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发展的新思路

2023-08-11 09:27陈程
对外经贸实务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思路

陈程

摘要: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物流凭借高便利化服务及低运营成本优势,逐渐成为跨境贸易深耕海外市场的关键着力点。在跨境贸易数字化转型时代,构建跨境贸易全链路物流体系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数字物流推动下,跨境贸易基建得以有效升级、贸易产品得以迅速扩张、贸易运输方式得以实现多式联运。但数字化应用水平较低、运营成本较高以及发展不协同等问题,明显制约数字物流与跨境贸易深入对接。针对于此,提出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发展的新思路:管控产业链物理空间,增利增效;加大创新技术应用力度,提升跨境贸易水平;优化跨境生态环境,推动“四流合一”;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升级服务质量。

关键词:数字物流;跨境贸易;便利化;新思路

跨境贸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狭义跨境贸易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广义跨境贸易涵盖与上述跨境贸易行为相關的进出口安排、跨境贸易模式、跨境结算等内容。在跨境电商强有力助推下,我国跨境贸易额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2.07万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7.7%。进口规模为18.1万亿元,同比增长4.3%;出口2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为2.11万亿元,占比约为5%。。在贸易规模持续扩张背景下,202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步伐。但经济韧性仍有待提升,加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使得传统外贸渠道受到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跨境贸易亟需借助数字物流加速国内外商品周转,助力更多外贸企业对接国际市场,推动中国跨境贸易触达全球。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推动外贸全流程各环节优化提升”。202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海外仓领军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在《规划》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也为数字物流发展指明方向。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随着北斗系统广泛应用,车辆道路偏离问题得以有效应对,提高了物流运输中的安全性与及时性,继而提升跨境数字物流的运输效率。与此同时,无人仓、无人机、无人港与物流机器人等数字物流技术,也逐渐在跨境贸易各环节得到应用。在上述优势赋能下,我国智慧物流取得较大发展成效。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6995亿元,同比增长8.0%。此外,阿里、京东、美团与顺丰等企业均已开展无人配送,为跨境贸易商品周转提供强大推力。可见,数字物流与跨境贸易深入对接,为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但在数字物流深入融合跨境贸易过程中,二者创造形成的新业态与新模式仍无法高质量延伸至国际贸易合作。因此,如何利用数字物流的技术优势快速破除这些障碍,对推动我国跨境贸易升级颇具价值。

一、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的优势

(一)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基建升级

数字物流技术广泛普及,带动跨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优化。在跨境贸易海外仓方面,我国充分利用数字物流技术,实现全球集中进口商品原产地全覆盖。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海外仓的数量超过2000个,总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服务范围涵盖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菜鸟网络科技公司在杭州、香港、迪拜、吉隆坡、莫斯科、列日等城市陆续建设世界级数字中枢,这些数字中枢将各类数字物流要素集合于一体,形成全球端到端的数字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促使全球诸多物流公司享受跨境贸易红利。在跨境物流专列方面,截至2022年12月,阿里国际站的物流服务已经在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6000条运力专线,实现海陆空多式联运,致力于为跨境中小商家提供国别化、本地化、行业化的物流方案。同时,作为阿里巴巴国际站“数字化出海口”计划的一部分,Alibaba.com logistics 物流服务面向所有跨境外贸企业开放,编织一张更快更大的跨境物流网络,助力跨境贸易发展。另外,2022年8月,哈尔滨直飞美国洛杉矶的跨境电商货物和普通贸易货物的飞机起飞,标志着哈尔滨-洛杉矶货运包机航线成功首航。美国洛杉矶-中国哈尔滨北美货运包机航线正式投入常态运营,服务国内大循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趋向智能化

