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思考

2023-08-20 17:11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贾秀娟孙灵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教版创设教材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 贾秀娟 孙灵君

学习任务群具有综合性的学习特点,能让学生了解更多阅读材料,丰富课上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增强其自主分析、探究意识,对学科素养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将“学习任务群”与“情境创设”相融合,能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与死板性,让语文学习更具趣味性,构建更高效的学习模式。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合理挖掘可利用资源,巧设教学情境,通过不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任务意识,在任务群的带动下获取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实现经验的进一步提升。

一、概念解读

(一)学习任务群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中,结合教材及学时设定了18个学习任务群。在该教学模式中,注重阅读与阅读、单元与单元间的联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将“解决任务”作为依据与学习导向,将“学习项目”视为教学载体,通过不同学习情境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任务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通过多项任务和材料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实践能力,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深度探索的意识,获取更加清晰、准确的语文知识技能,对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学习效果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手段,要求教师“有目的”地引出或创设一个具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情境创设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在不同学段中的应用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该教学方法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其内心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使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学习要点,提升课程质量与学习效率。

二、高中语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要求,即通过“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构建语文学习活动,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将结合教材实例提出几点情境教学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一)创设情境,突出学习任务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兼具着强化学生文本理解、构造、应用的教学使命。基于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注重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突出学习任务,让学习方式更加直观、生动,既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又能使之实现语言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如在任务群中,教师可整合整个项目中可利用的资源,使用“精读”与“略读”的方式展开教学,突出任务群的特点,让语文学习更加生动化、简洁化,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构建新型教学课堂。

以部编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包含新闻报道《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诗词《芣莒》《文氏外孙人村收麦》等。本次任务群以“劳动”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问题的学习、探讨、分析,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含义,学着理解“事实”与“观点”间的联系,并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精神。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劳动”为主题,为学生提供插画、视频、图片等资料,突出主题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将其他的文章视为“任务群”,并结合“袁隆平”的生平往事打造情境教学,提出任务群的学习理念及目标,让学生从情境中出发,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劳动”,在交流、探讨中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整合资源,营造情境氛围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对语文教学活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中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做出了变动。高中生学习能力强且学业压力大,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整合多方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而在情境创设工作中,教师可结合任务群的主题,收集线上学习资源,通过丰富的材料,创设一个浓郁的学习情境,既能凸显出任务群的特点,又能扩充学生的学习素材,实现了资源与经验的整合应用。

以部编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含阅读材料《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鹊桥仙》等,本次学习任务群以“文言文阅读”为主,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阅读也较为吃力。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选择叙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整合课外学习材料创设学习情境。以《阿房宫赋》为例,它讲述了“阿房宫”的华丽壮观与统治者的残暴无情,在情境构建中教师便可收集相关的图像史料,构建具有历史性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全新的学习活动,活化文言文阅读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点燃其对学习内容的激情,在情境教学中展开对文言文知识的深度挖掘,让学生自主挖掘学习任务群的资源,从编辑到整理,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落实任务,构建主题情境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大多围绕着单元主题展开学习与教学,一方面能加强知识与知识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能突出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在情境创设工作中,教师要利用好“单元主题”的学习特性,总结出不同文章、阅读材料的共性,进一步突出“任务群”的特点,搭建一个明确的“主题情境”,让“任务群”与“主题情境”完美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让语文学习更具针对性与指向性。

以部编人教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材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含阅读材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本单元所包含的阅读材料时间跨度较长,既具有“历史元素”,又包含“未来发展”;在叙述“革命伟业”的同时,还讲述了“统一大业”的精神,总的来说,本单元阅读主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在学习任务群与情境创设中,教师可将“单元主题”视为任务群,让学生对多篇文章展开探讨与挖掘,用主题带动学习意识,在学生自主研讨与分析中落实任务内容,从而获取丰富的学习知识。而在情境创设工作中,教师可选择相关的宣传片、音乐、视频进行讲解,利用情境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取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

(四)实践情境,提高认知理解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主探索知识、构建经验的意识较低,直接影响了语文学习的质量。在学习任务群的带动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减轻学生对“学习拐杖”的依赖性,鼓励其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调动其对知识内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与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进而更好地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部编人教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教材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包含《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包身工》《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等,本次任务群学习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事件的描写,讲述了一件件事情,刻画了不同的形象,折射出了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构建一个“实践情境”,减少“直接经验”的给予,使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与同伴学习探讨,让其对学习内容展开推测与分析,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增强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对任务群的探讨意识,在任务群的带动下展开自主学习,加深对单元学习内容的理解,完成任务群中的学习任务,从而在深入学习中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实现学科素养的稳定提升。

(五)概念引领,创设认知情境

在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习任务”的特殊性,不仅要带领学生深度挖掘学习内容,还要突出任务群的学习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在构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学习实情出发,在认知情境中加强任务群概念的引领,突出语文学科学习的综合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

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为“群”,通过大概念、大主题进行讲解,在中心思想的带动下,解决多个小的学习项目。以部编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为例,单元学习任务为“语言逻辑”,共包含《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三个部分,通过对不同材料的阅读,让学生学会辨析逻辑错误,清晰地认识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发展其逻辑思维,促进理性精神的发展。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要带领学生用心体验、用心领悟,构建认知情境,结合《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两部分中的逻辑问题展开讲解,创设主题“探逻辑、定结论”,并提出学习任务:“分析教材中材料,哪些言语表达出现了逻辑错误?你觉得哪些推理不正确?为什么?”在这两个学习任务中,教师将“任务群”渗透在学习内容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群所涉及的知识。而在学生探讨结束后,教师便可让学生自主探索第三部分《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让其利用学习经验及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在学习、鉴赏、探究中实现能力与经验的提升,在“旧知”中获取“新知”,在认知情境中加强语言与逻辑之间的关系。

(六)搭建支架,创设评价情境

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学习评价可以检测学习任务群的教育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情境学习不仅起着导入、激发的作用,还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语文学习中学会应用知识,真正地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功效。因此,教师要学会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创设“评价情境”,在讨论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表达能力、语言素养,进一步强化其对语文知识内容的兴趣,在趣味化的语文学习中实现能力与经验的提升。

以部编人教版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阿Q正传》为例,教材中节选了两个章节进行讲解,通过事情的记叙刻画出了人物精神。本课学习内容丰富,阅读篇幅较长,在学生自主阅读与自由探讨后,教师为其打造了一个“开放性”的评价情境。如学生学习后,可要求学生围绕着文中的故事、角色、情节打造情景剧,教师为学生设置“戏剧台本”支架,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活动。如选择经典的片段进行朗读;阐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围绕着阅读材料设计舞台场景、环境、服装等元素。除此之外,在该评价情境中,教师还要注重细节的引导与开发。如在表演结束后对情感态度、语言表达、舞台质量进行点评;请学生为本次戏剧表演设计一段颁奖词。这种评价情境能保证评价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自主诠释、演绎,能更好地激活其思维,发挥出学习任务群的教育功效,打造别样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结合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语文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探讨,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材资源提出几点教育建议。学习任务群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该教育模式的特点及教育优势,将其与学习情境巧妙融合,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不断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在任务群的带动下发展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使之获取更多有益的学习经验,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人教版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