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多样性课堂创建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19 13:43蒋良秀
学苑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知识点

蒋良秀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1)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学好生物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大千世界各种不同的生活形态,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尊重各种生物的发展规律,并学会运用其发展规律更大限度地造福人类。既然学习生物对于学生的日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是否了解初中生物目前所处的现状呢?又怎样根据这一现状改变其目前的状况呢?以下是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探讨、看法和建议。

一、初中生物教学面临怎样的现状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想解决问题,就要直面问题,了解目前初中生物课堂面临怎样的教学现状,通过大量实践教学课堂调查总结,我们发现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以下几种问题:

(一)对生物学科的不重视

由于初中生物学科并不属于中考科目,这就导致了大量家长和学生对生物学科不够重视。而初中生物在初中阶段又大多以背诵为主,真正理解的地方不是很多,所以初中生物又被一些学生理解为理科中的文科,所以他们更多采用机械背诵的方法去学习,简单一带而过。

(二)生物课教学方法单一

就像上面所述的,初中生物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在初中这个阶段,生物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是背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去注重自身学习,不去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去教学。教学方法太过单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生物这门学科失去创设的意义。

(三)实验课教学应用不当

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对于新鲜事物特别灵敏,所以生物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对于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中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运用的少之又少,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教师更多的是通过简单的教材讲解和短小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实验的过程,实验教学过程本来是帮助学生利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没有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创建初中生物多样性课堂的策略

初中阶段每一科的学习创建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的基本技能,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成绩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学生的优异与否,所以怎样创建一个多样性的生物课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知识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才能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分析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面临的几大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不断学习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总结出来几种打造生物课堂多样性教学的方法,其生物多样性课堂教学策略如下:

(一)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关注生物学科

初中生物其本身的教学内容就特别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接受起来还是相当容易的。初中生物的生物知识包括细胞、被子植物、有性生殖、遗传和变异,还有一些理论的、实验的和显微镜的操作。它让学生对细胞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人类学有了粗浅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了生物学包罗万象,我们本身也是一种生物,通过学习生物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自己,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了解到生物与我们的健康、环境、社会的和谐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对于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创设上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选材,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把他们制作成PPT 课件的形式进行边播放、边提出问题、边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从而学会自主学习生物知识。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他们无限的学习潜能。如在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病毒》这一课知识的教学上,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新冠病毒的视频,可以让学生直接关注到生物知识与我们生活是如此的近距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好这一知识,想要明白病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又具备怎样的特性,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消灭并战胜它呢?又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生物中《尿的形成》一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尿液的一些变化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通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再通过学习解决学生小时候的一些疑惑来让学生发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的正确应用,培养学生学会主动提问的能力

以往的生物教学课堂,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讲解和重点知识的勾画,从而忽略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慢慢习惯了不去思考,机械地记忆重点知识,以便为了应付考试,这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应用实验教学,创建适合学生提问的实验氛围,帮助学生提高主动提问的能力。如教师在进行生物探究实验《光照对于鼠妇分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先课下要求学生对本节课进行预习,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家里进行一次模拟实验,因为说千遍不如自己动手实验一遍,我们在自己动手的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然后课上讲解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鼠妇是啥?”很多预习过的学生可以清晰说出,鼠妇就是潮虫,但是不乏有偷懒没有预习的学生,他们听到这个专有名词也会一头雾水。“光照对于怀孕的老鼠还有关系吗?”通过这一高效活跃的氛围瞬间提升了课堂氛围,并提高了学生主动预习和主动寻找答案的习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创建一个实验才能验证光对鼠妇的分布影响呢?很多学生就会回忆起设立实验要遵循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过程)等实验原则。紧接着教师提供出实验材料,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在这个亲自动手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每小组积极发表自己的疑惑,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揭秘学生的疑惑,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提问能力。

(三)进行分层次教学设计,正确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的地方,学生对于每个学科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想让学生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然后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快速提升生物学科知识。

1.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提问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心的老师可以快速地发现每个学生对于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的积极程度,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分层次设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发散性、探究性的问题,对于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提出一些重点基础性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学好每一课。

2.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备课

老师都知道备课对于一堂课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每节课的备课上更要下功夫。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专业知识、基础内容、重难点、扩展延伸、发散思维五个方面进行分层备课,以便课上灵活运用于各个不同能力的学生之间。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分层备课,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讨论,相互交流。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以便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再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进度上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复习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索,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最后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改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和家长对生物学科不够重视,所以教师可以与这些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学习生物学科的意义,从而共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

(四)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事半功倍

生活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人们生存的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所以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事半功倍。经过大量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我们发现快速掌握初中生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勾画出所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和疑惑点,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更加快速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预留出一些时间,设置一些多样的预习小方案,帮助学生建立主动预习的小习惯。如教师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将一盆天竺葵放在教师里,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为什么把天竺葵放教室里,这个植物是为了进行哪一节课的讲解准备的,为什么要选择它作为实验材料,把天竺葵放教室里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教师设置的这一个小疑惑帮助学生主动去进行课前预习。教师的一个有趣的小操作就可以让课堂变得趣味又生动。

2.归纳整理

初中阶段的生物大多是结论性的内容,没有什么需要太多理解的地方,但是它需要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知识框架,最好能串联本学期的知识点,也就是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可能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效果上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生物学科上应用思维导图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特别是实验类记忆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本学期的内容建立一个知识清单,把重点、相关知识点关联起来,然后再进行学习记忆,这样就可以在大脑里快速地运转起来。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建立的思维导图去联想重要知识点,然后根据生物学科中的大纲去记忆复杂的知识点。

3.对照比较

对照比较法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专有名词、现象原理、各种生物、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对照比较然后去记忆。教师可以在复习的时候采用小组竞答的模式,让学生说出类似现象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

4.重要图例

要想初中生物学得好,我们就要注重初中教材中的重要图例,然后采用背图法进行学习,首先是描摹课本中的插图,然后把名称、标识、作用标出来,图画明白了,知识点也就清楚了。这样的记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美育学习能力。

5.联想记忆

联想记忆可以快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科的内容。如我们在讲解七年级生物下册的第二章《消化系统》时,学生就会有一个疑问:我们吃的营养素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内被细胞吸收的呢?学生们通过学习就了解到小肠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在小肠的内壁有很多环形的皱襞,在皱襞上又有很多绒毛,这些绒毛展开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这么大的面积决定了它的吸收功能非常强大,那这些营养物质在小肠里面,进行分解消化淀粉变成了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它会通过绒毛吸收然后渗透进入毛细血管网。因为毛细血管非常薄,毛细血管壁又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就通过毛细血管进入我们全身的大血管,然后流到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细胞被吸收,成为我们身体的建筑材料。通过这样以画面的形式去联想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知识。

三、结语

总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生物知识的多样性,所以每节课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教师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生物知识。本文通过生物课堂中情景创设的选取、实验教学的正确应用、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的分层教学设计、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的生物学习方法传授这几个方面打造出一个个生动、趣味且贴近学生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生物课堂,目的是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生物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知识点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