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小衔接环境创设探索

2023-08-20 17:11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红叶谷幼儿园迟小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幼小创设幼儿园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红叶谷幼儿园 迟小鹏

在幼小衔接阶段,学校和教师需要应用多元化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掌握教学方向,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逐渐适应小学学习方式和环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教学为主,以游戏为辅,帮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学习相关内容。

一、创设幼儿需要的环境

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幼儿创设合适的幼小衔接环境,为幼儿升入小学阶段提供中介和桥梁,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物质环境。教师在创设幼小衔接环境之前,广泛争取每一名幼儿的愿望和意见,并围绕幼小衔接的课程内容,将相关知识融入教学环境中,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创造活动情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融入材料、环境等因素,提升幼儿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提高幼小衔接教学水平。

例如,教师为幼儿创设“我要上小学”的情境,首先,教师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我心目中的小学”“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书包中的物品”“课间十分钟”等板块,在“我心目中的小学”板块中,要求幼儿利用语言形式描绘自己想象中的小学,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组织幼儿将自己想象中的小学画在白纸上,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板块中,组织幼儿想象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部分幼儿认为教学方面存在差距,部分幼儿认为游戏形式存在差别,通过幼儿的回答内容,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小学教学活动的认知情况;在“书包中的物品”板块中,组织幼儿画出幼儿园和小学书包中的物品,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区别。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存在“我不会写作业”“我害怕考试”等问题,为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在幼小衔接环境中放置主题墙,将幼儿的问题放置在主题墙上,帮助幼儿缓解对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的忧患情绪,并充分体现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价值。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汇总幼儿的问题,将班级的主题墙划分为“我知道小学环境”“我对小学的向往”等板块,使幼儿可以明确主题脉络和层次结构,显示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对小学生活拥有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站在幼儿的视角,问题墙设施可以帮助幼儿解决疑惑问题,使幼儿缓解步入小学阶段的紧张情绪,使幼儿可以逐渐掌握步入小学阶段的技能。

二、创设重在学习的环境

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帮助幼儿提高学习品质水平,体现幼小衔接教学活动的实际意义。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不能主动思考问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无法主动获取知识,难以理解知识中的实际含义,但在小学阶段,幼儿需要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习惯,教师应让幼儿主动记录关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使幼儿可以享受学习过程。

例如,教师开展“认识名字”的活动,利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使幼儿逐渐积累社会交往的技能,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同时,利用简洁、清晰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想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利用多种方法讲述自己的名字,并激发幼儿对叙述自己名字的积极性,使“认识名字”的活动发挥实际作用。同时,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名字变换为“名字拼图”,引导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交往过程中,逐渐激发与人交流的热情。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找到其他幼儿名字中的汉字,帮助幼儿逐渐积累汉字。教师在幼小衔接环境中增加自主绘画部分,在一面墙上放置可书写的画板,组织幼儿在画板上进行绘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既考虑自己的喜好,又考虑绘画面板的整体性,为幼小衔接环境增添色彩。在班级门口,教师放置“心情小屋”和“美丽来信”信箱,幼儿可以以匿名形式给其他幼儿或教师写信,利用写信的方式向其他幼儿或教师传递自己的情感,体现幼小衔接环境的真正价值。站在幼儿视角,教师为幼儿设置“自绘区”,为幼儿在自绘区进行绘画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体现幼儿主动性作用,提高幼小衔接教学水平,符合教育部门对幼小衔接教学部分的规定。

三、创设自主管理的环境

幼儿园和小学环境的主要区别是幼儿主动性,教师在创设幼小衔接环境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还需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培养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并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创设幼儿自主管理环境,引导幼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制订学习计划,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的严重问题,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墙饰完成相关活动,使幼儿在环境中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例如,教师开展“钟表化”活动,组织幼儿完成“小学一日作息时间图”,并将其放置在墙上,帮助幼儿体验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幼儿制订自主活动计划,增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可以利用有限时间完成所有任务。教师组织每一名幼儿制作一个钟表,将其放置在墙上,一方面,可以美化幼小衔接环境;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对时间的掌控欲望,并逐渐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教师与幼儿共同创作图文和符号并存的“问题情境”墙饰,激发幼儿对小学情境的探索和思考,将幼小衔接的关键内容融入墙饰中,其主题主要包括“签到”“天气预报”“健康身体”等内容,教师为幼儿创设互动性较强、具有挑战性的立体墙饰,增强幼儿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使幼儿拥有自主意识,发挥幼小衔接的真正作用。站在幼儿的角度,教师为幼儿设置“钟表化”等类型的活动,使幼儿可以接触新事物,并将游戏与幼小衔接的环境融合,满足幼儿对游戏、学习空间的强烈需求,符合幼小衔接环境创设目标。

四、创设规则明确的环境

针对幼小衔接教育问题,其对幼儿的规范性学习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规范性规则融入幼小衔接环境创设因素中。教师为幼儿讲解小学生活的规则,增强幼儿课堂和班级规范性,提升幼儿适应能力,使幼儿可以自觉遵守课堂规则,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幼儿逐渐规范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避免幼儿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等严重问题。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具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课堂互动交流,鼓励幼儿通过交流找到答案,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教师引导幼儿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让幼儿在有限时间内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基础。针对时间问题,教师遵循小学作息规律,将课堂教学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将休息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要求幼儿拥有时间观念,在教师提示已经到了上课时间后,及时回到课堂。

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整理书包、收拾桌面比赛,使幼儿可以在比赛中养成良好习惯,加快融入小学生活的速度,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教师将幼儿园环境与小学环境融合,若幼儿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教师为其发放一个小红花,以资鼓励,并将其放置在墙面上,使其发挥墙饰的重要作用。教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为幼儿布置图书角,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幼儿阅读相关内容,当幼儿可以独自阅读完一本故事书、并为其他幼儿讲故事时,教师为其发放一个小红花,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评选出阅读量最大的幼儿,将其名字放置在墙上的优秀榜上,激励更多的幼儿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关注幼儿的想法,并将小学规则融入幼小衔接环境中,使幼儿在幼小衔接环境中理解小学学习规则。站在幼儿的视角,图书角和小红花可以满足幼儿对幼小衔接环境设备的需求,使幼儿可以真正融入幼小衔接教学氛围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真正步入小学阶段之前,教师为幼儿提供幼小衔接教育,使幼儿可以加快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速度,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幼儿的需求,并将其与小学环境需求融合,创新幼小衔接环境创设要点,为幼儿打造一个全新的幼小衔接环境。

猜你喜欢
幼小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