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叙事空间中的文化意蕴

2023-08-18 19:55
语文建设·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叙事学意蕴叙述者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高度的艺术成就,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由人民出版社2014 年出版的《红楼梦叙事》一书,是罕见的从叙事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它从叙述结构、叙述格局、不可靠叙述、聚焦、伪时间、空间、叙述话语、动力元八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揭示出《红楼梦》叙事空间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作者扎实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分析风格,对当下的红学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笔者在开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红楼梦》自然景观空间意向解析”(编号:2021SJA2003)研究时,对该书作了研读。

该书围绕八个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和问题,对《红楼梦》的叙事空间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而揭示出《红楼梦》所承载和传达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例如,通过对《红楼梦》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叙述者和受众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视角、不同立场所呈现出的不同人物心理和价值取向;通过对《红楼梦》中各种符号化和象征化的空间形象、场景的解读,探讨了《红楼梦》所表达和暗示的作者思想和主题。总体而言,可以從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美学观等角度窥见《红楼梦》叙事空间中的文化意蕴的展现。

首先,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叙事结构、叙述格局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不同的人生观。例如,书中指出,《红楼梦》通过多层次的叙述者和叙述接收者,构建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叙事空间,也反映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多重视角、多元价值;同时认为,《红楼梦》通过拟书场格局,模仿了书场说书艺人与文人创作的形式,体现出对于人生的一种戏谑态度。

其次,从聚焦、不可靠叙述等叙事学角度,揭示出《红楼梦》中的价值观。例如,书中指出,《红楼梦》通过内部聚焦(贾宝玉)、外部聚焦(贾母)、零聚焦(无明确聚焦对象)等方式,创造了一个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空间,反映出作者对于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同时,该书富有创见地提出《红楼梦》中存在的“不可靠叙述”现象,并通过对其特点和功能的研究,揭示出人物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复杂性,也彰显出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最后,从伪时间、空间等方面,突出了《红楼梦》的历史观。例如,书中指出,《红楼梦》以清朝乾隆时期为历史背景,描写了贾府这个大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也反映了清朝社会由盛转衰的过程,通过贾府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了清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同时,该书认为,《红楼梦》通过太虚幻境、梦幻等空间语境,展现了对于历史的超越和逃避;通过建立一个符合故事逻辑和情感节奏的伪时间系统,解决文本中存疑时间的问题,也体现出对于历史变迁和心理变化的把握与控制。

此外,该书也从对《红楼梦》的叙述话语、空间的分析中,揭示出作品中的美学观。例如,书中指出,《红楼梦》通过诗歌、曲子、对联、谜语、俗语等多种语言形式,展示出叙述话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表达出对于美学的独特追求和创造;同时,该书认为,《红楼梦》通过绚丽多彩、形象生动、富有情感、富有气氛的画面和情节,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反映出极高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叙事学意蕴叙述者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