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植的故事

2023-08-28 23:22孙婷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土豆罐子土豆

孙婷

活动的缘起

对于班级植物角应该种什么,教師与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大家觉得土豆既容易养活,也不需要太复杂的种植技术,于是选定了“土豆种植”这个方向。在教师的建议下,孩子们根据兴趣选择了“土培”或“水培”的种植方式。其后,教师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透明的塑料罐子作为种植土豆的器皿。于是,这次的“土豆种植”正式开始……

土豆烂了

“土豆种植”开始一周之后,问题出现了。最先发现问题的是选择“水培”的孩子,有的孩子的土豆长了皱纹,有的土豆刚冒出的嫩芽变黑了……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先后有9个孩子的土豆因各种问题而“死亡”了。看到原先饱满光洁的土豆,发黑变臭,孩子们的表情透露着不解与难过。经过比较,他们发现在种植的过程中,罐子里的水量要控制好,在罐子的底部加入浅浅的一层水就可以,而且隔天必须清洁一次塑料罐子,然后换水,不然土豆浸没在水中的部分就会变黑、腐烂。

教师思考:在自然种植过程中,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因素,总有一些植物生病或者死亡的情况发生。当幼儿因自己亲手种的土豆腐烂发臭而感到难过时,正是他们对于生命过程的最初感知,也是他们第一次用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天生万物、万物也终将逝去的规律。

为了让土豆长得更好,不再出现变黑发臭的情况,孩子们开始每天给土豆换水。在精心照顾自己那颗“小土豆”的同时,他们还会关注有没有哪些同伴今天没有来上学,主动帮助他人照顾土豆、清洁换水。又过了一个星期,通过在家里与爸爸妈妈讨论,他们想出了更多的可以让土豆长得更好的办法。有的孩子带来了金鱼缸里的鹅卵石、陶粒,有的孩子带来了妈妈的化妆棉,有的孩子在罐子的盖子上挖出一个洞……他们用这些材料将透明罐子里的土豆垫高,好让土豆新生长出来的根须可以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样就不需要每天给土豆换水了,也不用担心土豆会变黑发臭。

与此同时,选择“土培”的孩子也发现了问题。在小土豆们刚被带到教室的时候,孩子们对于照顾土豆特别热情,一天要浇好几次水,时常可以看到水淹土豆的场景。尤其是露出半截的小土豆,基本上就是泡在水洼里,上面刚刚冒出的嫩芽眼看着一天比一天萎靡,直至完全发黑萎缩。

土豆的现实状态使得孩子们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有的孩子想到了可以在塑料罐上扎几个小孔,这样不但可以防止积水,还能让土豆透透气,避免出现缺氧烂根的情况,从而促进其根系的生长。

教师思考:在偏安教室一隅的植物角里,小小的一颗土豆,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孩子们成了尽职的“照顾者”。他们会费尽心思为“它”的成长创造最适合的生存环境,还能够帮没来的小伙伴去照顾“它”。这其中的一点一滴折射着孩子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自然角的生命教育价值也就获得了最佳体现。

孩子们选择了用对话与试错的方式去解决因为种植环境而导致土豆腐烂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于不断观察、尝试和发现获得的。换言之,问题的解决过程促进了孩子们主动发现、自主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

土豆发芽了

两个星期之后,孩子们精心培育的小土豆们陆陆续续地生根发芽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什么每一颗土豆的长势都不一样呢?这引起了孩子们对于土豆种子和土壤的关注。在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土豆大多是一半埋在土里,所以选择“土培”的孩子可以透过透明的罐子看到土豆的整个变化。通过观察与比较,他们发现自己和同伴的土豆在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是差不多大小的,其后几周的变化也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土豆生根发芽,种植在罐子里的土豆个头越大、越饱满的,它发出的芽的根茎也就越粗壮。与此同时,罐子里泥土的多少也跟土豆芽的长势有直接的关系,泥土多的罐子里的土豆芽要比泥土少的长得好。渐渐地,由于承载的容器是透明的,孩子还能看到土豆发达的根系爬满了塑料罐子的瓶壁。

教师思考:在土豆芽的差异化生长过程中,对于“土豆种子”与“泥土多少”这两个问题的发现,说明孩子们在观察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主动探究植物生长的特性和变化规律,思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是一次集体活动无法解决的思维问题,这也是植物角存在的价值所在——在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习得相关经验,实现了主动发展。

土豆为什么……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较,孩子们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别人的芽长得很高,而我的只有一点点?为什么我的土豆只长叶不长茎?土培为什么长得比水培好?于是,我将孩子们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梳理,并与家长分享,想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进行引导。

第二天,孩子们一到教室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甜甜说奶奶挖了池塘里的泥放在罐子里,这些泥很有营养,所以土豆就长得高。玲玲说妈妈在网络上买了营养土,所以土豆长得好。还有的孩子发现自己没有把土豆种到土里去,结果造成土豆根须不发达,不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所以土豆芽长得就没别人的好。

最有意思的是一对双胞胎,他俩把同一颗土豆一切为二,分别用水培和土培的方式进行种植,结果发现土培土豆比水培土豆明显长得好,于是想到要给水培土豆增加营养,从而促进它的生长。

教师思考:孩子因为“为什么”开启探究,又在解决了一个“为什么”之后产生另一个“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基于问题的从自我介入到自我发展的良性状态。多样化的提问是一种支架,能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引发孩子们的持续探究。思考的延续,也是孩子们探究植物世界奥秘的精神延续。

故事尾声

终于,在孩子们的悉心栽培下,土豆越长越大,孩子们还迎来了新长出来的土豆。

活动反思

自然角,作为班级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科学区域向外延伸的部分,又是引发集体科学探究教学的必要媒介。置身于一个微缩的自然环境之下,幼儿通过种植、饲养等与自然角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幼儿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生命成长的丰富经验。

自然角是支持幼儿获取直接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以这次的“土豆种植”为例,通过日常对于植物的仔细观察,幼儿可以从中发现平时习以为常却蕴含奥秘的植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从而萌发对植物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

此外,在自然角种植养护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诸多真问题,这些真问题形成了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善于把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过程放慢,带着幼儿一起去质疑、解疑、释疑,从而保持持续探究的意识。

猜你喜欢
小土豆罐子土豆
爱滚的小土豆
小土豆成为富民“金蛋蛋”
一罐子清风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
大土豆和小土豆
糖果罐子
土豆喝水
土豆爱吃糖
发芽土豆带着毒
夏日罐子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