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指导体系建设

2023-08-15 00:42刘玉兰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本科生选题

康 萍,刘玉兰,林 佳

(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毕业论文是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毕业论文涉及面广,其质量和最终成绩与就业方向、学生、指导教师、课题类型和来源等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关系。不同题目类型、题目来源、指导教师职称、学历及指导教师类型对毕业论文成绩的影响不显著,但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教师出题和学历为本科的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稍高于其他类型的毕业成绩[1]。

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完成和写作等一系列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做好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分析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1 毕业论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而专门设置的一门课程。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是一次系统全面的实践机会。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降。

1.1 论文题目选题不当

毕业论文选题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如果选题太深,会相对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动物科学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如分子营养学和细胞营养学等,这些研究涉及的试验、仪器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结果重复性差和耗费时间久,本科生基本不能独立完成。但选题太窄又会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量和论文数据明显不足[4]。另外选择内容陈旧的论文题目也达不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对生产缺乏实际意义[5]。如果选题涉及范围太广,会导致论文研究内容阐述不清;选题过小,又会导致论文无实质性内容可写,字数不一定能满足要求。至于选题类型,如果超出专业范围,本科生在专业知识的积累、资料搜集和试验技术操作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1.2 就业及动物科学专业的影响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学生都无法将精力或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的过程中。此外,动物科学专业将来就业的单位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环境闭塞、脏、乱、差、臭,工作枯燥乏味、工资低和待遇差等,造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意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即使毕业后继续从事动物科学专业工作的学生,也觉得毕业论文课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帮助不大。学生的这些消极态度又会影响指导教师,使得指导教师不愿将试验完全交给本科生,本科生在实验室的角色只是研究生的帮手,不能参与操作关键性的技术和步骤,导致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很小。

1.3 利用翻译软件完成英文文献翻译

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评项目之一,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和翻译能力,且能读懂外文资料并找到相关英文文献。随着学术全球化,部分优秀和前瞻性的学术论文会发表在外文期刊,为了与时俱进,就需要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学生查阅一定数量的英文文献,了解其所参与研究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意义,查找试验方法,分析试验结果。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可能会完全依赖网络翻译工具,且并不认真修改就直接复制粘贴后交给指导教师,导致整个翻译作业格式混乱,语句不通,错别字频出,逻辑关系不清和专业术语翻译错误等。作为指导教师,还要认真逐字逐句修改学生敷衍上交的翻译,不但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没有任何帮助。

1.4 毕业论文完成规定时间短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按照规定,从开题到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只有不到2 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实验室安全培训、材料收集、论文开题、指标测定和数据分析,并得到足够的毕业论文数据难度很大。

1.5 论文写作不规范

本科生在校期间没有经过专门的写作培训,一般写作基础知识较差。即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试验结果也符合预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论文内容存在重点不突出,语句不通,逻辑关系不明确、字数少,甚至抄袭等问题。此外,毕业论文格式也不规范,如图表数据重复、参考文献引用不全且格式混乱、文献引用不当等。在专业应用方面,主要表现在不会进行数据统计或统计方法不合理等。此外,为了避免论文查重等问题,毕业论文里会出现大量语句不通、口语化的内容。

2 对毕业论文教学的建议

鉴于毕业论文课程对于动科专业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和过程监督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6]。

2.1 合理设计,确保论文选题切实可行

本科毕业生从事的科研只是初级水平。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承担的研究课题,从中剥离出若干个小的研究内容,用于本科生的毕业课题研究,并让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相关课题。同时鼓励有更好科研思路和想法的本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小课题,不但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热情。此外,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选题的可行性,包括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题目的难易程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和指导教师的经费情况等。没有经费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选择校外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学生送到有条件的单位完成毕业论文。

2.2 提高学生的专业热情

专业情怀是爱岗敬业人士奋进的原动力,也是高校期望毕业生能够具备的良好品质[7]。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动物产品,涉及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专业理论课应当结合“大头娃娃”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和抗生素滥用及动物养殖过程中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正视问题,并思考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8]。此外,在教学中,可以邀请有多年畜牧业工作经验的一线工作者给学生现场上课,讲解最新的畜牧业发展态势及积极的就业前景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端正自己的思想,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3 重视毕业论文指导全过程

指导教师应从开题报告正确引导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完善论文的整体设计框架,落实试验前期准备工作,并对学生的相关毕业论文材料的收集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及时指出不足,培养学生独立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经常检查和指导学生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去解决毕业论文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具有周期长、费时费力等特点,可适当提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能积极投入到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中去,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4 提前毕业论文指导时间

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论文多是研究性论文,但由于动物科学专业研究的特殊性,从开题到答辩,2个月时间不足以完成论文,建议实行大一新生导师负责制,从新生入学就指定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在入学开始就会对本专业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可以尽早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在写综述的过程中,写作水平和论文内容组织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避免后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语句不通、逻辑关系不明确和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为后期毕业论文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2.5 减少或更改基础课程设置

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至大二学年,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必修的基础课,这些课程几乎占用了学生一半的学习时间,但部分课程的设置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无关紧要。学生真正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也就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学生既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加深对动物科学专业的认识,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在后2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部分学生会产生应付和懒惰的情绪,尤其在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中,因为面临考研和毕业找工作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是在课堂应付考勤。学习基础课的目的是为专业课奠定基础,但学生学好了基础课,真正到了学习专业课时,反而放松了自己。综上所述,应当适当调整动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将必修的基础课进行压缩,不必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改为选修课,这样就可以将多余的时间进行专业课理论和实践学习,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6 更改英文文献翻译考核方式

流利阅读并翻译英文文献是动物科学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首先,尽量避免高大上的文章,选择与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相关的相对简单的英文文献。其次,翻译英文文献考核可以通过PPT 讲解文献的方式,在PPT 讲解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和点评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献的理解,对不能理解的问题,继续理解讲述,最后提出自己对文献的观点和建议,并总结文章的优缺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即使借助了翻译软件,但已经基本掌握了如何阅读文献的方法,具备了本科生应当具备的阅读文献的水平。

2.7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实践能提高学生掌握动物生产技术与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生产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实践教学面临学时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难题,因此,应加大选修试验课程比例,同时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最后还应严格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试制度,为后期毕业论文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3 小结

毕业论文是每个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都必须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是对4年大学学习的全面总结和回顾。项目教研组不断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提出了“渐进式”和“导师制”指导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让本科学生在大三甚至大二就开始积极参与到教研组的课题研究中,按照该模式的培养方式他们会很快融入所在的科研团队中,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对科研产生兴趣,为将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本科生在较长时间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会逐渐学会科学地思考与处理问题,熟练地掌握试验技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并学会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提高写作水平和答辩技能。经过毕业实习过程的训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有多位学生已经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10,11]。同时,这种模式也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指导水平。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本科生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