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如何保持创新活力?

2023-08-22 04:54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8期
关键词:独角兽新生代模块

赵爱玲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独角兽的总数量达到1637家,其中中国有394家,占全球总数的24%,位列世界第二。”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战略官、路透社亚洲区前总编辑晏格文在7月21日举办的“2023年长江独角兽峰会”上称。

晏格文强调,中国独角兽公司增长具备很强韧性。中国新生代独角兽具备怎样的特征?下一个独角兽会在哪里出现?

中国独角兽占全球1/4

过去3年是独角兽历史上最活跃的3年,全球平均每天都诞生一家新独角兽。峰会当天发布的《全球独角兽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独角兽公司增速总体下滑,增长重回两极化趋势。SaaS、云服务、生物医药、加密行业等降温明显,同时新能源、AI技术驱动的公司势头渐好。

从存量的独角兽数量看,美国仍然是目前独角兽最多的经济体,其次是中国。美国独角兽公司为768家,占全球的47%。欧洲和印度是疫情3年中异军突起的新兴独角兽的阵地,目前占到独角兽公司存量的近20%。上述4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独角兽数量占到了全球九成的比例。2023年上半年,全球独角兽公司增速继续下滑,其中美国独角兽增速环比下跌60%,欧洲下跌40%,印度独角兽数量增长归0。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独角兽的总数量达到1637家,虽然维持了增长,但增速大不如前。

晏格文提到,中国是2023上半年全球独角兽增速跌幅最缓的经济体,且中国独角兽数量增速时隔3年后再度超过美国。中国独角兽公司增长韧性表现在:既不随美联储降息放水大肆增长,也不会因加息而踟蹰不前。在此情况下,全球独角兽增长重回中美两极化格局。

“从2022开始,全球独角兽公司维持增长的重要引擎已经发生变化,但与此同时,人民币开始创造比以往更多的独角兽公司,产业资本在创造独角兽的过程中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晏格文说。

据悉,福布斯中国从去年开始关注新生代独角兽公司,过去12个月中追踪了3000多家在此期间拿到“大钱”的创业企业。所谓“大钱”指的是单笔融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或3000万美元的初创企业。美国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

美国为什么成为2023上半年独角兽下滑最明显的国家?报告提到了两个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更昂贵也更稀缺的人工智能项目挤兑了投资人对一般软件创业公司的热情以及随着美国对Web3领域的监管加强,投资人们也开始对Crypto公司望而却步。上半年,美国的软件服务独角兽与Web3独角兽增速分别下降了84%与100%。“美国的创业市场环境其实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前美国毫无疑问是全球Web3行业的领导者,其对科技创新的包容和鼓励诞生了无数Web3领域的龙头项目。但随着监管受严,今年上半年美国本土境内没有出现任何一家加密领域独角兽的公司。”晏格文表示。

对于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来说,过去一年最重要的困扰在于募美元还是募人民币,晏格文认为,各有各的难处,但从梳理出来的独角兽情况看,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去年在中国新生独角兽最近一轮的融资信息披露中,以人民币计价的融资新闻接近70%,与2022年和2021年的同期相比提高了15%以上”。此外,在清洁能源、芯片、医疗、健康等5个中国重要独角兽领域中,新一轮融资主要以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占到了新增总量的四分之三。

在国内创投领域,另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产业资本在创造独角兽的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2022年产业孵化的创业公司中有17家成为独角兽,占全年独角兽增量的近1/4,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3倍。晏格文提到,一般中国初创公司成长为独角兽需要5—6年左右的时间,而这些产业资本孵化的公司平均“年龄”不到4岁。

新生代独角兽企业具备三大特征

峰会上,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认为,新生代独角兽企业应具备三大特征,即更具全球责任、更具社会目的和功能、更具长线思维。

项兵指出,中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发展方式中,“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是成功因素之一。所谓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大型企业和新富豪不断出现及不断迭代的现象。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力量”,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及更好的上升通道,增强了社会流动性,为推动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在经济上新生代迭代力量培养上的成功经验,具有全球可复制性和可借鉴性。”项兵说。他表示,2023年上半年,长江商学院分别推出全球独角兽项目迪拜模块和新加坡模块,面向未来,还将陆续推出联合品牌并面向全球招生的系列独角兽论坛及培训模块。这些模块包括首尔模块、米兰模块、伯克利工程学院模块、斯坦福工程學院模块。

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业商会理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认为,成为独角兽绝对不是最终目的,企业要基业长青,必须是“使命驱动”,而非“利润驱动”。

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创一代”企业家,高德康从自身47年的创业经历出发,分享了企业如何始终与时代同行,坚守实业,聚焦主业,成为中国羽绒服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他认为,无论是以波司登为代表的传统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还是新生代独角兽企业,都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和把握未来的方向,真正迈向全球领先:一是以创新为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创新时代,传统企业的创新必然离不开数字化转型。二是坚守主业、专注聚焦。企业要从一开始就确立全球领先的目标,把有限的、优势的资源聚焦到主业上。三是践行社会责任,致力于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创造价值。

高德康强调,独角兽企业折射国家的创新能力,企业要站在高起点上,“想未来,做今天的事”,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

投资独角兽就像寻找游乐场

峰会上,韩国最大的OTA独角兽Yanolja旗下Yanolja Cloud首席执行官Jong-yoon KIM从韩国独角兽生态出发,分享了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路径。

“企业应该迅速应用数字化转型,从而在业内获得全球领先地位。”Jong-yoon KIM称,他表示,旅游业占全球GDP的10%以上,行业价值每15年会翻一番,然而旅游业的研发投入在全球顶级企业中却排名最低,因此他认为,企业应该迅速应用数字化转型,从而在旅游业中获得全球领先地位。“ChatGPT或者BardAI等人工智能产品对旅游行业有重要意义,以前大家旅游时要通过搜索引擎或者旅游中介线上预订平台进行搜索,AI则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旅游建议,我们甚至可能不再需要搜索了。”Jong-yoon KIM说。他认为,基于此,旅游行业中可能会出现新业务和新可能性,也有很多岗位可能会被AI代替。

真正伟大的突破是不可被计划的。对于探索发现、创造创新等事业来说,目标反而具有误导性。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强调,工业革命后出现了精细化分工,人在生产中扮演某一个角色,公司也进行岗位细分,于是人逐渐变成“螺丝钉”。但今天的智能时代,一个人就能完成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公司的事情,人能够成为“超级个体”。如果我们今天拥抱这样一种智能引擎,它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自我实现会变得更为容易。OpenAI研究团队前负责人、人工智能神经进化领域专家肯尼斯·斯坦利称,OpenAI恰恰是一个初创团队追求新奇、有趣,而非商业计划的成功案例。而许多大型公司则会在追求创新与具体目标之间反复拉扯,这反而窄化了它们的探索范围。肯尼斯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在公司内部建立受保护的创新自由特区,用信念和资源长期保障支持其发展;二是将创新基因融入公司文化,迭代OKR机制——不仅仅是目标和关键结果,只是寻找下一块“垫脚石”,去探索更多的地方,机会和成就早晚会随之而来。

猜你喜欢
独角兽新生代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新生代“双35”09式
遇见独角兽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认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