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历史园林修复初探
——以贾谊故居二期修复设计为例

2023-08-14 01:50张晴玲
花卉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太傅贾谊草堂

张晴玲

(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0 引言

贾谊故居位于天心区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项目南临天心区解放西路,西邻太平老街,东至湘茶大厦,北侧紧邻太傅里和街区老民居。贾谊故居作为我国现存惟一纪念贾谊的文化设施,是当今长沙标志性的文化遗产。贾谊故居由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组成。贾谊故居一期于1999 年修复完工并对外开放,占地1.77 亩,为明清贾谊故居的贾太傅祠部分。2006 年,长沙市政府市长现场办公会决定将贾谊故居二期修复工程列为全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实为贾谊故居明清时期的园林部分。

1 贾谊及其故居沿革

1.1 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 年—公元前168 年),河南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辞赋中以在长沙所作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1.2 故居沿革

汉武帝时,由于贾谊杰出的治国谋略得以实行并获得巨大成功,向长沙颁《大汉敕刻贾谊纪功碑》,立于贾谊故居内。

明成化元年,朱元璋对贾谊故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使之形成了祠宅合一的局面。万历八年兵道李天植增祀屈原,改为屈贾二先生祠。国朝(清)康熙二十二年重建,乾隆二十四年重修,嘉庆二十五年又重修。

光绪元年,湖南巡抚王韶文大修祠宅,在实地增修清湘别墅,内包括大观楼、怀忠书屋、小沧浪馆、佩秋亭等,占地约15 亩。

1938 年“文夕大火”贾谊故居被毁后,以后的60 年内,贾谊故居未得到任何维护和修缮[1]。

1998 年,长沙人民政府开始重建(一期),1999 年建成。

2 修复依据

清末王文韶之《重修贾太傅祠碑文》、清夏献云所著《贾太傅祠志》等重要文献及碑刻,作为本次设计重要的研究依据。特别是图文俱清的《贾太傅祠志》,是本次修复的主要参考依据。

重修记载:“祠西向,为门二重,堂二进,规制仍旧。瓴甓榱桷黝垩之敝且黑乚者新之,增建怀忠书屋,上为忠雅楼,祀屈子。更上曰大观,可望麓山诸胜。循廊下为不系舟,又曰小沧浪馆。迤西为佩秋亭,缋屈子像镵诸石。迤北为寻秋草堂,杂莳花卉,叠石为山,下为池。”

3 设计构思

3.1 贾谊故居修复的意义

贾谊故居二期修复是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复兴,建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表现,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是社会繁荣的重要见证[2]。

贾谊是前承屈子陆贾,后启董夫子的儒学大家,是中国后两千年儒学以张的历史关键人物。而其存世的《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治策论中提到的政治主张,不仅在汉初文帝朝有其远见性与先进性,对两千年后的新中国,都仍然有其现实意义。贾谊在长沙濯锦坊旁,置石床,掘长怀井,植长柑,著《吊屈原赋》《鵩鸟赋》,其人其文其神,启于屈子,传于朱张,践于曾左,扬于毛公,绵绵千年,不绝百世,彰显了中华文脉的渊源流长。贾谊故居二期修复,正是对长沙历史上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最好的纪念与总结。

3.2 贾谊故居的城市地位与区域价值

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其所在的太平街是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历史街区。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五街三片一点”中的“一点”,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贾谊故居二期的恢复对丰富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容,完善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格局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贾谊故居是长沙乃至华南地区宅、祠、园合一的建筑与园林类型代表。贾谊故居历经汉唐元明清两千年,建而毁、毁而建。清光绪年间,将屈祠迁出另建,祠西向,修清湘别墅,增建怀忠书屋、忠雅楼、大观楼、小沧浪馆、佩秋亭、寻秋草堂,杂莳花卉,叠石为山,下为池,至此,宅祠园合一的园林与建筑群方始慰然成型。宅、祠、园合一的形式,具有典型而珍贵的历史意义[3]。

