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积累及写作方式的多元拓展

2023-08-19 13:43朱翠平
学苑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语文

朱翠平

(山东省临沂河东工业园实验学校,山东 临沂 27603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素材作为学生写作训练的“米”,只有得到有效的积累与储备,才能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得心应手,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引导学生从多途径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写作方式的训练。这样就能从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高效、多元的写作课堂,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途径的多元化探究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因素,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训练中做到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由此可见,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进行写作素材积累途径的多元化探究,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夯实写作训练的素材基础。

(一)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参与程度较低,观察是其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进行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进而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就应从观察能力的培养入手。

1.教师应注重观察方法的传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具体观察方法的传授至关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观察方法,才能在生活中开展自主观察,也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自身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传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时,就可以将植物带到课堂中,借助实物来对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同学们,我们在观察植物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既可以由整体到细节、由下而上,也可以由大到小、由内而外。”“同学们,观察不应仅限于用眼睛看,同时也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要用到我们的多种感官,才能更加全面地进行植物的观察。”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对这一植物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并对相应观察方法的运用获得了良好的观察效果,同时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关于植物描写的写作素材。

2.教师应注重观察习惯的养成

在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应会观察,同时更应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日常生活的有效观察,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实现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如,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每周组织“观察交流”的活动,使学生能将自己这一周内观察到的趣事、人以及事物等与学生进行分享,并通过评比,选出“观察小能手”。这样就在班级内营造了良好的观察导向,有助于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与游历是积累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渠道。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作为“行万里路”,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万卷书”来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内阅读的时机,同时更应鼓励学生开展广泛、自主的课外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储备和写作素材的积累。

1.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向学生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通过课内阅读学生是很难获得写作素材丰富积累的。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阅读的形式,来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以此来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在进行《景阳冈》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武松高超武艺的崇拜之情,向学生推荐《水浒传》这一经典名著的课外阅读:“同学们,你们觉得武松厉不厉害?但是在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中,他排名十四,这说明,梁山上真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呀!你们可以通过《水浒传》的阅读,来结交这些绿林好汉。”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能在有效的课外阅读中实现更加良好的写作素材积累。

2.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广泛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作为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实现写作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通过阅读活动的参与,获得更为积极的阅读情感以及更为深刻的阅读感受,以此获得自身写作素材的积累。如,进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深化故事的自主阅读,并通过“我来讲故事”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故事与同学进行分享。这样通过分享与交流,学生像是阅读了多篇神话故事、认识了多个神话人物,以此增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促进了自身写作素材更为丰富、有效的积累。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方式的多元拓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素质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情感、严谨的构思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就决定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大量、持续的写作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学生写作训练方式的多元化拓展与创新,使学生能在更加多元的写作训练中,获得写作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通过结合教材,进行单元写作训练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材几经优化,体现出了更加显著的科学性。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学内容以单元化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也按照单元主题进行了相应写作训练的布置。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写作训练方式科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立足教材,根据教材的编排,组织学生开展单元性的写作训练,以此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的栏目设置,组织学生开展“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的单元写作训练。在进行写作训练之前,教师应通过本单元《猫》《母鸡》《白鹅》等文章的阅读教学,来向学生传授描写动物的相关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就能在接下来的单元写作训练中,及时地进行自己所学写作技巧的实践运用,根据自己选择的动物朋友,进行细致描写。这种具有针对性写作训练的开展能更加有效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通过模仿借鉴,进行仿写写作训练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自主创作能力也相对不足,这就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善于模仿的学习特点。因此,在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学习特征,通过仿写写作训练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对文中优秀的句段进行模仿、借鉴,以此来吸取其中优秀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为学生今后的自主独立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文章的第四、第五自然段非常详尽地描写了老麻雀的护子过程,作者通过“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以及“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语句展现了老麻雀虽然紧张但是坚定的护子之情。因此,在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仿写训练,要求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从动作、声音以及神态等方面来进行某人、某物的描写。这样学生就能结合阅读内容展开有效的模仿、借鉴,在仿写的写作训练中总结、吸收写作经验,为自己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通过创造改编,进行改写写作训练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构建及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围绕这一写作教学目标,就应积极地进行写作训练方式的优化与创新,通过结合课文开展创造改编的写作方式,来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来进行原文的创新性改编,这样就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思维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综合性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并提出“进行文章改写”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将阅读教学与改写写作训练进行了结合,使学生不仅应通过自主阅读进行文中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应通过积极的创新和对自己语言的综合运用,来进行文章的改编。这就具有趣味性、开放性的写作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纷纷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了现代文、记叙文以及剧本等表现形式,以此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获得了高效的写作教学效果。

(四)通过日常记录,进行观察日记写作训练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通过写作训练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学生长期、持续性写作训练的开展必不可少。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要求学生在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通过观察日记的写作训练形式,来将自己每天经历的事情、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产生的情感感悟进行记录、表达,这样学生就能每天都能获得写作训练的机会,更加有效地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持续性的日记写作任务,使学生能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向同学们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具有个性化的思想。但是坚持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需要具有很强的毅力,这就需要教师激励、导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这一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检查学生的观察日记写作训练情况,并选出其中较为优秀的作品,通过当堂朗诵或张贴到展示栏的方式,来对其给予及时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持续写作训练的积极性。

(五)通过结合阅读,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训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作为一项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读者都会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同时也会产生急于与其他读者进行分享交流的欲望。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性的课外阅读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学习途径。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急于表达的内心需求,来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的写作训练,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写作训练方式的拓展与优化,同时也能进一步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进度,来为学生布置随机的读后感写作、读书笔记写作等多元化的写作任务,使学生能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独到的阅读感受的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来结合文中优秀句段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逐渐养成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训练方式的拓展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教学过程,其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写作训练的开展是最为重要的两项教学环节,关系着学生良好写作情感、写作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就应积极地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学生写作素材途径的多元探究和学生写作训练方式的多元拓展,来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使学生能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