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023-08-21 09:40曾梦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民办高校

曾梦玲

摘 要: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专业课教师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实施者之一,而民办高校又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结合了民办高校的特点,首先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构建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然后在对武汉部分民办高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与权重值计算;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就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45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教师主导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则分别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并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可见,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肩负的课程思政责任之重大、意义之深远、使命之光荣。因此,厘清高校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与能力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是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文献综述

赵光(2020)结合洋葱模型三个层级,对高校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群体(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进行了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实证与计量检验,最终形成的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王霞(2021)基于冰山理论和双螺旋结构模型,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京津冀地区高校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了访谈,总结了隐性胜任力、显性胜任力两个维度下的思政知识、心理资本、思政认知、成就特征等14项特质要素,并通过编制和发放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建构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董丽娟(2022)编制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评测问卷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为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现状提供了工具与方法,为制定有效的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策略提供了参考。

可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专门针对民办高校探讨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研究却非常缺乏,然而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实施者之一,民办高校亦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将鉴于民办高校的特点,首先根据《纲要》的具体要求构建民办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然后在对武汉部分民办高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一致性检验与权重值计算,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就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2 模型构建

2.1 理论基础

胜任力理论模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冰山模型”(David C.McClelland[美],1973年)和“洋葱模型”(Richard Boyatzis[美],1981年),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洋葱模型”关于胜任力特征的描述层次关系更为丰富,它把胜任素质具体描述为从内到外的逐层包裹的结构,其中:最内层素质为工作者的个性、动机,中间层素质为工作者的自我形象、态度与价值观,最外层素质为工作者的知识、技能。且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

2.2 模型构建

本研究以本《纲要》的具体要求为指导,结合“洋葱模型”的三个层级,构建了包括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表1)的民办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

3 实证分析

3.1 方法介绍

对照前文构建的胜任力模型(表1),本研究的层次分析结构亦可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来表示。其中,目标层对应一级指标,即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A);准则层对应二级指标,即意识培养(B1)、能力提升(B2)、环境改善(B3);指标层对应三级指标,包括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C1)至营造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优化和巩固德育环境(C13)共13项。

本研究采用了美国学者T.L.Saaty提出的1-9的定量化标度法进行打分。为得到研究所需的两两比较矩阵,笔者在武汉部分民办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教学部门领导、同行学者专家等,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80份,通过汇总整理,进而得到了准则层矩阵(B)和其所包含的指标层矩阵(以B1与C1-C4为例),具体可表示为:

B=   B1 B2 B3B1B2B3

121/21/211/2221 ……

B1=   C1  C2  C3  C4C1C2C3C4

11/333

3133

1/31/313

1/31/31/31 ……

本研究采用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值,具体方法如下:λmax为最大特征根,(W1,W2,…,Wm)为对应标准化向量,且W满足(Bk-C)W=λmaxW。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则可得到该层级要素对于上一层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其中,mi=∏ni=1ai,(i=1,2,…,n)为矩阵每行各元素的乘积,Wi=nmi为mi的n次方根。根据Wi=Wi∑ni=0Wi对向量W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可得到W=(W1,W2,…,Wm),即為结果向量。故,最大特征根λmax的计算公式为λmax=1n∑ni=1(BW)iWi(i=1,2,…,n),(BW)i为向量BW的第i项元素。

本研究通过计算指标C.I.和R.I.来检验判断矩阵的偏离度,即一致性检验。其中:CI=(λmax-n)n-1,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一致性指标CR=CIRI,RI则表示平均一致性指标,可通过查表得出。若CR≤0.1,则表示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修订或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3.2 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合前文专家问卷汇总所形成的判断矩阵表,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hhp)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并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表1)。计量结果表明,各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CR≤0.1),表明该指标体系可行可用。对各指标权重值的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3.2.1 准则层中的3项二级指标

能力提升(B2)的权重值最高,为0.4764,表明大多数人认为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最为重要,因此对专业课教师而言,要坚持从课程相关的专业、行业、文化、历史、国家、国际等角度,深度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从而着力提升专业课程的引领性、前沿性、时代性;意识培养(B1)的权重值排第二,为0.3055,表明专业课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是其具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因为意识决定行动,专业课教师只有首先确立了坚定的课程思政的思想站位,才能转化到其每一节课的教学场景中去,也才能促使其真正加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阵营中;环境改善(B3)的权重值排第三,为0.2181,表明良好的思政氛围与德育环境能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因此高校要逐步建立起由党委统一领导、教学部门牵头、关联单位协同、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肥沃的土壤与优质的营养。

3.2.2 指标层中的13项三级指标

在意识培养(B1)下的4项三级指标中,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C1)的权重值最高,为04728,表明“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课教师自身具备过硬的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因素;认同课程思政理念(C3)的權重值排第二,为02785,表明专业课教师只有先自己认同课程思政的相关理念,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在能力提升(B2)下的6项三级指标中,将思政元素列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条目(C6)的权重值最高,为02879,表明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抓手在于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点”,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引领与价值塑造;理解学生学习需求并关心学生学习过程(C5)的权重值排第二,为02166,表明专业课教师的课程设置、课堂设计等教学活动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进行德育;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与思政引导(C8)的权重值排第三,为01904,表明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是有科学的方法体系的,既要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又要根据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环境改善(B3)下的3项三级指标中,明确领导责任、强化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环境(C11)和完善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奖励与约束制度(C12)的权重分列第一、第二,且权重值分别为03731、03589,二者的权重值旗鼓相当,表明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少不了上层领导的统筹规划、科学指导与严格督促,并且合理的奖励与约束机制能激励专业课教师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此外,对于目标层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A)而言,13项三级指标的权重值如由表1中的“指标层权重2”这一列所示,可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C1)的权重值最高,为01444,再次表明“教育者必先受教”,专业课教师只有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才能在言传身教中去感染、引领身边的学生;将思政元素列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条目(C6)的权重值排第二,为02879,再次表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落脚点即为修订教学大纲、拟定课程目标、编审选用教材、编写教案课件等各项本职工作,要将“三全育人”贯穿于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授课、作业练习、实训实验、教研科研等各环节中去;理解学生学习需求并关心学生学习过程(C5)的权重值排第三,为02166,再次表明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提升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总结探讨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胜任力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意识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重要理念,并认清、认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三尺讲台上弘扬新时代的奉献精神。二是提升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业务能力,包括增强教学内容的融合性、探索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升教学风格的趣味性等。三是改善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制度环境,包括明确领导责任、强化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环境,营造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优化和巩固德育环境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20802].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2080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董莉娟,王瑜,杨晶,等.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实证分析[J].才智,2022,(11):130133.

[4]宋杰.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胜任能力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8):1416.

[5]王霞.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的双螺旋模型构建研究[J].教师,2021,(34):7576.

[6]赵光,孙伟锋,仲璟怡,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6143.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民办高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