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林背景下的公园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措施

2023-08-14 01:50祁长清
花卉 2023年14期
关键词:管护绿地园林绿化

祁长清

(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苗木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00)

0 引言

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升,人们在工作之余也会享受生活,甚至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其关乎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一个城市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之下,更应该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园林绿化和养护中,但实际上公园的绿地养护工作是非常繁杂的,以往的养护工作是以人工为主,管护技术也比较薄弱,这就会影响公园园林的环境。在智慧园林背景下,相关单位应建立健全管护机制,融入智慧化管理,减轻人员养护的压力,提升公园园林绿化质量。

1 智慧园林、园林绿化与养护概述

1.1 智慧园林

智慧园林的概念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其是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构建一个能够应用于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的系统。比如在该系统中可以对园林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规划、决策,以达到对园林绿化和养护的目的。相比于园林中人工的绿化和养护工作,智慧化养护和绿化更加的科学和精准[1]。

1.2 园林绿化与养护

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是指在园林内部通过一定的技术,或者是人工化的管理,有效地整合园林内部绿化的资源,使得园林内部的资源能够被全民所共享,进而构建一个良好的居民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比如在绿化和养护管理环节应遵循本土树种、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原则。

2 公园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健全的管护机制

公园园林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象征。公园、园林、绿地和养护工作是否完善,会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目前而言,公园绿地和养护管理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则是管护机制并不健全,城市绿地管理涉及部门较多,管理体制也比较复杂,其更是成为地方政府、部门行业负责的法规体系以及管理体制。例如,城市绿地管理属于不同的行业以及部门,公园绿地属于公园行业,道路绿地属于城市道路建设主管,很难将其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这就会形成多头负责的情况。在内部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植物的养护制度,在人员任用和考核体系上并不完善,尤其是受一些财务制度或者才资金等因素导致,要求和实际不相符合[2]。

2.2 重视建设,轻视养护

园林建设和养护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过于的重视工程建设,忽略了后期的养护,认为只要把公园绿化的植物规划好,后期就能直接用,如何管理并不重要。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绿化和管理养护相脱节的情况,没有成立专门的绿化建设和管理机构,而是由日常的绿地保洁负责相应的修剪工作。这种重视建设、轻视养护的行为,大大影响了公园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管护技术力量有待提升

公园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给花草浇浇水,驱虫即可,其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了解公园园林绿化和养护的必要性,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合理的种植、规划等。但实际上,由于资金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目前公园园林绿化管理的团队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加之行业的特殊性,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较大。

3 智慧园林背景下开展公园园林绿化和养护的意义

3.1 有助于为公园园林建设提供专业的数据

智慧园林管理借助了现代化技术的优势。例如,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数据收集平台,这个平台中会及时的更新城市公园的景观数据,包含林地、苗圃等,各自的管理人员将数据上传到平台中。根据平台数据,可以实现设计、建设到维护,整个绿化养护变得非常的科学,何时要进行植物的施肥、何时进行植物修剪等,都会通过数据的方式呈现。在智慧园林数据系统中,还会基于一手资料,建立和植物生长相关的三维模型,继而达到对生态环境预测的目的。

3.2 有利于优化园林的景观配置,提升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景观质量和园林内部的植物配置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园林景观的价值,需要工作人员基于精细化的管理理论,并结合当前地区的实际现状,合理的进行植物的配置。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又要提升美观性,更要为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3]。在这个过程中,智慧化技术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通过智慧化的技术,科学合理的配置,引进内部的植物,并在后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包含施肥和病虫害的防。在智慧园林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净化,园林景观效果也大大提升。

3.3 有利于为公园园林绿化和养护建设提供助力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要遵循绿色经济循环性发展,为人们构建一个最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改变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智慧园林的渗透推进了传统园林绿化和管护的改变,为园林的绿化和管护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例如,在公园中,有一些古树,或者是新引进的树苗、花草,都可以通过搜集数据,了解这些花草病虫害情况,也可以根据气温趋势,做好养护,最大范围内减少农药的使用,提升整个绿化和养护工作的科学性。

3.4 有利于促进园林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也不断也在提升。当下社会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城市园林的建设、维护和养护,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将智慧园林渗透到公园园林绿化和养护工作中,提升了公园园林绿地面积建设的科学性以及整个管理的水平,更提升了居民对于整个城市的信任感、归属感,有助于发挥出园林景观自身所具备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的价值,促进园林以及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 智慧园林背景下的公园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措施探究