4 相关规划设计

本项目为贾谊故居明清时期的园林部分,设计内容包括:参照明清时期贾谊故居的规模、建制和清湘别墅古典园林景观,恢复小沧浪馆、寻秋草堂、大观楼、靓舫、佩秋亭、补柑精舍(贾谊故居管理处)、荷池等历史遗存。本次二期工程净用地面积8055m2,总建筑面积约1638.23m2。

4.1 建筑

清湘别墅以《清湘别墅图》和相关文献为主要依据,该区位于贾太傅祠的南侧,主要朝向及布局方式与原图尽量一致。园中主要园林建筑有佩秋亭、寻秋草堂、小沧浪馆、荷池、太傅碑廊、怀中书屋、补柑精舍、大观楼、靓舫。建筑布局总平面如图1 所示。

(1)入口:按记载,“太傅殿南侧开有一门通往清湘别墅”。故从太傅殿后院南墙开园门进入清湘园。既符合游线组织的需要,也符合古典园林“先宅后园”的布局特点。

(2)关于“怀忠书屋、忠雅楼、大观楼”:怀忠书屋为独立院落,按“清湘别墅图”的描绘,从太傅殿过来先是进入怀忠书屋,屋前有绿地。怀忠书屋位于一层、忠雅楼位于二层,大观楼位于忠雅楼之上,以便登高远忘。当时沿湘江多为平房,三层之楼已为鹤立鸡群,故可远望湘江胜景。今四周高楼林立,且原址已是地势低洼之处,再做大观楼已不合适,故保留原来布局特点,但将忠雅楼、大观楼移至场地最高处。怀中书屋保留两进院落设计,按屋前有绿地的格局,设计前院,体现书屋的宁静雅致的特点。

(3)关于“寻秋草堂、小沧浪馆、佩秋亭、靓坊、碑廊”:根据历史记载,“园林与故居一样,坐东向西。西面有小沧浪馆与东面的寻秋草堂相对。全园的东、南、西三面分别有靓坊、碑廊以及走道相围合,东南面有补柑精舍与佩秋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中。”清湘别墅图对该部分建筑布局十分清晰,是全园最核心的部分。小沧浪馆与寻秋草堂相对,靓舫位于寻秋草堂后方东侧,南侧设碑廊,并用佩秋亭点景。

(4)关于“补柑精舍”:补柑精舍为公园管理用房,结合用地特点,将补柑精舍设于东北角独立地块内,便于管理。

4.2 园林

贾谊故居清湘别墅园林景观,为贾谊故居“园”的部分。据记载,清湘别墅建筑围合的庭院中叠石造池,池中种植莲花,南北用桥相连,池周还遍栽各类乔灌和盆花,使之构成一典雅精致的园林建筑群,一度享有“园林池馆之胜”的美誉。设计利用中部低洼之地筑塘池,利用场地现有4~5m 高差,筑石山,造地形,形成丘壑之势,营造丰富的地形变化。园林以水池为中心,通过水系的穿插、曲折,形成全园的景观中心[4]。围绕荷池,形成全园八景。其剖面图如图2 所示。各景点的设计要点如下。

(1)古柑迎春:根据记载,故居植有大橘树一棵,苍劲茂密的枝叶象征着贾谊高洁的品性。设计于怀忠书屋前院种植大柑橘一株,以太湖石主题置石,墙面配以点景石刻,配以造型松、腊梅,以青绿提拔的山石植物组景,成为入园第一景。

(2)风荷映月:再现当年荷莲满池之胜景。夜色来临,月映荷塘,与小沧浪馆、曲桥、廊桥共同构成池碧月明的园林池馆之胜境。

(3)曲廊松风:利用南边高起之地形,设置曲廊亭榭,同时以黑松为特色,构建南部与城市之间的屏障,营造万壑松风之意境。

(4)草堂寻秋:与寻秋草堂、廊桥、濠涧及秋色叶的红枫、鸡爪槭一起,共同构成秋意深远,层次丰富,宁静深邃的景观。

(5)飞虹画舫:飞虹廊桥与靓舫,配以山石流水,形成全园纵深方向的焦点。

(6)石山别径:寻秋草堂后忠雅楼大观楼前,设计可供游客穿梭迂回的大型黄石假山,塑造出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山水画意的山石空间。

