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产业供应链精简模式研究

2023-08-26 04:07刘会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刘会娟

摘   要:精简高效的粮食供应链,对保证粮食安全和满足消费者的升级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河南省发展高效精简粮食供应链的优势,分析河南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环境。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新流通”模式下的按需定制的现代“互联网+粮食”的粮食供应链业态,可以极大地便利群众生活,降低生活成本,避免浪费,同时保证流通过程中粮食的安全。

关键词:粮食产业;供应链精简;按需定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3-0036-03

一、研究背景

粮食物流业是发展粮食产业的根本。打造精简高效的粮食供应链,可以促进粮食产业的价值增值和高效发展,降低粮食流通环节的损耗和成本,对保证粮食安全,满足消费者的升级需求,贯彻落实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河南应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加工核心区,河南人口众多,城乡居民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为了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底线,河南规划将在五年内初步建成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河南粮食品牌,实现粮食价值增值和打造粮食产业供应链。当前河南省粮食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矛盾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柔性精准的粮食流通方式。供需不匹配已成为影响当前全省粮食产业增值的关键问题。以来自需求侧的大规模定制来代替供给侧的大规模生产, 通过订单农业带动粮食精准生产,从需求侧视角整合粮食供给侧意义深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在河南建立高效精简的粮食供应链对于维护粮食安全,促进河南乃至全国粮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新流通”模式下的按需定制的现代“互联网+粮食”的粮食供应链业态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粮食流通领域现代化水平

应用供应链创新理念和技术,发展智能粮油服务站,提升粮食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粮食产业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避免“牛鞭效应”产生,以客户订单驱动粮食产业的生产加工,加速技术和产品创新,按需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库存。

(二)方便群众生活,确保粮食供应链安全

提出的“新流通”模式下的按需定制的现代“互联网+粮食”的粮食供应链业态,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生活成本,避免浪费,同时保证流通过程中粮食的安全,维护人民日常生活安全,提高粮食的食用质量。

(三)拓宽轮询理论的应用范围

创新性地将轮询理论应用到订单分拣领域和其他连续物料等的订单分拣中,提高分拣效率和收益。

二、河南粮食供应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河南粮食供应链发展的优势分析

河南作为粮食大省,应该发挥自身核心优势,加快发展高效精简的粮食供应链,以粮带产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国家粮食供应安全贡献力量。河南自身地理区位优势给河南发展高效精简的粮食供应链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1.区位交通优势。河南地处中原经济区,交通便利,米字型高铁交汇处,全国铁路货运四纵六横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设和新农村五好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河南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交通枢纽核心省份,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起来的“郑欧班列”促进了跨国铁路的发展,使新郑国际机场成为国家发展国际航运的重要门户。河南粮食产业应抓住契机,创新发展粮食产业链,精简供应链,提升农产品价值,布局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产业优势。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加工核心区且人口众多,城乡居民对于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河南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粮食供应链生产加工的产业集群,为发展高效精简的粮食供应链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大型粮食生产加工集团在河南布局了粮食物流网络;粮食企业原有的物流部门逐渐脱离生产企业,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发展专业化的粮食物流;国营、民营企业纷纷在豫投资建立粮食流通加工企业;全省有多家国家级粮食生产加工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思念、三全、康师傅、白象等。

3.信息优势。郑州粮食国家交易中心,作为国家粮食流通改革的先行单位,是我国第一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创造的“郑州价格”影响全国粮油产品的成交价格;电商平台“中华粮网”是我国第一个粮食类电商交易平台,实现粮食买卖线上线下相结合,简化粮食交易手续,实现快速化交易,加速粮食流转,降低成本,提高粮食流通的信息化水平。随着阿里巴巴和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河南郑州,依托它们的云平台和大数据支持,会为河南信息化建设增加强劲动力。

4.政策扶持优势。河南作为粮食大省,是国家粮食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扶持的省份,通过各种资金和政策扶持河南打造全国重点粮食物流通道和全国性粮食物流节点,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粮食物流仓储配送中心。

(二)河南粮食供应链发展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薄弱。河南省现有仓储方式缺乏科学性。粮食仓储设施表现为“小弱散”。小规模平库和储存型粮仓占比大,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仓库选址和仓库规模分布较离散,缺乏科学性,导致运输成本高、损耗高。没有根据粮食散装流通的方式建设立筒仓、浅圆仓,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低。

2.流通方式落后。河南省粮食运输主要依靠汽运,运输规模较小。汽运多采用粮食袋装方式进行运输,存在多次灌装和拆包的问题,造成劳动力资源等浪费,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效降低,而且容易造成粮食污染,运输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粮食質量安全问题,无法进行全程质量追踪和监控。运输设备比较落后,没有开发粮食集装化运输设备以及针对散粮运输专门设计的运输车辆,无法保证流通过程中粮食储存的环境。

3.粮食物流行业服务水平低。粮食物流企业停留在传统的单一功能服务阶段,只提供仓储或者运输服务,增值价值低。物流设施智能化水平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物流成本高、能耗高。粮食物流网络尚未健全,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下,信息化程度远低于快消品领域。粮食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仓储设施设备和运输设施设备及包装设备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产品交接过程中效率低下。

4.供应链资源分散。粮食产业属于传统产业,仍然保持着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发展,难以使行业发展产生集聚效应,没有发挥粮食产业应有的价值。运输、储存、加工型企业,尚未形成合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深入合作,交易手续繁杂,信息化水平低。粮食企业“小弱散”,品牌意识不强,仍然停留在以量取胜的阶段,创新意识不强,资源设施老化,管理落后。

