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

2023-08-22 06:10贵州省剑河县第二中学刘跃梅
家长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

□贵州省剑河县第二中学 刘跃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首先,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自主阅读和理解。其次,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式,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和总结,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

一、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积累词汇和掌握语法等知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和认识,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经典之作进行反复体会、品味,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写作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把握,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自主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和发现理解文本内容。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自主阅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阅读,而不是被教师强制要求学习。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小组讨论、互动教学、实践练习等方式,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但是他们在阅读中仍然需要不断拓展思维和深度理解。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和知识,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解题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加深对课文、文化和思想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互动和交流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文化和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这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学生的阅读量较少,缺乏足够的训练。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机会,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综合性

许多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忽略实践与练习,导致学生难以运用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课堂上加强实践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阅读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如分组阅读、写作、演讲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知识。

(三)阅读教学过程不够优化

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等因素,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会对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等因素,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三、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阅读,比如播放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在视觉方面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二是在新课导入时进行阅读。新课导入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再进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三是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成立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四是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五是设置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事先为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展开学习;六是需要实施差别教育。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所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会造成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所以,采用差别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条件下获得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二)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奠定学生良好阅读的基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对阅读文章中的描写手法、结构特点、语言特点等展开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有较为完整的了解。

比如,在描写手法分析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描写手法;在结构特点分析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记叙顺序、层递递进、交叉并列、时空转换等特点,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在语言特点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口语化、简约生动、含蓄深刻等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阅读技巧,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参考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奠定学生良好阅读的基础。

(三)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发挥阅读教学的实效

要使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其教学品质,在实际教学中则要保证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教师要转变传统将“现成知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做法,要让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对所要读的内容进行搜集、筛选和汇总,让学生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这种新思想落实在日常教学中,而非只在概念上认同。高中阅读教学应加强课内阅读和广泛的课外阅读二者间的结合。对于高中阅读教学来说,课内阅读和广泛的课外阅读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和研究文本之外的信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广泛的课外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多维发展目标,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发展目标,又要重视其在非智力方面的发展。如能力方面和情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的整体感知力、鉴别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丰富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情感方面,如其他的非智力发展目的,则要重视读书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和对学生的激励效应,特别是具有励志性质的读书,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激励,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主动地战胜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多维发展目标的观点对学生展开全面评估,对学生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认可,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阅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的文章,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升其自主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展示学生的诗意化作品,展示学生摘抄来的好词佳句。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主动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开展高效阅读。

(六)引导分析故事情节,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阅读文本的意义和目的。学生需要明白阅读文本的意义和目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在阅读中做出相应反应;二是掌握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如了解文本结构、把握作者意图、分析文章内容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三是深入思考和探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理性思考阅读文本内容,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和社会价值,以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内容,并从中获得启示。

例如,在《祝福》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体会鲁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每一段对全文的影响,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教师用“她一只手拿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个‘空的’碎片,这个碎片是空荡荡的。”鲁迅想要表达的是“祥林嫂”那只“空荡荡”的碎饭盆,反映了对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封建统治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在教师一步一步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七)精心设计合作活动,提升学生自主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他们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合作活动,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并且在任务过程中相互帮助,以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教师精心设计的合作活动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边城》教学时,教师在整体把握学生认知能力的前提下,在课堂中将其分成多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对课文的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从而对课文的梗概有大致的认识,并从中提炼故事主旨。比如,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文章开头说明了些什么、文章的高潮和结尾是如何进行的等,为每部分增加一个小标题。随后,带领小组成员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指导阅读学习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对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尤为重要。有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建立在课前预习基础上。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对新文章进行预习,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和教师进行互动,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故都的秋》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加深理解。在学生将整篇文章通读一遍之后,其已经对整篇文章有大致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以文章的内容为依据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完整的了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的长期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特征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并非只是特定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技能,体会读书的快乐,推动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这些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