(7)竹涧听瀑:石山北侧的溪涧,以竹径和水声为引导,观看不同形态的山水景观。

(8)大观胜景:从大观楼望湘江胜景,叹咏古人之情,抒今日之意。

4.3 植物

植物配置紧密围绕贾谊精神所表现出来多样的品质,通过植物进行再现与阐述,将造园文化融进每一棵植物之中,达到意境深远的造园目的。同时,植物景观的搭配注重四季的变化与特征。园林利用植物的时令变化,环湖景观突出四季景色。设计着意选择了花期衔接的品种进行混合配置,使得四季有花可赏。

(1)种植特色。柑橘在古代长沙园林中应用相当广泛。两千年前贾太傅在自家宅园中种上一园橘树时,柑橘表达自身品性高洁,是清湘别墅园林植物的主要特色,也是长沙园林异于其他地区园林的特色之一。园内以各类柑、橘、柚为基调树种,并在怀忠书屋前院处设计一古柑树做为庭院主景树,以再现当年景象。

(2)突出主题植物和四季景色。全园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区,各种花卉,循季开放,展现出一幅幅天然的图画。荷池北岸为春景区,繁花似锦,香气四溢,种植红继木、碧桃、紫玉兰、海棠、杜鹃等;荷池西岸为夏景区,林木葱郁,荷香阵阵,种植有荷花、紫荆、绣球等。荷池东岸为秋景区,红叶扶疏,沟壑纵深,种植有枫香、鸡爪槭、红枫、南天竹等。荷池东岸为冬景区,翠竹傲霜,劲松舞雪,种植有黑松、榆树、腊梅等。

另外,园林东部围绕大观楼形成4 个主题植物区。大观楼西侧结合园林堆山,形成的岩生植物区。通过结合园林堆山及石景的需要,选用适合在岩石中生长的地被植物,营造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山体景观。点景植物有铺地柏、五针松、杜鹃等植物;大观楼南侧的平缓坡地,以桃花、李花为特色,营造桃李芬芳的春季景观,与周边的柑橘、柚子一起,构成以果林为特色的园林景观,符合古代庭院喜栽果树的园林种植特点;大观楼北侧区域以桂花、等芳香植物为主景植物,突出丹桂飘香的植物特色;场地北侧、管理办公区、东侧围墙边界,均用竹篱围合边界,形成以竹子为特色的竹径通幽区[5]。

5 结语

历史园林的保护、修复与其他文物建筑、街区和历史城市的保护、修复一样,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问题。历史园林的保护、修复又具有独特性。历史上贾谊故居经多次自然、人为破坏,其“园”的部分早已荡然无存,能收集到的考古调查资料有限,给本次修复设计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修复设计的过程中,针对长沙历史园林修复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具体如下。

(1)历史园林的修复的前提,需要深入了解历史园林的变迁。对于现存较完整的、文化价值较高的历史园林,在保持原貌和历史文化信息的原则下,也需对其周边环境的历史风貌进行控制。

(2)对于有史可查但无遗迹可寻的园林景观和建筑,在尊重历史艺术和结合时代特征及需求的原则下,查核史料,研读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性研究工作,深入理解造园思想,与其进行历史对话,着重意境创作,再现古园神韵和风貌。

(3)长沙历史园林作为长沙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为现代城市景观提供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借鉴。同时随着时代发展,结合当代规范及审美标准,对历史园林进行艺术再创造,也能让传统重焕新辉。

猜你喜欢
太傅贾谊草堂
草堂旧事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公公偏头痛
薪草堂由来
朱元璋与太傅
怀才不遇的贾谊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
《阅微草堂笔记》科技内容初探
贾谊谱系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