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篇阅读,深化课堂语言输出实践

2023-08-23 17:37范锦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主题意义

范锦萍

[摘 要]语篇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聚焦语篇阅读,深入钻研单元主题和解读文本内容,关注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渗透,给学生提供由阅读到表达的语言输出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英语表达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话题语境、深挖主题意义、设计阅读任务等策略,开展对话交流、探究文本、语用对接等活动,深化学生的语言输出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篇阅读;语言输出;话题语境;主题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5-0056-03

语篇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路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什么?是新词汇的教学,或语法知识的教学,还是文本内容的解读?笔者认为,教师既要关注文本内容的解读,又要深挖主题意义;既要引领阅读,又要以阅读推进学生的语用实践,实现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阅读教学其实是综合性的语言教学活动,不仅承载着新知识教学的任务,还具有新旧知识的对接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文化意识的培养等功能。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聚焦语篇阅读,关注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渗透,深化学生由阅读到表达的语言输出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英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信、快乐地表达,增强学生在语篇阅读中的获得感与体验感。

从阅读中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习得方法,习得表达的策略,积极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条件与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一边阅读一边表达,从而深化课堂语言输出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指向学生思维发展、语言表达的实践训练。下面,笔者尝试通过创设话题语境、深挖主题意义、设计阅读任务等策略,展开对话交流、探究文本、语用对接等活动,就如何深化学生的语言输出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话题语境,促进对话生成

对话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方式,既包含语言的交流,又包含思维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重视课堂话题的设计与选择,深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教师的热情与真诚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话题讨论中,促进对话的自然生成。同时,教师要注重话题语境的创设,不要生硬地抛出话题,要求学生去讨论,而应通过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如真实的生活情景、喜欢的动画故事、感兴趣的绘本读物、有趣的跨学科体验等,开展话题交流活动,推进对话的当堂发生。另外,在开展师生对话活动时,教师要俯下身来,以真切的目光注视学生,以真诚的口吻对待学生,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拘束之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在“Post-reading”的话题拓展中,笔者借助新浪微博呈现自己拍摄的周末主要活动的视频,引领学生走进老师的生活,并邀请学生出主意,利用“She always.../She usually.../She often.../She sometimes...”这几个句式,帮助老师完善视频的配图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总是习惯说出一个单词就结束对话,笔者会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力求他们把句子说完整,如“She often goes to the cinema”等。在学生完成配图文字后,笔者以采访的形式,调查学生在周末喜欢做的、习惯做的事情,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表达。在这个话题语境中,笔者注重情境创设,借助新浪微博这个App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教师自己的生活记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提高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同时,笔者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支架,提高学生对话的指向性与准确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

又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笔者创设“大白”做核酸的情境,唤醒学生做核酸检测的经验,引导学生在模拟医护人员做核酸的情景活动中,讨论与“Seeing the doctor”相关的话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围绕“抗击新冠疫情”这个话题,创设了做核酸、打疫苗等情境,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话的动态生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真实的交流与互动,关注学生的对话过程,并积极建立语篇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更接地气、更真实的生活化语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的个性表达。在话题语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避免情境创设的模式化,为学生的真实表达营造轻松的氛围和搭建有效的语言支架,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

二、深挖主题意义,提高输出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直接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和文化功能,将学生培养成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机械记忆、背诵或考试的工具。换言之,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单元主题的人文价值出发,深挖其主题意义,基于主题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既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语篇阅读过程中获得爱祖国、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等方面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效率。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3 A healthy diet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在话题讨论中,笔者没有直接呈现食物,让学生判断“Is this food healthy”,而是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主动发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直观、鲜活的图片,很快就能说出“too fat/too short/have a toothache/have a cough/have a stomachache”等关键信息。在这样的铺垫下,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单元主题的意义,认识到健康饮食、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笔者继续出示食物的图片,要求学生选择与讨论:“Discuss in groups, what food should we eat more? What food should we eat less?”在正確价值观的导向下,学生能够客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选择自己喜欢但不健康的食物。在上述话题讨论中,笔者先以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他们自己探究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对生长发育、身体健康的危害,再提出话题任务。这样教学能够避免以教师的讲解与要求去限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能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深度探究。

又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单元中的第三课时,笔者将单元板块进行优化与整合,用“Culture time”板块引导学生探讨“What are Bobby and Tina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这个核心问题,并延伸出关于“Festival”的项目式探究。在这个项目式探究活动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聚焦“Chinese New Year”,以更熟悉的称呼“Spring Festival(春节)”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对中国其他重要传统节日的探讨。接着,笔者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帮助Bobby 和Tina完成探究任务单,获取“Tomb Sweep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ouble Ninth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等节日清单。然后,从中国传统节日延伸到西方节日的探究,引导学生借助动画故事了解更多的西方节日,并完成探究任务单。通过《小猪佩奇》的动画播放,学生不仅了解了许多的西方节日文化,如“Thanksgiving Day”“Easter Day”“Hallowmas”等,还看到了感恩节的火鸡、复活节的彩蛋以及万圣节的南瓜灯等。这样不仅拓展了“Culture time”板块的教学内容,还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获得“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holidays and customs”的学习体验。

三、设计阅读任务,培养输出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可以情境教学和语言活动为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活动中探究,使英语阅读的难题迎刃而解。在语篇阅读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反应,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这时教师不能以“讲”为主,而是提出不同的阅读任务,如朗读任务、问题解决任务、仿写或续写任务、角色扮演任务等,以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提高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这样,学生从听到读,进而模仿、创造,最终能够独立表达。

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单元中的“Cartoon time”板块时,笔者注重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的平衡,重视阅读方法的迁移,以问题链的形式(如下),指导学生展开任务式阅读探究。

1.What are they doing?

2.What do they want to make?

3.What do they want to tell the students?

问题链能帮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有条不紊地展开阅读探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效率,确保阅读教学既有扶也有放,在张弛有度中促进学生的阅读行为真正发生。而在语言输出中,笔者设计了“Can you make a poster for the Earth Day?”的探究任务。在探究活动前,笔者以微课的形式补充了关于“Earth Hour”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日”,了解“地球一小时”这个环保活动。“The lights will stay off for one hour for an event called Earth Hour.”通过微课的补充,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个性化海报,号召全校師生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能源,保护地球。

又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时,在话题讨论中,笔者提出“Do you know any traffic rules?”的话题,通过“Read and judge”的活动,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1.We must walk on the pavements.

2.The traffic lights have four colours.

3.We can cross the road with other people.

4.Before crossing the road, we must look left and right.

5.We mustnt run and play on the road.

6.We can play basketball on the road.

在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做“交通协管员”,为学校门口的道路设计标语,提倡学生在上下学路上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同时,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马克笔等美工工具,设计个性化的交通标语,将课程所学的“Road safety”知识融入标语中。这样实现学科教学与安全教育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设计突出的作品,笔者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德育处,投稿到校门口的安全宣传栏,让学生的活动成果得以展示。阅读任务的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探究,让学生从阅读走向实践,将独特的阅读体验转换为更加具体的问题解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用水平。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聚焦语篇阅读,深度钻研单元主题和解读文本内容,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话题的功能,并有意识地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形成与语言思维的发展,提高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在课前预设时,教师要深度解读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水平,进行更多有价值的预设;要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要积极拓展阅读资源,让阅读与课后实践相对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阅读教学中语用输出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衣萍.快乐阅读 回归童真: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J].求知导刊,2021(8):47-48.

[2] 黄宝权.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在缺陷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20(10):72-75.

[3] 张学顺,崔广进.英语词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10):56-59.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主题意义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英语专业技能课运用PBL促进语言输出的探究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