人口139.6 万人。

寿县城区建成区总面积2 353 hm2,总人口20.02 万人。近年来,寿县城镇园林绿化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县结合省美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增绿增效行动及县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暨“611”见缝插绿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城镇绿化美化,城镇绿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绿化效果。2013 年以来全县创建了寿春镇、八公山乡、炎刘镇、陶店回族乡、正阳关镇、隐贤镇、茶庵镇、瓦埠镇、迎河镇、张李乡省级森林城镇10个,县级花园式单位115 个,全县森林覆盖率10.3%,林木绿化率14.4%,乡土树种使用率68.6%。

2 寿县城镇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规划不完善

寿县25 个乡镇中,完成城镇总体规划的乡镇21 个,完成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乡镇2 个,由于2018 年寿县才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全县经济总量不大,大部分乡镇尚未编制城镇绿化专项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中,绿化规划量偏小,规划投入不平衡。各地在城镇绿化建设中,总体质量和效果不高,不能完全体现地方特色。

2.2 园林绿化树种单一

近年来,寿县城镇绿化过多地参照了周边县区和大城市绿化的做法。树种选择上,片面追求新、奇、特、大,不能够完全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使用率偏低。乔木树种绿化多采用香樟、广玉兰、高杆冬青、栾树等,绿篱多采用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法国冬青等。外来树种应用过多,除存在不适应当地气候、成活率不高、生长不良等问题,还会造成绿化成本的提高。

2.3 绿化量化指标不高

经统计,全县已创建10 个省级森林城镇,平均绿化覆盖率38.13%,绿地率33.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07 m2,乡土树种使用率68.6%。安徽省级森林城镇创建的指标是:淮河以南城镇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 m2以上,乡土树种使用率70%以上。目前全县尚未进行森林城镇创建的15 个乡镇各项绿化量化指标均不高,与创建森林城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4 绿化管理粗放

寿县城镇绿化存在重栽植轻管理的现象。部分建制镇甚至没有落实绿化管理的稳定专业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等不及时、不科学,树木整体长势较弱,人为破坏较严重,绿化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巩固。

2.5 居民绿化积极性不高

小城镇既是居民生活的地方,也是居民经商的场所。部分居民甚至考虑到城市绿化会影响到经商而对绿化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县域内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物质生活仍然是居民的第一追求,大部分居民对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积极性不高。

3 寿县城镇园林绿化的对策与建议

3.1 科学编制规划

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镇总体规划中,要把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纳入其中。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是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权威性,既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也应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要与城镇总体规划相结合;二是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要与当地风俗文化、人文特点相结合;三是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要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相结合;四是城区绿化要与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振兴相结合;五是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参与相结合。

3.2 加强科学绿化

3.2.1 合理选择树种。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植被群落类型表现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在城镇绿化树种选择上,必须考虑到以上因素,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谨慎选择绿化树种,尤其是对外来树种的引进。从寿县城镇绿化的现状来看,近几年大量栽植了香樟等外来树种,虽然目前长势较好,但如果突然出现一个极低温度年,就会发生严重的冻害、冻死现象,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绿化成果就会付诸东流。树种选择一是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抗性强,生长好,群众接受性强。二是落叶与常绿相结合,合理配置乔、灌、花草、果木。同时,还要从注重绿地面积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间占有率转变。城镇有很大的绿化空间,即使不增加土地也能提高绿化覆盖率。要让树枝树叶向城镇的上部空间发展,就要多栽乔木树种。目前各地过多地种植了草坪、低矮的植物,这不利于绿化实质性效果的发挥。

3.2.2 充分尊重自然。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指导下,生物的多样性也是城镇园林绿化的重要思想。城镇园林绿化要遵循自然、尊重自然、做到自然。那些过多的人为造景,千篇一律的绿化模式,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带来审美疲劳,增大绿化投入和管理投入。城镇里的树种选择只要是适应的、无害的,都可以种植和保留。绿化模式决不能追求整齐划一、人为造景,要做到丰富多彩,体现特色,贴近自然。有的地方砍树植树、毁草种草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寿春镇东城墙外环人行道外围,每年生长着各种野草,盛开着各种野花,发挥着独特的生态作用,是一道天然绿色风景,但管护部门总是安排人员反复地除去这些野草野花,实际只需要简单的修整即可。再者,花草的种子是鸟类的食物,合理的保留可以引来鸟类栖息,也可带来鸟语花香。

3.3 加强组织推动

各地要结合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要求,成立组织、健全机构,把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城镇绿化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城镇绿化与环境保护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城镇绿化对净化大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绿化、美化、造绿护绿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共建、共管、共享的城镇园林绿化氛围,提高绿化量化各项指标。

3.4 强化绿化管理

城镇园林绿化管理的关键工作是科学养护,进一步完善城镇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加强对绿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操作水平。日常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等常态化的管理工作,有专人抓、专人管、专业队伍实施。城镇园林绿化管理要坚持“依法治绿”的原则,建立健全城镇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形成和进一步完善规范文明的依法治绿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管理有方、监督有力。同时设立破坏绿化公开举报电话,开设投诉信箱,力争使每位居民成为城镇绿化义务巡查员、监督员。

3.5 增强居民绿化意识

城镇园林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效益效果,应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大力倡导社会、单位、企业及个人投资投劳、绿化美化。可以通过建立“青年林”“工会林”“巾帼林”“八一林”基地及义务植树基地等,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参与度,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猜你喜欢
寿县城镇树种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对问题代表说“不”——安徽省寿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机制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