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杯”预测:2023年GDP将增长5.2%

2023-08-11 14:00廖宗魁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波谷中值动能

廖宗魁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5%的经济增长,为全年经济复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二季度经济增长的环比动能有所放缓后,宏观政策开始在年中发力,下半年经济会如何运行呢?

7月底,由《证券市场周刊》发起的“远见杯”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预测(以下简称“远见杯”预测)显示,机构们对2023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测中值为5.2%,这意味着能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分季度看,机构们对三季度GDP增长的预测中值为4.6%,这隐含着预期四季度GDP增长在5%以上。机构们对2023年CPI增速的预测中值为0.5%,通胀继续保持低位运行。

由于基数的干扰,通常用两年平均增速来衡量真实的经济动能。三季度4.6%的增长预测,对应的两年平均增速为4.3%,这比二季度回升了约1个百分点。这表明经济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小波谷后,开始自然向上往均值回归;同时近期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开始发力,也将给经济带来提振。

具体经济指标来看,机构们对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预测中值为4.5%,将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对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中值为4.2%,将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对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预测中值为7.6%,将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对2023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将比上半年回升2.2个百分点。

表:2023年“远见杯”中国经济的年度预测数据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指标说明:预测机构仅写简称,预测人员仅列了第一位预测代表。“利率”是指2023年底1年期LPR报价,“汇率”是指2023年最后一天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其中,“工业”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指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消费”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和工业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投资和消费按名义价格计算,出口和进口按美元价格计算。除利率、汇率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为年度同比增长率;除汇率外,单位均为%。预测调查截至时间至2023年7月31日。

正如政治局会议指出的,“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经济下半年在向均值回归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外需仍有一定的压力,经济内生机能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要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的完成,仍需要逆周期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快落地。

机构们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会继续偏宽松,对2023年底1年期LPR的预测中值为3.45%,即预期下半年还将“降息”10个基点。汇率方面,机构们对2023年底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预测中值为6.97,这将比8月8日的7.14略有升值。

经济波浪式前行

经济的变化不是线性的,一个长时段的经济走势中,通常包含着多个短时间的变化。从经济真实动能(环比或同比两年平均)看,一季度经济出现了超预期的上行,体现出疫情缓和后,前期积压的需求快速釋放形成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小波峰;但二季度经济动能则有所放缓,积压的需求快速释放后,经济出现了从小波峰向小波谷的运行。

“远见杯”预测显示,下半年经济动能将从二季度的小波谷上升,各主要经济指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整个2023年经济体现出波浪式前行的特点。实际上,6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现底部企稳迹象,7月的一些高频数据也显示经济动能重新开始上升。

下半年预期的经济动能回暖可能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近期逆周期宏观政策开始陆续发力。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针对上半年民间投资偏弱,消费基础尚不牢固的特征开出了“药方”,

后续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出台。“远见杯”预测显示,机构们对2023年底1年期LPR的预测中值为3.45%,比6月份的实际LPR低10个基点。这意味着,市场预计下半年央行会继续“降息”。

央行在下半年工作会议中也强调,要“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利率稳中有降”,“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2023年底1年期LPR的预测中值为3.45%,即预期下半年还将“降息”10个基点。

其二,经济内生动能的自我修复。经济在波浪式前行的过程中,当经过波峰或者波谷时,都会有些超调。比如一季度的超预期上行,就比正常水平偏高;而二季度的动能下行,又比正常水平偏低。所以下半年经济自身的变化,就是从波谷向均值水平回归,带来经济动能的边际改善。

外需仍有压力

与其他经济指标的预期上升不同,机构们对三季度的外需持谨慎态度,对三季度出口增速的预测中值为-5.7%,而且40%的机构预计会下滑8%以上。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7月出口(美元计价)同比下滑14.5%,比6月份放缓2.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出现超过10%以上的下滑。

分国别看,7月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出口均较弱,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增速均在-20%左右,是对出口的主要拖累。华金证券认为,出口的下滑体现出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实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点。高附加值产业链虽有供给侧韧性,但由于美国的“脱钩断链”等影响,仍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低附加值产业链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产能向其他生产成本低的地区外移的态势。

在持续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表现出了较好的韧劲,那为何中国对美出口仍持续走低呢?这可能与美国消费在不同领域的强度差异有关。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约80%,分为商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支出,实际上美联储的加息对商品消费支出影响要大于服务消费支出。2022年以来,商品消费支出的季度平均增速(环比折年率)为0.6%,而服务消费支出的平均增速(环比折年率)为2.9%,要比商品消费强得多。

从美国进口数据也能看到,2023年上半年美国商品进口同比下滑6.3%,但服务进口同比仍增长7.2%。中国对美出口中,主要以商品为主,所以下滑较多。

不过,机构们对2023年出口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将比上半年回升2.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专家们认为四季度出口会有所改善。

中信证券认为,8月份开始拖累出口增速的高基数因素将逐渐消退,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地区有望在接近四季度时渐进补库,同时来自非美欧区域特别是俄罗斯的需求有望对中国出口形成一定支撑。

猜你喜欢
波谷中值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板厚与波高对波纹钢管涵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梅缘稻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Lagrange中值定理的巧妙应用
微分中值定理教法研讨
后中值波电流脉冲MIG焊工艺
基于音节时间长度高斯拟合的汉语音节切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