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023-08-14 01:50于淑娴
花卉 2023年14期
关键词:抗病害虫农作物

于淑娴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滨湖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宁 272300)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1.1 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1.1.1 利用有益微生物

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或者杀灭病虫害,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现阶段,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小麦主要受到蚜虫、红蜘蛛、叶螨等多种害虫的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喷洒生物农药来预防蚜虫和叶螨。但是,由于蚜虫和叶螨的生命力较强,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在喷洒生物农药时要注意以下3点:①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喷洒。②在喷洒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剂量。③喷洒时一定要注意喷洒均匀。另外,在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选择对农作物无伤害且安全的生物农药。

1.1.2 利用昆虫

现阶段,昆虫种类众多,其中有一部分昆虫能够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和预防。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都是常见的昆虫种类,这些昆虫不仅能够对农作物进行捕食,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农作物的作用。因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或者利用人工繁殖等方法来对害虫进行控制。如:在种植小麦时,可以选择适当的品种对小麦进行播种;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在小麦上喷洒杀虫药剂;如果发现害虫数量较多时,可以选用性诱剂来对害虫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昆虫天敌来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例如: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可以使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

1.1.3 保护天敌

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工作人员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首先就是要保护天敌。所谓天敌就是指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这些昆虫主要包括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瓢虫等,其中,草蛉的作用比较大。草蛉能够捕食蚜虫、叶螨、粉虱等害虫,同时还能够捕食一些地下害虫。食蚜蝇的作用也比较大,能够将蚜虫消灭在幼虫阶段,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食蚜蝇还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另外,天敌还能够抵御害虫,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侵害。例如,我国引进的食蚜蝇就具有很强的抗虫能力。为了有效地保护天敌,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地增加农药剂量。当农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天敌就会被杀死。例如,工作人员在应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时,每667m2的用药量可以达到20mL 左右。当药剂被天敌消灭之后,害虫的数量就会得到有效控制[1]。

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主要指的是农作物自身所具有的抵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例如,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遭遇到强降雨、干旱等恶劣天气时,那么农作物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加强对农作物抗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和产量高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合理施肥。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肥料,只有合理施肥才能有效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例如:在种植花生时,可以使用花生专用肥以及生物有机肥等肥料进行施肥;在种植玉米时可以使用有机生物肥等肥料进行施肥。最后,加强田间管理。在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管理时需要做好以下3 点:①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落叶。②要对田间排水系统进行完善。③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2]。

1.1.4 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另外,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工作人员要注重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使其在病害发生时能有效抵御病菌的侵袭。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在种植前使用菌肥、叶面肥、微量元素等,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此外,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工作人员可以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接种到植物体内,使其在与病原菌进行接触时能有效抵抗病菌的侵袭。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还能使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低。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接穗+砧木”的方式来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在进行嫁接处理时,工作人员要保证接穗和砧木间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要确保接穗和砧木在生长时没有接触。

1.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防治方式。在物理防治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4 种:①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来对其进行诱杀;利用害虫的成虫、幼虫以及蛹等特征来进行集中捕杀;利用害虫的一些习性来进行集中捕杀。例如,在种植水稻时,可以利用害虫成虫和幼虫的趋光性来对其进行诱杀;在种植棉花时,可以利用害虫成虫和幼虫的趋光性来对其进行诱杀。②通过人工防治病虫害。在种植农作物时,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选择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从而有效减少玉米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在种植水稻时可以利用人工方式来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概率。③通过机械防治来对农作物进行防治。在对农作物进行机械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机械设备,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种植棉花时可以选择使用喷枪喷雾式喷洒;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选择使用喷杆式喷洒;在种植棉花时可以选择使用喷枪喷雾式喷洒等。④还可以通过利用风媒防治病虫害以及诱杀剂防治等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防治。

1.3 化学防治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化学防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例如,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遭受到蚜虫的危害,那么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喷洒。但是,在实际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能随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因为如果使用农药不当或者农药质量不过关,那么不仅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例如: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20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 倍液以及40%毒死蜱1000 倍液等农药进行喷洒。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20%虫螨腈悬浮剂4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以及25%噻虫·咯·噻虫悬浮剂乳油1500 倍液等农药进行喷洒。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可以发现,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具有重要作用[3]。

2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2.1 积极开展农作物检疫工作

农作物检疫工作主要是指通过对农作物产品进行检验、检查,发现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农作物产品,并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其传播蔓延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作物检疫制度,各地区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在进行农作物检疫工作时,要明确检疫对象所涉及的范围、确定需要开展检疫的具体区域以及明确哪些部门具有实施检疫的资格,同时还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作物检疫工作时,要加强对农作物检疫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还要加强对检疫对象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检疫对象出现扩散和蔓延。在进行农作物检疫过程中,还要根据病虫害传播途径来选择适宜的地点和区域开展工作。例如:在进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传播途径调查时,可以选择在稻田周围、稻田中间或田埂周围以及沟渠、河流等地作为调查区域。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及时上报。

2.2 强化病虫害防治意识

为了保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程度。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将病虫害防治相关知识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并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此外,还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由政府领导来介绍当前我国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并就如何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相关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如果某个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问题,那么当地政府就要在第一时间内召开相关会议,并安排人员对该地区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和统计。如果发现农作物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时,要立即对该地区开展详细调查,并在第一时间内将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

2.3 加大宣传力度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途径宣传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并积极地开展关于病虫害防治的活动,增强农民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农业部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及时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使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有效信息,采取正确措施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够真正地掌握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4]。

2.4 加强技术培训

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就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还要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宣传和培训,并及时向农民群众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书籍等方式,使农民群众能够掌握相应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群众的栽培技术水平和种植水平。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以通过推广无性繁殖、杂交育种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以及生物防治等方法来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提升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了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使农民群众能够掌握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农业生产知识讲座、现场参观等方式来提升农民群众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认知。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积极组织开展田间调查工作,深入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危害情况以及发生原因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5]。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不够全面,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我国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化传统的防治措施,科学应用各种防治手段,提高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农业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抗病害虫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葡萄新品种 优质又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