对外贸易企业借助数字物流技术,不断加强对新型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动我国跨境贸易趋向智能化发展。仓储智能化方面,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报道,运用机器人货架等尖端智能技术,菜鸟全球包裹网络日均处理跨境包裹已经接近400万个,促使货物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另据极客网报道,盈科视控搭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针对智能物流设备软硬件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实现商品仓储处理智能化、协同化。关于物流配送的智能化应用,主要体现为物流信息传递与智能化配送。早在2019年5月15日,京东就已启用位于成都亚洲一号和武汉亚洲一号的两个超大型分拣中心,借助系统性的智能设备应用和订单的集中式、规模化处理,整体分拣效率比传统作业方式提升5倍,实现日订单处理能力均达到100万单以上。此外,2023年1月,商务部召开全国电子商务工作视频会议指出,菜鸟在城市内物流预测问题应用“时空AI 预测能力”,并基于深度时空预测模型,有效改善时效和路径预测准度,使得各场景下的预估准度比业界同类方法提升15%。伴随中国对外贸易延伸式发展,智能化物流配送方式以年均复合增长率40%不断增长,实现了井喷式发展,逐渐成为跨境贸易发展的新引擎。

(三)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产品种类扩张

传统的跨境贸易受到物流技术制约,主要以不易碎、无温度要求的产品交易为主。而自数字物流技术与跨境贸易融合发展以来,我国跨境贸易产品种类也逐渐多样。迄今为止,菜鸟网络利用 GPS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利用大件商品海运航线,实现户外器材、大件家电以及家具家居等商品的跨国运输配送。例如,跨境电商企业京东为境外消费者提供包括19个品类与127个子品类产品,覆盖3C 配件、母婴用品、家电、食品等对物流要求较高的商品。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借助数字物流,已将跨境交易商品扩展到家居、食品、美容护肤等多个领域。且上海申通物流公司与日本邮政通过战略协商,双方借助新兴数字物流技术,共同搭建“跨境通关配送”模式,实现两地化妆品与食品等品类的跨境运输,提升跨境物流配送效率。此外,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物流技术赋能下,我国跨境贸易还能运输玻璃制品、生鲜产品,进一步促进产品种类的扩张。

(四)数字物流提升跨境贸易货物运输效率

早期我国跨境贸易运输模式较为单一,主要利用公路、铁路、水路或空运单一方式周转与配送商品,或者直接承包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跨境商品对接。但是,单一物流配送存在运送时效性低、易破损、易丢失等问题(表1),降低了货物运输效率。而随着数字物流的快速发展,多式联运广泛应用在跨境贸易,可有效提升货物运输效率。截至2022年底,中老、中越、中缅、中泰等一批多式联运线路先后开通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海铁联运班列超过2万列。2022年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发展论坛上指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年开行班列超8000列,极大增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发展的驱动力,促使更多物流企业与相关国家地区实现高效对接。且该联运方式坚持智慧枢纽站点建设,形成一站式物流报关模式与通关流程,从多方面为跨境商品周转发力。如51WORLD 围绕“集货、建园、聚产业”发展思路,在数字孪生模型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班列组织模式,创新实现“集拼集运”,提升中欧跨境商品处理效率。另外,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依托于鱼嘴货运站与果园港区,实现铁、公、海、空衔接应用。迄今为止,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多式联运物流示范作业区,为中欧跨境物流提供强大助推力,显著促进中国跨境物流发展。总而言之,数字物流可促使公、铁、水、空四种运输方式实现有机结合,在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不断丰富跨境贸易供应链业务。

二、数字物流应用于跨境贸易中面临的障碍

(一)金融服务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数字物流源于实体物流,借助新兴技术改变传统商品配送方式,破除跨境商品周转难题。但在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企业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方可保障相关物流系统顺畅运作。但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流动难以实现透明流转,企业无法对资金数据实现有效动态管理,出现了资金流与物流脱节现象。根据搜狐网信息,当前大多金融机构为对外贸易企业针对性开设了海外银行账户。且iPay- Links、Skyee 与连连支付等金融服务商,针对跨境商品贸易推出“0费率”活动。这尽管在短时间内解决对外贸易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但受数据不透明影响,使得金融服务大打折扣。部分金融机构甚至在用户获取阶段,便开始转增费率,降低数字物流金融服务质量。综上,对于数字物流的应用,缺乏足够的金融服务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对于数字物流的应用。

