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的超预期二重唱

2023-08-11 14:00袁京力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火电发电量电价

袁京力

自2023年6月底以来,北方乃至全国均不同程度受高温影响,华东电网、南方电网等用电负荷纷纷创出新高。

作为发电的主力,火电企业也成为最大受益者。7月26日,火电龙头华能国际率先发布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260.32亿元和63.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4%和309.67%。公司表示,火电板块实现税前利润为9.42亿元,同比增利96.86亿元,主要是电价同比上升1.89%、燃煤机组发电小时同比增加100小时、累计入炉除税标煤单价下降10.49%所致。

此外,皖能电力、宝新能源、粤电力等地方电力企业也纷纷预告业绩大增,原因主要为发电量上升及煤炭价格下降。

2023年以来,非发电用煤需求不足,再加上动力煤进口大增,动力煤价格的下跌超预期;而从发电量看,由于水力发电的不及预期,再加上经济复苏,火力发电量保持稳定增长,在上半年高速增长后,火电股下半年的业绩修复之路还将继续。

发电量超预期

从上半年及7月份数据看,一定程度上,火电发电量超预期的原因在于火电与水电的此消彼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发电量为4.1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分品种看,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5%,水电下降22.9%。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降水量分布图,2023年7月,四川和云南等水电较为集中的省份降水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一定改善,主要流域水库水位稳步上升。

分区域看,截至2023年7月30日,长江三峡水库水位为158.36米,相比于2022年同期高出9.23米,相较于2019-2022年年均水位高出158.36米;澜沧江小湾水库为1210.8米,较2022年同期高出9米。

据天风证券统计,从入库流量和出库流量上看,虽然7月以来出入库流量整体与2022年同期比仍然偏弱,但7月下旬以来各流域入库量已经出现明显改善。7月26-30日,三峡入库流量已经连续5日同比正增长;降水叠加入库流量的逐步改善,有望对水电在2023年汛期后期的发电量提供良好支撑。

但考虑到目前已经进入汛期后期阶段,发电量未来能有多大的改善空间尚是一个未知数,这或许可以从云、桂、川等西南诸省水电类上市公司的表现一见端倪。2023年上半年,水电龙头长江电力表示,上游乌东德水库来水约329.07亿立方米,偏枯22.89%;三峡水库来水约1236.23立方米,偏枯30.27%,由此导致二季度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476.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8.33%。国投电力雅砻江水电发电量为1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32%;华能水电完成发电量370.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44%,原因是2022年汛期来水不足及2023年上半年来水偏枯约2.5成。

事实上,7月上旬以来,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部分火电公司发电量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据悉,7月1日至11日,中国大唐完成发电量21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8%;其中10日和11日发电量分别达到21.69亿千瓦时、22.36亿千瓦时,历史最高纪录被连续刷新。7月上旬,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同比增长8.5%,其中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8.4%。

据国盛证券统计,入夏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两创新高,最高达13.39亿千瓦,较2022年峰值高出4950万千瓦;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301.71亿千瓦时,较2022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华北、华东、南方、西北四个区域电网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等14个省级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累计达50多次,电力负荷缺口压力仍在持续;水电由于降水量偏少和蓄水不足的原因,5、6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超三成,出力不足,火电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煤炭价格下降超预期

作为火电的最重要成本,动力煤价格下跌也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IEA指出,2022年,俄罗斯煤炭遭遇欧美国制裁,供应量缩水,动力煤出口下降10%;另一大煤炭供应国澳大利亚受天气原因不得不降低煤炭出口7%;部分非洲产煤国则因基础设施缺乏而难以保障稳定供应。

IEA的数据显示,2022年,动力煤价格多次超过400美元/吨。进入2023年后,动力煤呈现下跌态势,目前已经回到2021年夏季的水平。

国际煤价下行,进口量大增。2023年1-6月,中国原煤进口量为2.2亿吨,同比增长93%。其中俄罗斯和印尼仍是主要进口国,1-5月来自俄罗斯和印尼的煤炭进口量分别为4045.6万吨和2806.7万吨,同比增加125.5%及43.1%。

比较受益的是沿海电厂。比如,浙能电力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48亿元至31.7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89.95%到698.24%;此外粤电力A也扭亏为盈,实现了8亿元至9.5亿元的净利润。

另外,非火电用煤的疲软也导致煤炭价格的下跌。建材是动力煤的另一重要消耗领域,不过,受下游建筑及基建不景气的影响,其对动力煤的需求也在减弱。

据中信期货的估计,2022年建材耗煤约2.87亿吨,同比下降11.1%,2023年建材耗煤量将下滑至2.76亿吨,同比下降3.7%。

事实上,在水电发电不足情况下,夏季常是火电的发电高峰,也是用煤高峰,一般动力煤价格会在一季度末的供暖季结束之后下跌并在夏季反弹,但站在2023年8月初看,2023年动力煤的宽松程度远好于2022年同期。

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自2023年1月以来连续环比下降:根据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平台公布的数据,2023年6月动力煤长协价格继续下跌,其中下水煤Q5500達709元/吨,环比降低10元/吨;下水煤Q5000达645元/吨,环比降9元/吨。

公开信息显示,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价格从2023年年初的1175元/吨大幅下行至6月中下旬的795元/吨,跌幅最多达32%。若从2022年11月的高点算起,煤炭价格更是近乎腰斩。

截至8月4日,秦皇岛Q5500动力煤价格为845元/吨,较此前一周的855元/吨下跌10元/吨。即便考虑7、8月份的反弹,动力煤价格反弹高度也非常有限,在度过了夏季高峰后,动力煤价格还有下跌空间。

此外,动力煤的高库存也不支持动力煤价格的上涨。高温天气令电厂日耗持续保持高位,“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4日,55个港口样本动力煤库存环比减少4%或272.3万吨至6574.2万吨,为连续第九周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其中,环渤海区域港口库存环降3.88%至2596.3万吨,华东及江内区域港口库存为1141万吨,降幅均超7%。

电价调整短期无需过分担心

自2023年4月底一季报公布后,电力板块股价因发电量上升及动力煤价格下降曾短暂上涨,但此后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第三尽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核定了未来三年省级电网执行的输配电价格,出于对电价下调的预期,火电板块公司多出现股价调整,该规定从6月1日开始执行。工商业用户电价由上网电价(代理购电价格)、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上网环节线损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

国盛证券指出,相关规定的出台坚定市场对火电价值重估信心,直接利好火电及火电灵活性改造,以及需求侧相关行业。

在第二监管周期(2020年至2022年),由于动力煤价格的大幅上涨,202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将市场交易价上下浮动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行业可不受上浮20%的限制,由此打开了电价上涨的空间。

从6月1日起环比代理购电价格来看,似乎并没有对上网电价产生冲击。6月份,6个省价格上涨,2个省价格不变,24个省价格下跌;7月份,22个省价格上涨,1个省价格不变,9个省价格下跌;8月份,15个省价格上涨,4个省价格不变,13个省价格下跌。

天风证券认为,电价有望保持高比例上浮,2023年三季度火电利用小时均高于1100小时,电量水平较高。成本端,中国煤炭库存处于高位水平,且下游需求较弱,内贸煤价格有望持续下跌;同时进口煤快速增长,對内贸煤形成一定替代作用,尤其对于沿海形成较强补充。

综合来看,三季度火电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火电发电量电价
9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0.4%
2019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5%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火电施工EPC项目管理探讨
探索电价改革
全国上半年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9%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争议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肯尼亚火电发电量下降
向下的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