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023-08-11 17:26聂延鑫
求知导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图形

聂延鑫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行,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依托“双减”政策优化数学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积极性,也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文章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论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可靠的依据和支持,从而同步落实小学数学作业的减负和增效目标。

(三)设计观察类数学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现象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数学作业的探究,近距离接触生活,捕获生活中潜藏的数学元素和信息。小学生往往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具备较为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都是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有效参考。教师若是能将书面数学作业转化为生活观察类作业,既不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又能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留心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设计观察类数学作业,根据作业考查目标,开发学生身边的资源,设计有趣的生活观察任务,引导学生联系数学课程知识点,观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观察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发现和感知数学现象,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3]

例如,“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的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情况和辨认能力,笔者发布了生活观察作业:“同学们,在课堂上大家通过生活实物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这些形状的呢?请大家课后仔细观察生活,给每种图形都找出2—3件对应的生活物品并记录下来,比一比谁发现得又多又准。”在观察类数学作业反馈阶段,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观察成果:关于长方体,学生发现了泡沫箱、快递箱、茶几、纸巾盒、盒装牛奶等生活物品;关于正方体,学生观察到有魔方、墨水盒等物品;关于圆柱,学生观察到有粉笔、擀面杖、电池、管道等物品;关于球体,学生发现了篮球、足球、乒乓球、桂圆等物品。个别学生在作业中混淆长方体和正方体,笔者再次拿出模型供学生区分和辨认,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通过观察类数学作业,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图形物品,图形辨别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设计操作型数学作业,锻炼学生的数学实操能力

数学是一门强调实践的科目,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题海战术和背诵概念,期待拥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此外,对于部分数学知识点,学生也需要通过动手实践才能产生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应该围绕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操作型数学作业的比重,结合课程知识点,设计手动拼组、数学小实验等作业,并让学生把操作过程和成果分享到学习群中,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实操能力[4]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会用三角形纸片拼出不同的四边形和其他简单图案,笔者给学生发放了一些彩纸,在白板上出示一幅童话世界中的房子插画,并布置操作型作业:“同学们,图形能拼摆出各种图案,请大家课后使用手里的彩纸,将其裁剪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组出插画里的小房子,房子拼完后,大家再用父母的手机拍下成品发到学习群里,看看谁拼的房子最好看!”从学生上传的作业成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用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拼出房子的框架,还有学生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给房子加上门窗,剪出圆形做太阳、剪出细长的长方形做房前的小路等。通过操作型数学作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设计创意型数学作业,启发学生的数学个性思维

小学生的个性思维较强,他们总会冒出千奇百怪的想法,在数学作业探索过程中,渴望能自由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和创造。传统数学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固化,学生只能按照教师预设的路线,求出习题的标准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也会增加学生的思想压力,不符合当下“双减”政策的减负要求[5]。实际上,除了设计有固定答案的数学作业,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要点内容,尝试设计创意型数学作业,包括创意图形、创意手抄报、创意绘画等,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创意作业中运用课程知识,渗透奇思妙想,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个性思维。

例如,“图形与变换”一课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钝角、锐角的辨认、区分以及画角能力,对此,笔者发布了一项创意型数学作业:“同学们,通过学习,大家知道直角、钝角和锐角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请大家结合生活观察和想象,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含有直角、钝角和锐角的生活事物,可以把三种角都包含到一幅图里,也可以用一幅图表现一种角,并在画里标出角的位置,看看谁的画最富有创造性。”从学生作业成果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角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想象力和绘图能力也非常强,有的学生在足球简笔画中画出钝角,有的学生在书桌简笔画中畫出直角,还有的学生在五角星简笔画中标出钝角和锐角。通过创意型数学作业,学生辨识、判断不同类型角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并体验到了自主绘图和创造的乐趣。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该遵循功能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差异化原则。教师在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双减”政策的总体要求、数学课程考查目标和实际学情,加强设计游戏化、分层式、观察类、操作型、创意型数学作业,全面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和功能性,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实操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发展,从而顺应“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实现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设计目标。[参考文献]

[1]谭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5):238-240.

[2]蔡美莲.“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优化策略[J].新课程,2022(38):197-199.

[3]王铁梅.“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J].新课程,2022(37):219-221.

[4]王红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策略[J].读写算,2022(28):1-3.

[5]冯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价值探寻与设计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2(27):63-66.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图形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