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要立足于实体经济

2023-08-22 04:44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8期
关键词:刘世锦专精实体

赵爱玲

7月26日,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开幕,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成果集中展出。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

大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谈到:“我国的GDP占全球的比重是18%,制造业比重占全球30%,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有相对优势,我们有较大份额的制造业是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他强调。

厚植专精特新培育“沃土”

当前,我国加强创新引领,持续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工信部数据显示,“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近年来,我国持续夯实政策支持体系,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实施“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的“三赋”专项行动等,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安排。《意见》中也对如何更好通过融资支持企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会上发布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情况报告》,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妍在做报告解读时指出,目前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占到了A股已上市企业的30%左右。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呈现出韧性好、效益高、潜力大、研发强的特点。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3年复合增长率为18.5%,比A股其他上市企业高7.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了2.72万亿元,连续14个月贷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目前存量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是4.0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9个基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此次大会上,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总局、证监会5部门联合启动了“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在此行动之下,各部门将加强政策协同、业务联动,通过优质的高效服务,服务链上的中小微企业。

李妍表示,在直接融资方面,专精特新企业的优质表现得到资本市场青睐,专精特新企业也逐步成为资本市场上市的主力军。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所获融资的计划使用情况看,用于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等的资金约3060亿元,用于产线新建扩建、产线或车间智能化改造等的资金约7326亿元,合计占A股融资总额的58%。

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介绍,以北交所为例,2022年以来,有108家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通过首发增发融资达到212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四成,将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纳入计算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接近九成。王建平表示,下一步,证监会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在北交所上市,稳步提升北交所市场活跃度,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

“我们还会不断完善制度规则体系,深入推进区块链建设,打造场外权益登记平台,建立并优化与沪深北交易所、新三板等场内市场的对接机制,使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路径更加顺畅。”王建平说。

为民营企业为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稳预期、稳信心

会上,刘世锦指出,专精特新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民营企业的发展状态决定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那些人,识别并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组织各类资源创办发展了大量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刘世锦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多的要依靠创新驱动,所以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企业家精神。

刘世锦建议,下一步,能否按照规模、行业、技术类型等特性划分企业,并且按照这些行业的特性来制定相关政策。同时,在纠正所有制歧视方面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改变在行业准入、项目招标、资金获取、国家安全等方面,事实上存在的有悖公平竞争的潜规则,要改变这些潜规则,以此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此外,刘世锦表示,中央关于企业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文件重在落实,并要加快转化为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循、违法必究,并且在行政检查、社会监督、法律诉讼等领域形成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

近期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指出,要把頂层设计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善于发现和总结实践经验和创造,对探索创新中遇到困难的要及时给予支持。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下一步推动包括专精特新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世锦强调,现阶段面临的是如何建设高标准的市场经济,实现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应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指方向、划底线的前提下,把市场化、法制化治理与鼓励地方基层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机结合,允许试错探索,允许多一些自选动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级干部、各类人才营造宽松环境。”刘世锦说。

引领数字化、绿色化潮流

刘世锦认为,专精特新要立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具有国内国际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有一种看法,认为国际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全球化受到冲击,要立足于经济的内循环,稳定制造业比重,出口靠不住了或者不重要了。”刘世锦说。他认为,实际上这种看法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稳制造业比重,就要稳出口,出口比重稳不住,质量上不去,制造业仅靠国内市场是消化不了的,必然严重过剩。所以出口稳不住,人民币汇率不能稳中趋升,要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目标也是有难度的。

刘世锦强调,尽管面临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的压力,我们必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积极稳定和扩大出口,能争取到的外需还是千方百计地要争取。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要立足于实体经济,存在着发展什么样和如何发展实体经济的问题。刘世锦称:“应当明确,我们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非简单地回到传统的实体经济,不是仅重视发展物质形态生产,不是把所谓的硬科技和软科技对立起来。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加快由传统的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绿色化实体经济的转型。因为数字化、绿色化是全球性的创新和增长新动能,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这一次我们与先行者的差距并不大,有些领域我们还处在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事实上,我国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年已经加入或者被卷入了数字化、绿色化的潮流,有的已经成为头部企业。经过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实体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将更具竞争力,也更有韧性和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刘世锦专精实体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