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3-08-22 06:10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胥陈靖
家长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协作游戏幼儿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胥陈靖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领域所提出的设想越来越多,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多方面展开教学。所以,教育教学并非简单传授理论知识,目标是希望在人际活动中建立友好合作教育关系。幼儿园体育活动需要渗透上述观点,努力培养和发展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令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团队,教会幼儿何为坚强、勇敢、主动、客观,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所以,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打造团队,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非常有必要。

一、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的意义

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幼儿体育团队,培养每一名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类作为社会产物,往往群居合作,如此才能展现人类强大的社会生存能力与发展动力。在学前教育阶段,针对幼儿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必须丰富多元,促使幼儿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游戏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简言之,体育活动教育目标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意识为基础,确保幼儿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自由状态,带着愉悦心态展开合作,进而提高体育活动教育效果。

二、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的对策

幼儿园体育活动不同于中小学体育活动,考虑到它的启蒙教育效果,在学前教育早期就应建立体育活动团队,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力。下文主要结合五点对策展开具体分析。

(一)组织户外体育游戏,优化团队合作情境

为幼儿制定良好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方案,借此契机优化幼儿体育团队合作情境。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最主要手段,且各种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都需要幼儿共同协作完成,教师需要把握这一点,精心设计各种体育游戏教学活动方案。在设计活动方案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幼儿本身自我意识还不健全的因素,所以在团队合作意识表现上必然有所偏差。而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在园生活的始终,形成一种常态化教育形式。换言之,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相对特定的教育情境,鼓励幼儿在玩耍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即在体育活动中合作发展,共同寻求进步。

例如,在《小老鼠运粮食》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在这一体育游戏中设计幼儿参与团队协作的环节,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初期准备阶段,教师需要为幼儿分组,两人一组,每组幼儿分发一只布袋和一个篮子,同时为幼儿提供沙包、海洋球和体育游戏中的主角——粮食。每一组幼儿都戴上小老鼠头饰,扮演“小老鼠”。教师从起点到山洞为幼儿设置运输通道,其中包括了“草地”“独木桥”等不同运输路径环境。另外在另一处设置专门的“老鼠洞”,老鼠洞可以通过在地上画圈形式来实现。

在体育游戏推进阶段,教师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两名幼儿,均扮演小老鼠。小老鼠手拉手从各自“老鼠洞”出发,爬过草地、走过独木桥,来到“山洞”位置,将携带的布袋篮子卸下并装好粮食,再原路返回,将粮食搬回到“老鼠洞”位置。在运输粮食过程中要求粮食不能掉,这一要求决定了幼儿的最后运粮成绩。在游戏中,教师可以用海洋球为粮食称重,这一操作也需要幼儿自主合作完成。

这一体育游戏的本质是折返跑,只不过教师在粮食运输路线上设置了各种障碍,提出运粮过程中的各种要求,即教师为幼儿创设了相当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协调,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所构建的户外体育游戏环境相当良好,在优化团队协作情境方面也起到了利好作用,确保幼儿能够全情投入其中,且其中的各种道具内容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二)在游戏中培养和发展意识,提高幼儿合作兴趣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是另一大任务,它能够提高幼儿的合作兴趣,使幼儿更愿意参与活动,培养体育游戏团队协作发展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基于幼儿健康领域教育教学要求,幼儿园中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以及体育活动,进而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习惯。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基础上,提升幼儿对现实体育游戏环境的适应能力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幼儿天性爱玩好动,所以设计体育游戏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最为合适。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方案时,需将教育目标与体育游戏融为一体,组织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由教师教会幼儿在团队中如何进行交流合作,如何学会协助,如何在体育游戏中解决某些关键问题,以享受团队协作体验所带来的各种快乐与成就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然而,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某些幼儿对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表现出消极情绪,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促使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更好合作,通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表现来吸引更多幼儿参与进来,构建团队协作活动结构体系。

例如,在《小猴滚球过隧道》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跟随教师参与到“欢乐舞蹈”的跳舞活动中,主要模仿小猴子的动作进行热身活动。教师则带领幼儿练习边滚球、边向前走,同时提醒幼儿避免走步过快,以免碰到协作同伴。一般来说,幼儿需要分成若干小组,两人相对站立并两脚分开,同时双手搭在对方肩膀上,上体前倾,形成“隧道”状。在《小猴滚球过隧道》体育游戏中,第一队两只小猴子将球滚入“隧道”,即一前一后,同时钻进隧道中。如果将球滚过“隧道”,两人再将球从“隧道”中滚回来,且在“隧道”尾部直接搭成新“隧道”。正在排队的小猴子需要根据前一队的小猴子动作结合游戏内容顺次展开,而最后一队小猴子则刚好钻出“隧道”。

这一体育游戏活动非常有趣且节奏相当流畅。幼儿在这一体育游戏协作过程中参与积极性有所提升,且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体育活动中,所有幼儿都是小猴子,他们一边拍球,一边钻“隧道”,无形中在参与体育游戏过程中培养并发展个人意识,提高团队协作参与兴趣。