(二)跨境贸易运营成本较高

受全球经济复苏冲击,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企业本身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无法为数字物流提供较强的资金支持。随着国际需求多样化以及本土企业人力、物力成本的增加,跨境贸易运营成本显著增加,极大影响企业对于数字物流的应用程度。早在《2017年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就明确指出,中国国际运营成本上升与需求逐渐降低,已经成为对外贸易企业扩展海外市场的关键要素。在贸易企业运营成本显著增加背景下,企业运作资金难以支持数字物流发展。2022年,美国实施进口商品税收限制政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跨境电商企业将不能再享受“进口到美国的商品总额不超过5451.6元,可以免税”的资格。这意味着中国寄出包裹都有可能会被美国海关拦截,特别是针对5451.6元以内跨境直邮小包商品。该调整对于依靠“低价”谋求竞争优势的跨境电商来说,无疑会增加运营成本。另据急速国际快递信息显示,邮政小包国际货运价格为每公斤100元左右。加上其他服务费用,该物流企业跨境商品运输价格已超120元。该物流运输方式进一步加剧对外贸易企业运营成本,导致数字物流缺乏及时且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国内外数字物流发展速度不协同

中国跨境物流模式主要包括邮政物流、专线物流、商业快递与海外仓四种模式。国内大多物流企业针对这四种模式升级数字化设备,促使智慧物流配送水平显著提升。但海外市场物流企业并未及时进行智能化升级,导致国内外数字物流难以实现对接。根据搜狐新闻数据,中国超过50%跨境交易采用邮政小包,但该物流模式受限于商品重量、形状与体积等因素影响,存在配送速度慢与丢包率高等问题。一般情况下,采用该种物流配送的商品从中国到美国的配送时间大约需要10-15个工作日。并且,贸易商品若采用专线物流进行配送时,到俄罗斯则达14-21个工作日,到达英法德等地需5-7个工作日,且运输物品主要以对时效性要求较低的产品为主,难以满足对外贸易企业货物运输需要。此外,商业快递这一物流运输模式解决商品流通速率较低的问题,但该模式主要采用航空运输方式,对货物有诸多限制,且价格较高。尤其是针对偏远地区需要增加附加费,进一步降低跨境物流效率,继而影响对外贸易企业赋能数字物流的速度。

(四)跨境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数字物流的应用需要较强技术支撑。但跨境物流企业的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在应用数字物流时,很难与相关业务进行无缝对接,降低数字物流应用水平。据搜狐信息显示,受限于跨境物流快递系统技术水平低,诸多商品在完成国内周转后,无法实现境外商品追踪。尤其对于一些小语种国家,商品一旦离开国内便无法在相关国家查询包裹信息,导致数字物流与贸易业务环节无法有效对接。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跨境物流企业自身技术水平不足,难以支持数字物流应用需求,更难对接跨境包裹追踪业务环节。另外,我国专线物流系统技术应用能力均相对较低,缺乏智能化一体化分拣系统,在商品转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包裹破损、客户流失与卖家货损赔偿等问题,降低数字物流在包裹处理环节的应用水平。另据海峡通讯信息显示,当前中国国际海关对于一些数字物流技术的应用程度较小,无法实现智能化监管,存在进箱“手续繁、通关慢、费用高”等问题,导致通关海岸存在大量积压的吊装空箱、貨物与拖车,这难以为数字物流应用监管环节提供支持。

三、数字物流助推跨境贸易发展的新思路

(一)管控产业链物理空间,增利增效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为数字贸易助推跨境贸易发展提供新思路。借此优势,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快运输、仓储、配送、加工等环节数字化,全方位管控产业链物理空间,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实现跨境贸易增利增效。同时,物流企业还需补齐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等短板,增强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现代物流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如此可大力优化数字物流业务流程,从终端完成成本管控,在减少数字物流应用资金的同时,大幅降低对外贸易企业运营成本,助力跨境贸易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二)加大创新技术应用力度,提升跨境贸易水平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深入发展时代,数字物流为跨境贸易发展提供新契机。因此,为加速对外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发挥数字物流应用成效,加大技术应用力度。一方面,对外贸易企业应致力于加快推进“5G+AI”融合创新试点建设,持续推动5G 深耕、产业融合和价值释放。对外贸易企业应深耕新兴智能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企业向数字化与网络化转型。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企业应将“5G+AI”作为一个应用场景,将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互联,实现企业内万物互联,助推数字贸易高质量开展,提升商品周转效率。此外,相关企业应将“5G+AI”技术与数字物流技术深入对接,提升跨境商品周转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旨在提升跨境贸易水平。

(三)优化跨境生态环境,推动“四流合一”