4.1 基于公园园林现状构建智慧化绿化和养护管理系统

绿化和养护的管理系统应建设在城市电子商务网中,相关部门通过询问电子政务内网,就可以直接的了解到某个地区公园的园林绿化和养护的相关数据。各个管理部门通过公共信息服务业务部署的外网进行数据的推送,也可以向普通用户发布关于园林养护和绿化的相关信息[4]。当然,建设这样的系统必须要构建硬件和软件结构,硬件结构应包含视频、PC 端、移动终端、视频监控设备、读卡器、服务器等,公园的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公园的实际现状进行硬件参数设置。其次构建软件结构,软件结构包含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防病毒系统等。最后进行整个系统架构的搭建,设计应按照园林的管理标准,遵循模块化原则,是自上而下的模式,通常会分为3 层,即应用层、业务逻辑以及数据层,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在智慧化系统中,第一时间上传、监测并利用数据。

4.2 收集园林绿化和养护数据

公园园林绿化和养护的智慧化系统建设好之后,就要将公园的相关数据上传到平台中。首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全站仪测量树木的相关数据,包含每一个数目的高度、冠幅、三维坐标等,每项数据的测量要尽可能的精确。三维坐标可以借助GPS 进行定位,这样就可以构建单一树木的三维生长模型,及时的预测树木种植养护后的生长趋势以及养护效果。其次,借助GPS 定位系统测算园林的绿地面积,获得园林绿地的具体坐标信息。最后,构建园林属性以及空间数据库,比如在计算机中输入一些遥感影像地图文件,利用地图进行数据的识别,并将其应用至地理信息体系中。

4.3 基于智慧化技术进行园林绿地养护

4.3.1 借助智慧化技术进行植物水分和氧气管理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进行浇水,以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在养护环节应该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变化有效的控制园林绿化植物的水分,借助智慧化的技术对水分和氧气进行管理。例如,在春季,一些植物处于生长发芽的阶段,就需要对植物做好水分的补充,而水分补充的多少,土壤湿润度和透气度要保持在怎样的比例,就需要通过智慧化平台去分析,对每一个植物精心的养护。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对于水分的需求度是不一样的,通过智慧化的平台,可以直观的看到在进行相应的土壤湿润度和透气度调整之后,植物的3D 生长情况,这样就可以提升植物的存活率。

4.3.2 借助智慧化技术进行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基肥、种肥、追肥等,所谓的基肥就是在埋下种子之前,进行土地的翻新,然后在土地中施加有机肥,这样土壤的养分、含量就会提升,后期再埋下种子,这是一种为种子提供良好生长条件的方式。种肥则是在植物种植之后进行复合肥料的添加,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征,在不同的季节,根据不同植物的情况追加合理的肥料,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养分。根外追肥是一种生长过程中,进肥料洒在叶面上的方式[5]。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养护人员不了解如何进行施肥,继而采用统一的施肥方式,例如,在统一的时间进行浇灌,添加肥料,这就会造成部分不适合的植物出现萎缩。在智慧化养护平台中,每一个植物都会有属于其自身的数据,包含生长高度、水分,每一个植物需要采用何种方式施肥,在系统中都会有提示,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提示在规定日期给树木施肥即可。当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传感器,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植物土壤中的水分情况,根据土壤湿度进行浇水。

4.3.3 借助智慧化技术进行防寒以及抗旱养护

冬季气温比较低,园林植物生长也会出现各样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温度较低时,植物内部的细胞液浓度就会降低,同时水分会快速的流失,相应的激素水平也会降低。如若不及时的进行防冻害处理,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反之如果是高温天气,土壤还会因为水分降低而出现干旱问题。智慧化养护系统以及智能化的灌溉系统,会通过温度或者是湿度的传感器设备,第一时间了解植物的土壤水分情况,并根据植物的耐寒性在培育幼苗时合理的处理,比如一些植物在幼苗时期,需要提升其抗寒能力,就需要借助智慧化系统进行一个监测,保证其幼苗处于一个合理的低温环境中,以提升对幼苗的抗寒能力。当然在后期也可以通过多效唑等化学药剂提升植物的抗寒能力。在夏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要对植物进行连续性养护的浇水,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植物的糊叶死亡。在夜间也可以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对植物抗旱养护进行监测,保证植物有充足的养分。

4.3.4 基于智慧化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其防治的虫害是不同的。借助智慧化技术,可以在网络平台中,第一时间了解植物可能会面临的虫害,或者是正在面临的虫害,如何对其进行预防或者是处理。例如,对于乔木树,如若不是专业的养护人员,就不能了解其在何时会受到虫害。通过智慧化技术,会在五六月份时提醒,防止蚜虫,可以对乔木树采用乐果喷药,像绿篱,在七八月份时,系统就会提醒,雨水季节,白粉病较多,需要提前采用多菌灵进行防治[6]。很多地区公园都不注重养护草坪,将其纳入智慧化系统中,定期进行管理。5 月初开始,会出现地老虎、螨类,系统则会根据具体情况提示采用农药防治,如敌敌畏。

5 结语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形象有着积极影响。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园林绿地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公园绿地的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公园绿地质量和功能的发挥。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这些问题,比如借助智慧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融入大数据、云技术,努力提升公园园林管护质量,实现公园绿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建设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之间的平衡。

猜你喜欢
管护绿地园林绿化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