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学语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双减”

2023-08-20 17:11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罗埠学校邢应贵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信息技术作业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罗埠学校 邢应贵

优化作业设计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又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为实现积极教育改革,故撰写此文。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语文作业必不可少,而积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是初中语文教师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途径。“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笔者带领本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深入融合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初见成效。

一、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后作业设计

在新课标背景下,布置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布置作业必须立足“双减”,更加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所以教师势必积极优化作业设计,设计一些信息化作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电脑端提前设计信息化作业,把设计好的作业进行保存,利用相关软件如班级小管家适时发布出来,让学生在一个周期(如7天或30天)内,每天在固定的时段(如18点—19点),花上5—8分钟及时完成打卡。有条件的班级,如果使用智慧课堂,就更容易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可选用网上试题作为作业,或填空,或选择,系统都会自动批阅,且给予正确解析,引导学生及时订正。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布抢答题,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

教师安排学生自主预习,允许学生上网查寻将要学的课文,提前了解作者简介、相关作品,用便利贴摘录下来,贴在书本上。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布置一些易于学生操作的作业,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一些简单的作业,如语文的仿写、成语接龙等,在班级小管家上发布打卡任务,设置时间、周期,并适时提醒。利用信息技术做一些拓展性的阅读必不可少。因为阅读有关资料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减负”的大背景下,纸质作业理应减少,而阅读则有增无减才对。

二、借助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悉心设计教学课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师根据学情,在生活实践中收集素材,制作学生耳熟能详的学习课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际,从而快乐学习课文。例如,在教学《端午日》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了解该节日的来由、本地的风俗,观察菖蒲、艾草等;教学《社戏》后,组织学生到本地农民公园看每年一度的年初“庐剧大戏”现场,叙写真实的见闻与感受;教学《灯笼》后,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本地挂灯笼的习俗,加深学生对灯笼的印象;教学《蝉》,让学生在家门口的大槐树下寻找蝉的“家”,一个个黄棕色的蝉壳留在洞口或挂在枝头,学生能自觉咀嚼成语“金蝉脱壳”的含义;教学课文《中国石拱桥》,笔者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外面的罗埠大桥(新桥像彩虹,桥梁是钢铁焊接而成的,如图1),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老桥联拱石桥,两个大拱,大拱中间有一个小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学生测量了老桥和新桥的长、宽、高,经过比较,发现小小的拱桥居然可以通过很大的车辆,承载能力如此强大,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赞叹建筑师们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从而自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建立文化自信,获得积极的人生启示。这种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无法比拟的。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蝉的相关知识点以后,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读书会,探究“名著导读《昆虫记》”,如此,促使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通过“科普作品的阅读”,对经典有个初步的认识;启迪学生探讨应持怎样的态度来阅读这本书乃至经典作品,快乐走进昆虫世界,认识更多的昆虫。启发学生更深入探究作者生平,学习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学会合作,这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拓宽了学生合作的渠道,线上合作更加密切,微信、QQ群、钉钉、微博,皆可交流,相互学习,合作完成,非但节约时间,而且可提高效率。譬如,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放在班级网页上,让学生跟帖交流,互相点评,从同龄人的习作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写作灵感,比学生背诵满分作文更接地气。学生在快乐的合作中,轻松激发了写作文的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教学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把教学的内容拓展得更深、更广,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形神兼备,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区分“戌”“戍”“戊”“戎”“戒”这五个字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件上的音频朗读拼音,接着组词,然后运用课件将五个字分别作形象的展示,辅以记忆口诀:横戌(谐音须)、点戍(谐音竖)、空心戊(谐音无),戎(rónɡ)、戒(jiè)相差只一竖。这个口诀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增强视觉效果。如此,学生既可轻松学习,又终生难忘。再如,区分“拔”和“拨”,在微课中播放《拔掉白头发》课件,一个人想“拔”掉白头发,先要找到白头发,就要在头上“拨”动,拨动头发,头“发”还在,然而,一旦“拔”掉,提手旁边就不再是“发”字了,当拔掉以后,“发”字上面的那一个短撇就没有了,这样谈区别,学生终生不忘。再如,教学《愚公移山》,学生对“阴”“阳”二字的翻译,极易混淆。笔者就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东西走向两座山,中间是水,太阳从南方照过来,山的南面是亮的,看到阳光就是“阳”;而山的北面,被山遮住了阳光,就是“阴”。同时,水的南面,和山的北面是一致的,所以也是“阴”,而水的北面,和另一座山的南面也是有阳光的,故为“阳”。于是,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自己可以编出口诀:“山南水北阳,山北水南阴;山南即水北,水北即山南。”从而终生难忘。

五、借助信息技术,激励学生成就动机

手指有长短,学生有差异。专家指出,教学应当高效、创新,教师据此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目标层次和学生层次,借助信息技术,体现课堂教学的梯度、深度和温度。根据本班学情,因材施教。对后进生,鼓励他们立足课本,让他们根据现有的教学音频和视频熟悉教材有关内容;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操作性任务,如剪贴折叠等,因为成绩差不等于动手能力差,教师实时对他们多加赏识,使其产生成就感,从而不厌学。对尖子生,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设置课前预习任务,调动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激励他们向高层目标发展,拓展课外阅读,强化写作训练,并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训练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增强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中等生,训练并加强其理解能力。

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简单,一部分学生觉得难,而不利于学习的循序渐进。再如,教学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分层安排学习目标,有的学生会自觉地查找有关纪念碑的资料,有的学生会写一篇有关纪念碑的短文,有的学生会制作纪念碑的模型,有的学生会自主地去设计有关纪念碑的手抄报,从而快乐地完成作业。如此,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和创作的机会,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还启迪学生崇敬先烈,积极继承传统,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熟练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学生成就动机,必能有效助力双减,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也会更加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做出贡献。

总之,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学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恰逢其时。

猜你喜欢
双减信息技术作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