5.缺乏粮食供应链专业人才。河南作为国家粮食发展核心区和教育人口大省,全省粮食类专业人才教育资源缺乏,对于本专科粮食供应链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全省仅有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河南工业大学大力发展粮食领域人才培养,高职类院校没有一所致力于粮食流通领域人才培养。

三、河南粮食供应链发展的机遇

(一)深化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粮食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矛盾突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柔性精准的粮食流通方式。供需不匹配已成为影响当前全省粮食产业增值的关键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根据人民群众的新的需求,增加供给侧有效供给,改变以往粮食产业企业生产什么规格的产品,消费者只能被动选择的缺点。提升粮食产业价值增值,满足消费者对于粮食类产品不同种类和规格产品的需求。

(二)大力提升粮食供应链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将区块链、物联网、RFID、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到粮食供应链中,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效率是未来对粮食供应链升级的重要研究方向。

(三)非接触式配送和社区购物需求增大

后疫情时代,非接触式配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疫情期间群众对于社区购物的需求也有所增大,而且粮食属于重货,如果居民在社区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粮食,大家一定会乐于接受。

四、河南粮食供应链精简创新模式

(一)精简粮食供应链,建立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

粮食供应链精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研究仅从供应链末端即配送消费末端作为切入口来进行粮食供应链精简研究。为了提高粮食供应链的效率和规模,在全省进行粮食物流节点建设。例如,专业化的粮食物流加工仓储配送一体化的粮食物流园区。通过建立“新流通”的商业模式充分满足消费端的个性化需求。以粮食物流节点的粮食配送中心为例的“新流通”商业模式的思路为:在社区布局线上线下一体的粮油站,该站点采用自助购物式的自取机进行粮油类产品的销售。该粮油站作为精简供应链的一个节点,直接连接上游企业——工厂或区域性配送中心和下游消费者。在站内布置粮食配送中心分拣设备,消费者可以在线上或者线下直接下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地选择想要购买的商品数量,也可以按照金额进行购买,消费者由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

受疫情影响供应链中断,粮食供应链也未能幸免,众多粮食生产大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保障国内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之前有相关国际组织预测,如果新冠病毒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粮食将造成供应危机。这一言论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恐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供应链对于国家的安全发展来说具有基础性作用。尽管政府已经声明,我国粮食库存充足,能够满足国内需求,群众不要担心粮食问题。但是,受全球供应链中断影响,人们对于未来粮食安全还是忧心忡忡。所以,将粮食销售末端设备布置到社区,让大家都能较快地采购到粮食,可以减轻紧急事态发生时人们的恐慌心理,减少粮食囤积,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二)按需定制“新流通”商业模式

可以在河南省会郑州市进行试点建设,充分地分析消费需求,科学地在社区布置自助购物粮油站,经过试验不断改进。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继而加强河南省粮食品牌形象建设的影响力。

粮食供应“新流通”商业模式将以往卖方市场被动消费方式转变为买方市场的主动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粮食物流配送中心订单特征趋向于小量化、高频化和个性化,要求订单处理系统快速反应,对订单进行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现代化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的订单分拣业务效率变得越发重要。另外,学界研究发现分拣作业成本占到仓储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分拣作业时间占到订单处理总时间的一半以上。提高分拣效率对于降低成本和缩短订单反应时间非常重要,大量学者对订单分拣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拣货自动化设备研发、订单排队、订单批处理、仓库储位分配策略等。

(三)采用轮询调度分配方法

轮询是通信领域的周期性调度分配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公平、高效灵活等特征。冉文学将轮询理论应用到单元物料订单分拣中,并将轮询经典控制机理拓展到二级并行控制并比较研究多种轮询系统模型在订单分拣中的应用及其求解方法,但是其研究的轮询分拣机理为单元物料范畴,研究将轮询分拣应用到现代化粮食配送中心,可以提高订单分拣效率,降低成本,及时、高质量满足群众对于粮食的需求。

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巨大,在信息化快速发展条件下,为了提高粮油站订单在配送中心分拣的效率,将轮询理论应用到粮食等连续物料的订单分拣。研究粮食配送中心订单分拣完全—并行限定(k=1)的轮询控制机理,来推动粮食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通过轮询订单分拣模型的适用环境和变量,建立完全—并行限定(k=1)的二级优先订单分拣轮询控制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求解轮询系统的系统特性,用仿真方法验证该模型在粮食等连续物料分拣中的可靠性。

五、结束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本文结合河南省发展高效精简粮食供应链的优势,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环境。从目前来看,河南建立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粮食类专业物流园区,科学布局粮食物流节点和通道势在必行,研究消费端的粮油站“新流通”模式,可满足消费端对粮食规格、品种和质量的多种需求。为了提高粮油站订单在配送中心分拣的效率,未来研究方向是将轮询理论应用到粮食等连续物料的订单分拣中,提高订单的分拣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亚辉.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14):15-17.

[2]   赵予新.基于粮食生产功能区构建河南现代粮食产业集群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5):21-25.

[3]   冉文学,余丽艳,李明轩.基于粮食配送中心的个性化定制粮食配送中心研究:以面向重庆为例[J].物流技术,2018,37(8):67-71,134.

[4]   陈倬,叶金珠.基于供需匹配的粮食供应链变革研究[J].价格月刊,2018(3):20-26.

[5]   李慧穎,唐丽,李宁博,等.河南粮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8(18):91-92.

[责任编辑   卫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