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趋势,以变应变

2023-08-22 04:54孟秋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8期
关键词:经济体国际贸易供应链

孟秋

2023年国际贸易走势现在成了观察家们所面对的薛定谔之猫。4月,世贸组织(WTO)修订了去年10月的结论,将原预测的1%的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上调为1.7%。如參照联合国贸发会议6月数据,相对于去年第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的贸易增速达到1.9%。但二季度数据则让贸易转暖的希望变得渺茫。包括中美欧日韩印在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均出现大幅下滑。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贸易如何破局成为难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在疫情政策优化后出口的反弹未如此前预测强劲,原因并不在于中国经济,而更多应归结于当前的国际环境。疫情政策优化使供给端基本恢复了正常,但国际贸易的真正问题出在需求端和供应链。从需求端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引发通胀和投资紧缩,抑制了消费需求;从供应链看,发达国家经济体高调提出“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加上俄乌冲突延续使全球大宗商品供求错配和贸易通道不畅——尽管这一情况在今年有所减轻——使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了大规模转移。

这些因素导致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企业开工不足、消费需求下滑的情况。例如,今年英法德及欧元区的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位于荣枯线以下,7月份PMI不仅继续位于荣枯线下,且全部低于预期,制造业大国德国的PMI甚至低至38.8。这已经很好地解释了当前国际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但仍需要看到,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起落后,缓和的窗口期已出现。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正在努力寻求缓冲,或为地缘政治带来正面影响。同时,经济发展周期自身节奏变化,带来利空出清,逐步积累了潜在增长动力。例如,6月韩国和日本分别实现了15个月和22个月以来首次贸易顺差。在另一方面,新的贸易格局已出现,北美和亚洲区域内部贸易程度上升。以《美墨加协定》三国为案例,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美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获得巩固。中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5.4%和9.8%,远高于全国整体对外贸易2.1%的增速。

国际贸易的止跌回稳对我国而言意义固然重大,但未来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调整并非全然有利于我们。从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频频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判断,承前启后的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在拉开。通过改革分配体系以撬动内需、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推动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这既是宏观政策的出发点,也是面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原则性支柱,立足于顺应趋势,目光向内,以变应变,化危为机,迎接40年来全球贸易的大调整。

猜你喜欢
经济体国际贸易供应链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