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学习评价方案构想

2023-08-10 12:28李亚楠柳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学习评价编程

李亚楠 柳栋

摘要:三步转译是问题解决的一般办法在信息科技领域中的具体映射,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是学生使用编程手段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样式。本文依据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和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开展评价设计,侧重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构建了学习评价框架并开发相应的学习评价工具,最后给出了学习评价实施可能的操作路径,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科技;编程;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5-0012-03

问题的提出

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是将编程学习分为三步,即从现场实境体验到自然语言建模的第一步转译、从自然语言建模到框图逻辑梳理的第二步转译、从框图逻辑梳理到功能代码表达的第三步转译,同时,选用项目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方法,将生活问题到功能代码实现的思维转化过程步骤化,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三个阶段的思维转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逻辑和编程语言,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来,基于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获得了长足进步,至少在信息检索、虚拟人直播带货、程序代码编写等方面得到了切实的运用。但是,程序编写语言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如果想只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来掌握信息科技领域的基本方法与手段,显然已经不符合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而问题解决的一般办法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具体映射,可能是基础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优先级很高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布鲁姆曾说,清晰陈述的教学目标是评价学习最直接的工具。而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认为,“三步转译”是问题解决的一般办法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具体映射。换而言之,“三步转译”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学科领域重要的“过程—方法”维度学习目标。因此,本文将从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学习评价框架的构建、学习评价工具的开发等方面出发,构想促进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可能的学习评价具体行动样式。

设计与实施的依据

1.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对本学科育人价值的凝练,是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真实情境问题的综合品质[1],因此,以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也应更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表现,评价目的也不是依据测验结果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设计评价方案时应更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学习表现、思维水平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从而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发展需求,成为“促进学习的评价”。

2.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了逆向教学设计[2],它打破了传统教学設计中的从确定教学目标到开展教学活动再到评价教学效果的顺序,而是以终为始,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首先考虑的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接着设计教学活动,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设想中,学生需要对每一步转译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思想,根据学习评价框架设计具体项目的课堂学习任务单,教师通过对学习的观察和记录,完成对评价的实施,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3.评价工具的构建关注外显行为表现

一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会通过解决问题时的行为和结果表现出来,作为评价者的核心任务就是从诸多可观测的行为表现中筛选出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高度关联性的行为表现特征。[3]因此,在学习评价的设计中,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并转化为可观测的外显行为表现,从而设计出清晰、有层次的学习评价表,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提供依据。

4.评价活动的开展注意操作简便和较低的实施成本

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从现场实境体验出发,在真实场景中感受问题,捕捉与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来更好地理解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若每次项目活动都采用实境体验,师生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学生安全也不能得到足够保证。所以,在既需要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又要尽可能地降低评价活动的实施成本和操作难度的前提下,可采用图片(辅以教师描述)或者视频的形式来部分替代现场实境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自行获取问题的有用信息,从而开展评价活动。

评价方案的构想

1.设计思路

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作为项目问题进行教学,关注学生探究的体验,把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渗透在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的转译过程中,在一个较为完整的情境中通过由易到难、富有梯度的设问,分步骤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三步转译”是学生在使用编程解决问题时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它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需要对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这既是评价的过程,也是让学生看清自身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需求的过程,即自我认知的过程。

2.制订评价工具

课堂评价应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与教学组织和学习进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评价既是教学,也是学习[4],因此以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指标。其中,学习过程即为问题解决的步骤,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会涉及使用编程软件和机械装置工具,故增加了领域能力的发展;项目式学习中的学习结果以学习产物来呈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个体的反思交流能力。由此,笔者构建了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学习评价框架,具体如上页表1所示。

笔者依据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的学习评价框架,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分别从“起步”“发展中”和“达成”三个阶段来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由此构建了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学习评价表,具体如表2所示。

3.学习评价实施可能的操作路径

基于“教-学-评”联动的基本观点,课堂评价实践主要借助表2所示的学习评价工具来展开。

第一阶段:学生在开展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参照上述学习评价工具,自我勾选对照,并根据对照结果,自主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评价表,结合课堂表现和日常作业等因素,给出本项目学习的终结性评价。

第三阶段:教师汇总课堂反馈信息,进而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上述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评价方案的实施过程,将“教-学-评”自然地融为一体。希望能够在“教-学-评”联动下,通过课堂评价这一重要手段,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反馈信息,达到促进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锋,沈玲霞,林众.信息科技新课标中素养导向的增值性学习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44-50.

[2]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陈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09(02):4-7.

[4]王薇.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评价框架设计与实践范式[J].中国考试,2021,354(10):51-60.

作者简介:李亚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2022级专业型硕士生。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学习评价编程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