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读的三种书

2023-08-15 13:16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眉批屯田三国志

朱德不论是在早年求学时期,还是在革命时期,甚至到了耄耋之年,都非常重视读书。

如今,四川南充二中(早年朱德求学的顺庆府新学堂)还留有“朱德读书室”。那么,朱德喜欢读哪些书呢?

读经典书,汲取历史智慧

朱德自幼就聪颖好学,在私塾中又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在先生的指导下,他先后读了“四书”“五经”及“二十四史”等书籍。从此,他一生在书海遨游,特别是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

在四川泸州期间,朱德有更多的时间博览群书,妻子还布置了一间精致的书房,并精心为他选购了《诗经》《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孙子》等大量古典书籍,其中有许多还是珍贵的清刻本典籍。后来其中的一些书由现四川泸州市图书馆收藏(大致有1500多册),上面还保留着许多朱德读书时的批语。

1939年,朱德在同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交谈时说:“从《三国志》中,我得到了很多打仗的好经验。”比如,从朱德读过的《三国志》的眉批中就反映出他当时就有“积蓄力量、屯兵屯田、进行休整、以图发展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想法了。他在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曹操)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今安徽省寿南县)屯田”这一句时,眉批“留薪办法”,认为当年曹操大规模屯田以解决军粮问题是个好办法。

又如,讀至“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数年间遂有江东”这句时,眉批:“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避,养力以待,后多成功。”对于孙权、孙策兄弟这种积蓄力量以图发展的做法,朱德给予肯定。

读进步书,把握社会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开始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虽然远在泸州,但是朱德敏锐地感知到了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力量。他让妻子搜寻了一些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等题材的书籍和小册子,还订阅了《新青年》《新潮》等杂志,阅读了《天演论》《民约论》等书籍,并经常就世界上流行的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新思潮进行思考,尤其赞赏苏联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办法。

随后,他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等,还阅读了《向导》《英特纳雄耐尔》《国际通讯》以及其他介绍国内外革命情况的书刊。

可以说,正是这些革命书刊让朱德找到了中国未来的方向,也奠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读实用书,践行“急用先学”

在德国期间,朱德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上的障碍,当时他已经36岁,要重新学一门外语很不易。朱德的学习方式很独特,他不是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死啃书本,而是买了一张柏林市区地图,先用中文标明每一条街道的名称,每天都带上它出去走一走。几个月里,他几乎走遍了柏林的每一个角落。沿途遇到博物馆、学校、画廊、啤酒店、教堂、公园,或是允许他进去的工厂,他都要去参观一番。他还去听音乐会、看歌剧。

朱德曾回忆,“硬是走路,学德文也学得很快,认识街道也快”“几个月后,我的德文程度就可以买东西、旅行、出街坐车了。这样一来,就比较舒服了”。

(选自《读书的方法与技巧》)

猜你喜欢
眉批屯田三国志
晏福生:“坚持执行屯田政策”
《日知录》研究的新材料
——《日知录》陈澧批语辑录
称象
大话三国志
踏花归去马蹄香
念战友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以眉批式评语促写作能力提高
巧用一句话书评串点课文复习
西域农业考古资料索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