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理论推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

2023-08-28 23:22欧阳春玲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积木环节游戏

欧阳春玲

幼儿园自主游戏主要是指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为了满足自己的游戏兴趣、需要和探索欲望,自主选择游戏类型、内容、场地、伙伴和玩法,自主地与环境、材料、同伴互动交流的活动。教师用项目学习理论指导自主游戏,使幼儿经历“发现问题→计划→实施→调整→发布”的循环过程,能促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不断尝试、观察、反思、总结,在持续探究中进行深度学习。

一、项目学习理论对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价值

1.珍视幼儿的兴趣和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好奇好问作为幼儿的核心学习品质之一,但幼儿园实践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占主导地位,幼儿提问的数量相对较少。教师用项目学习理论指导自主游戏,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具有挑战性、层次性、多样性的问题,如“水倒进沙里怎么就没有了呢”“如何搭一个8层高的城堡”“轮子怎样能不滚出斜坡”等,促进幼儿持续深入地探究问题,进行深度学习。

2.支持幼儿高阶思维的参与

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对幼儿深度学习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幼儿深度学习即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富有挑战性的主题,在较长的一个时段全身心地投入,同伴间合作与探究,应用高阶思维,迁移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高阶思维的参与是核心要素,在自主游戏生成的项目学习中,幼儿有理解、分析、反思、归纳、联想、决策、应用等高阶思维过程,不断支持其学习向纵深发展。

二、自主游戏生成项目学习的实施路径

自主游戏中生成项目学习的基本路徑和其他项目学习类似,包括问题提出、猜想与计划、实施与探索、项目发布等步骤(见下图),但在自主游戏中项目学习应保证游戏的自主性,必须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年龄特点。

1.以儿童为本的问题提出环节

在问题提出环节,教师基于自主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与倾听,结合幼儿的表征与表达发现其感兴趣的问题,并予以分类、筛选和转化,形成项目驱动性问题。比如: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能会提出“为什么两种颜料在一起会变色”“蜗牛吃露珠吗?吃叶子吗?吃肉吗”“为什么他总是把我的积木碰倒”等问题。教师应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分类,进而采用不同的方法给予幼儿支持。对于“为什么两种颜料在一起会变色”这个涉及科学原理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玩“颜料变变变”游戏,使幼儿深度探究颜色的秘密;对于“蜗牛吃露珠吗?吃叶子吗?吃肉吗”这类相对封闭性的问题,实质上涉及的是“蜗牛吃什么”的问题,可以合并为开放性问题,支持幼儿围绕“蜗牛吃什么”进行项目学习;对于“为什么他总是把我的积木碰倒”这一问题,则可以转化为项目学习主题:怎么做才能让我的积木不被碰倒。显然,自主游戏生成的项目学习主题来源于幼儿,教师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和转化,从而形成可持续探究的项目学习。

2.充满想象的猜想和计划环节

猜想和计划环节主要分为猜想分析和提出方案两个步骤。中小班幼儿提出的方案往往天马行空,缺乏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大班幼儿能根据经验分析原因和提出比较翔实的方案,猜想和计划环节会比较实际且完整。比如:在混龄自主游戏“南水北调”中,幼儿遇到“管道接头漏水”的问题,幼儿提出了“水关小”“接头重合多一点”“用防水胶带修补”等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反映了不同年龄的幼儿对事物特征和关系的理解,幼儿正是在不断猜想、提出方案、尝试验证和反思中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3.内外通达的实施与探索环节

实施与探索环节可分为内、外两条路径:幼儿在园自主游戏期间,通过游戏表征、讨论和后续自主游戏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为内路径;对于一些游戏问题的解决需要增加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或者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那么就要生成自主游戏以外的活动,则为外路径。比如:在自主游戏活动“‘骑乐无穷”中,幼儿对交通规则产生了争议,教师就生成了集体谈话活动“游戏中的交通规则”、亲子社会观察活动“小区马路真繁忙”等。根据项目发展需要,两条路径可以并行实施,共同支持幼儿持续游戏及对交通规则的深度学习。

4.注重过程的分享发布环节

项目发布环节一般在项目结束之后,对探究结果或作品进行发布。在自主游戏中,由于幼儿思维的表象性和游戏发展的不确定性,自主游戏的项目发布除了在完结环节,还可以通过集体谈话的形式开展过程化的项目发布。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游戏经历,结合照片和绘画表征讲述游戏的目的、玩法、问题及解决办法,其他幼儿可以通过补充、建议、评价等参与其中,并在游戏故事推进墙上加以呈现。

三、自主游戏生成项目学习的指导策略

1.正向性的推进策略

在推进自主游戏生成项目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关注三点:一是在观察和指导过程中多关注幼儿想做什么,尝试了哪些方法;二是项目的产生应基于幼儿游戏的兴趣点、需求和问题,如幼儿在沙水区对运水有兴趣,用不同的工具进行了尝试,那么就可以生成怎么运水的项目学习活动;三是接纳幼儿的不同表现,肯定幼儿的“失败”,如幼儿用积木搭建的楼房总是倒塌,教师就需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搭建过程,引导幼儿发现倒塌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搭建方法,进而尝试有效的搭建方法。

2.多线程的实施策略

幼儿的兴趣点和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不相同。教师要允许并关注不同的游戏探索方式,并在项目化的游戏指导过程中予以肯定和指导。比如:在自主游戏“车轮滚滚”中,针对“如何让积木不中途(从斜木板上)掉下去”,幼儿提出了用手扶、加宽车道、把车道围起来等多种解决方案,分别尝试,呈现出多头并进的游戏样态。

3.可视化的建构策略

对幼儿持续的自主游戏,教师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游戏的经历得以记录、提取、反思、梳理,支持幼儿的经验建构。对自主游戏的项目化指导过程,教师可采用幼儿表征、照片分享、讨论记录、文字梳理等方式,让游戏中的项目问题、计划方案、游戏过程和解决方式等得以持续呈现。

猜你喜欢
积木环节游戏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星钻积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有趣的积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