(三)分享体育游戏内容,强化幼儿合作感受

在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某些幼儿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体育活动参与能力,体育运动水平较高,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经常跃跃欲试,情绪亢奋,他们最能感受体育游戏乐趣,也愿意分享体育游戏中的核心内容。而某些幼儿则缺乏信心,体验体育游戏乐趣的情绪表达较弱,一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这些幼儿容易成为体育游戏活动的“弱势群体”。

教师要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真实属性,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争取为班级中的每一名幼儿提供空间,激发体育运动潜力,真正做到培养、改善“弱势”幼儿群体,让他们充满自信心。在班级幼儿团队协作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循“组内异质”基本原则,实现幼儿个体优势互补,确保某些“弱势”幼儿也能跟随体育运动能力较强的幼儿一起感受到成功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在《捕鱼》体育团队协作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播放音乐,带领幼儿提前热身。热身后将幼儿划分为两人一组,其中一组幼儿扮演“渔网”,根据游戏人数来确定“渔网”人数,而其他幼儿则扮演“小鱼”。“小鱼”在河水中四散跑开,而“渔网”则负责追逐四散跑开的“小鱼”,被抓住的“小鱼”必须被惩罚离场。离开体育游戏活动现场的“小鱼”则立刻组成新“渔网”,继续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如此形成循环。

这一体育团队协作活动没有哪一名幼儿是“失败者”,他们被抓住后继续作为“渔网”,每一名幼儿都充满了成就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如此便能强化幼儿的合作感受。

(四)重视及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做好幼儿的引导者

在重视并尊重与幼儿个体差异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幼儿良好的引导者工作,不断激发和培养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尊重不同能力幼儿的不同个体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利用团队协作优势创造性完成某些体育游戏活动,结合实际体育游戏活动建立团队交流与合作机制,利用体育游戏情境资源完成某些活动要求。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将幼儿进行分组,确保正确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体现个体差异。

例如,在《搭建山洞》体育游戏活动中,游戏方法是教师带领小组幼儿开始准备热身活动,热身后幼儿用双手搭建“山洞”。一般来说,搭建“山洞”的为高个子幼儿,而矮个子幼儿则穿山洞,在借助自身个体差异、相互配合后完成过山洞体育活动游戏。在这一游戏中,不同幼儿就借助自身个体差异,创新完成体育游戏活动过程。而教师则在一旁负责指挥幼儿,成为幼儿的引导者,引导幼儿完成体育游戏活动。

教师必须做到活动引导过程的因势利导,组织幼儿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各自作用,争取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取得成功。教师也要与幼儿共同分析成功原因,即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幼儿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如高个子适合搭建高山洞,而小个子灵活则更适合于灵活钻过山洞,加快过山洞速度。而在团队协作中,幼儿能充分感受到协作完成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如果体育游戏活动失败,教师则要鼓励幼儿进一步讨论思考问题:“为什么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合作失败了?”引导幼儿通过自身思想行为找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幼儿真正体验到团队协作参与体育游戏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再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丰富幼儿参与团队协作的过程,共同参与“走大鞋”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游戏活动方法主要是教师提前为幼儿准备木板与宽牛筋,鼓励幼儿自制“大鞋”。教师鼓励幼儿每两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分别选择一双“大鞋”参与体育游戏合作,尝试完成体育活动过程。就动作要领而言,教师指导每组中的两名幼儿相互扶住肩膀,按照1、2、1、2的节奏顺序完成体育游戏活动,确保协调一致向前走。两名幼儿必须做到步调协调一致,且速率也要保持一致,最后顺利完成团队协作走到终点。这一体育游戏就是“二人三脚”,游戏中教师旨在结合个体差异做到能力互补,共同感受团队协作所带来的快乐乐趣。而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导者,确保体育游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特征。

同理,在“二人三脚”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发出口令,每一队成员中的第一位队员首先发动,主动向外侧跑到篮球场上障碍桶附近,绕过障碍桶侧身并跑到对面障碍桶位置,再沿着同侧端线跑回起点。此时第二位队员则选择同时发动,直到队尾完成游戏过程,最先完成一轮的队伍为获胜队。

因此,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更多结合游戏内容,充分考虑体育游戏化教学设计思路与活动组织要领,符合幼儿情绪与特点,优化教育活动过程。

(五)优化户外场地和材料投放,提高幼儿合作效果

教师要优化户外场地,做好材料投放工作,为提升幼儿团队协作效果创造前提条件。

例如,在《小小消防员》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相对空旷的环境中,事先投放大量材料,比如由绿色泡沫所组建的“森林”。“森林”发出火警信号,幼儿则需要作为小小消防员参与到救火活动中救出小动物。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空地上布置小火车,将其作为交通工具载着幼儿小组进入“森林”共同参与救援灭火活动,看最后哪一组幼儿在“森林”中所救出的小动物更多。在优化户外场地、布置投放材料区域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主动引导幼儿,确保幼儿从被动合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培养主动团队协作意识。每一组幼儿进入“森林”后,所选择的工具都有所不同,且每一小组都能表现出主动协商、分工的意愿,共同完成投放材料区域与场景的体育游戏活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体育游戏活动中需要追求团队协作,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展开进一步交流合作,在团队中体验和感受协作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就感。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协作精神,确保幼儿在健康快乐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协作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