自我国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来,国内外跨境营商环境逐步优化,为数字物流助推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为此,基于双循环发展格局,我国应持续优化跨境生态环境,推动“四流合一”。在跨境物流方面,物流企业应以建立全链路物流运营能力作为支撑点,打造基于“两仓四干线一尾程”跨境物流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在跨境商流方面,相关企业应从揽货、分拣、国内清关、跨境运输等方面入手,建立覆盖外部出口全链路,实现对外贸易中数据全程监督可控。在跨境信息流方面,对外贸易企业应深入实施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模式,实现跨境贸易数字化运营。在跨境金融方面,对外贸易企业应借助跨境小额支付通道,塑造跨境电商时代的风控模式和信贷模式,确保跨境贸易中的资金安全与自由顺畅流动。上述举措可在跨境贸易中实现跨境交易(商流)、跨境物流、跨境營销(信息流)和跨境金融(资金流)“四流合一”,逐步优化跨境贸易生态环境。

(四)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升级服务质量

为更好发挥数字物流对跨境贸易的赋能作用,各地方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指引金融机构打造一揽子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升级跨境金融服务质量,为数字物流助力跨境贸易提供帮助与支持。此过程中,金融机构需通过数字化、场景化等智能化创新,更好地服务境内外贸易企业。一方面,金融机构可通过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结售汇、外汇买卖等避险工具,协助贸易企业稳健应对全球汇率波动,助力企业更好借力数字物流进行跨境贸易。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应根据“一线开放,二线管住”这一要求,通过结算、投融资、汇兑、离岸等五大产品服务,为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旨在更好发挥数字物流对跨境贸易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浩,涂悦.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23(4):31-39.

[2]张妍,王超诣,张莹.RCEP 背景下数字贸易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3(6):18-20.

[3]杨扬,王玉鸟.基于烟羽模型的边境口岸物流辐射能力分析——以澜湄合作区域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22(11):25-33.

[4]王文娟.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数字化物流仓储管理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2):175-179.

[5]央广网. 我国超 790 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EB/OL]. http://auto.cnr.cn/cx/20220407/t20220407_525788251.shtml.[2022-04-07].

[6]中研网.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调研政策利好智慧物流发展[EB/OL]. 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221208/111642514.shtml.[2022-12-08].

[7]邓富华,杨甜婕,霍伟东.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基于资本账户约束视角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0(6):160-174.

[8]王俊娟.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贸易便利化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2):70-73.

[9]王惠敏,戴明锋,赵新泉.跨境电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J].国际经济合作,2021(1):33-40.

[10]搜狐网. 全球运力专线超 26000 条,阿里国际站推出跨境 B2B 物流服务 [EB/OL]. https://www.sohu.com/a/589118962_121118996.[2022-09-07].

[11]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数字技术和海外基础设施深度融合降低跨境电商物流成本[EB/OL].http://www.zqrb.cn/finance/lianghui/2023-03-02/A1677742657865.html.[2023-03-02].

[12]江浩然委员:建议支持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EB/OL].https://k.sina.com.cn/article_1726918143_66eeadff02001gujb.html?from=tech&kdurlshow=1.[2023-03-02].

[13]全球跨境电商狂欢季启幕在即,上海劲升逻辑跨境物流解决方案助企业抢占先机[EB/OL].https://business.sohu.com/a/594993326_121428160.[2022-10-24].

[14]张小雪.跨境物流系统数字化转型协作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19):111-114.

[15]黄海涛,罗纯.区块链支持下跨境贸易信任机制构建——基于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场景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8-110.

[16]彭焘,史恩义.数字贸易背景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化(PaaS)路径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23(11):124-127.

[17]陈艳红,刘力臻,廖安勇.中国与中亚区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障碍及对策——基于货币供求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22(6):119-128.

[18]韩剑,郑航.区域深度贸易协定与跨境政府采购:协定条款异质性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2(6):64-82.

[19]李宏兵,王丽君,赵春明.RCEP 框架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比较及中国对策[J].国际贸易,2022(4):30-38.

[20]叶海生.稳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J].中国金融,2022(4):15-16.

猜你喜欢
新思路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治疗“泛血管疾病”的新思路
海上油田内挂井槽设计新思路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以新思路促推现代农业上位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