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本”理念下的校本培训实践

2023-08-25 19:50莫建明广东省佛山市第十四中学
教育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学校

莫建明 | 广东省佛山市第十四中学

教育要适应社会转型,教育观念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内容及技术等须及时革新。时下,传统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的教师还带有知识过时、手段落后、为教而教的局限。大学刚毕业的师范生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如何把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变?

我认为,需要重新界定教师的成长观和发展观,新老教师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进修的思想观念。但传统的校外集中培训,效果往往与期望存在很大反差:比如培训方式要求单一,不能适应各类不同需求,培训内容过于学术化等。而校本培训更关注本校教学实践及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

校本培训的实质是:一切为了学校,培训在学校中,基于在校教师。因而校本研究是在学校的组织下,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我校在2022年全年的省级培训中,学校2.0信息工程领导小组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培训模式得到了较好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校本培训的要求

教师职业特色与社会因素不可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均等外出进修和频繁集中培训的机会,因而校内培训首先是最现实最经济的培训方式。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校教师自主学习带来可能,使得校本培训便捷、可行。

从培训的实效来看,校本培训的空间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场所。同时,校本培训面向全体教师,通过校内各部门的合作、交流与良性竞争,进一步增强学校组织的内聚力。

我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老教师传帮带,师徒结对是我校的优良传统。近几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新进了许多年轻教师,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为使年轻教师站稳讲台,学校开展了结对子的青蓝校本培训工程。让年轻教师选师傅,师傅挑徒弟,双向选择,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引领下开始适应环境,渐入佳境,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就是要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尽快适应,同时让老中青教师优势互补。

“师本”理念下的校本培训

文明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新课程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是培养人、发展人,而不是控制人。因此,教师校本培训本质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师本”培训。以师为本就是要体现一切为了教师发展。“师本”理念下的学校就是教师发展的地方,校长就是教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新课程就是教师发展的新平台。

以“师本”理念审视校本培训,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校本培训目标应是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统一。既要考虑学校的发展,又要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要允许教师在学校总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从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制定一个自我培养目标。二是培训内容与要求应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水平相适应。首先要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还要清楚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针对教师实际和未来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即“缺什么、补什么”的菜单式培训。三是培训途径与方式应以可接受性和实效为原则加以落实和创新。要注意培训方式的开放性;提倡多元化、多样化;要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自我加压、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师本”理念下的校本培训方式

教师是校本培训的对象和主体,我校在校本培训实践中整合了“教师”和“发展”两个维度,将学校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对于新教师侧重技能培训、对于合格教师侧重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对于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侧重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校本培训:一是适应型培训,针对第一层次的教师,开展适应性专题系列培训活动。二是发展型培训,针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着眼长远,扎实开展好发展型培训。首先,经费上保证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其次,把全校教师分成梯队发展骨干教师,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一切机会;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实行“四子”工程:压担子、结对子、搭台子、给位子。

以师为本校本培训的落实离不开规范的组织管理和激励机制,因此,从校本培训的管理系统、支持系统来看,校本培训的运行主要有以下方式:

制度化培训。通过制定《教职工学期综合考核制度》《指导教师工作制度》《关于加强“三名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集体备课的要求》等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引领校本培训的深层推进。对照各项制度的实施,开展了以下形式的校本培训:

个别自修。每个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反思;师徒结对,在教学管理上设指导教师制,在班级管理中设正、副班主任制,以相关制度作保障;骨干示范,以制度形式硬性规定各级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任务,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示范力度;校本教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主动性,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现场诊断,以帮助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协作式培训。这一方式强调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校本培训管理中,这种方式虽没有刚性的规定,却是基于学校现状较为普遍的培训方式。具体的培训形式有:

同事间的协作学习,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方式包括组织竞赛、互教互学;课题引领的合作研究,由教研组长负责教研组的课题,可合并各学科的帮教群体,可合并相近小课题,形成合作课题或子课题,可根据教学能力、兴趣、爱好、培训层次等建组,这是保证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培训形式之一;校际交流协作,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做到资源“共享”。这种形式对于那些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名优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硬件设施配套建设还有待加强的学校,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师本”培训的问题解决和落实

“师本”培训是佛山十四中校本培训的理想追求。近几年,学校涌现了一批省、区、市名教师,现有省、区、市“三名人才”24人。更可喜的是近几年新教师进步快,已在教学中崭露头角。新教师对学校“搭舞台、促成长”的良好环境怀有深厚感情。当然,“以师为本”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理念上,而应反思我们的探索。我们认为,“师本”培训从理念到实践,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落实。

解决经费问题。校本培训需要加大经费投入,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建立网站、开办专家讲座等。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激励机制。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根据校情将设计与实施的重任转移到具体的组织与机构,制订科学可行的计划与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使之成为学校工作的导向。

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当前尤其要注重师德建设和教师心理压力缓减。师德建设将会事半功倍地提高业务水平,因此,校本培训要加强师德建设。同时,校本培训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如老教师的失落、教师工作负担普遍繁重、科研力不从心的焦虑感、新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等。因此校本培训不能忽略教师心理压力如何调适的问题。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学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校推介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