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2023-08-28 00:48陈琳媛
电脑迷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陈琳媛

【摘 要】 国学在广义上指的是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涉及含有国家文化与艺术特征的各类学科;狭义上则指的是中国古代学说,以先秦诸子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这些国学经典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文章从高中语文国学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出发展开探讨,分析了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将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在国学经典文化教学过程中,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的建议,总结了利用特定情境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国学经典;核心素养;高中语文

一、高中语文国学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国学教育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依托

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其中包含的国学经典篇目和种类都相对较多,不仅有文言文选段、古代诗歌,还包括古代戏剧节选。这些国学经典涵盖了很多核心素养相关内容,而核心素养内涵中也有很多是从我国经典、传统文化中衍生而来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学经典文化当中蕴含的各种社会风俗、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等,都是十分值得学习的。这些不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而且能够使教师借助国学教育和国学经典实现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将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团结友爱等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语文国学教育,基于其丰富的内涵和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已然成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托。

(二)核心素养能够引导国学文化教育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指的是在科学、民族以及时代的基础上,将人才全面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从文化基础、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素质培养。当前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方面。而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主要表现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国学经典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语文教材当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教师通过正确地认知核心素养,明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能够保障国学教育方向的正確性,提升国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例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当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就要求在国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文言语句、词汇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在思维发展方面,要求国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因此核心素养能够为国学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使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和目标。

二、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作为学生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影响着学生的日后的发展和学习生涯,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要求高中教学工作不仅要加强对于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语文教学恰好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借助国学经典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够规范其言谈举止,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二)构建良好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作为高中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中的基础科目,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的任务,还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在塑造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国学经典文化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对于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与西方文化相比,国学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道理,更能够帮助青少年构建良好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其核心素养培养的进一步落实。

(三)培养学生文化传承

新时期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个人发展的培养,还需要加强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国学经典文化中不仅有着丰富的民族历史,还包括民族精神和文化。当代高中生需要加强对经典文化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学校以及教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感受、认知国学经典文化,并从中汲取力量。高中语文课堂是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的良好的国学教育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加大情感投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对于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沉浸式学习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拉近其与国学文化之间的距离。因此,情感体验是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基于情境教学的这一特点以及高中学生极强的共情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在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保障情境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必须加强情感投入,努力激发高中生的情感共鸣,营造更加真实的环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为后续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构建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情境创设,确保学生能够与创建的情境之间产生强烈共鸣,保障情境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第二,保障情境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引导性。趣味性的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率。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课堂情境的设计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引导性,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第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讨论和思考的空间,避免过多地影响或者干预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构建多元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此情況之下,情境教学法也发展出来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现场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以及游戏情境等。在实际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为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和丰富性,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相应情境模式的特点,合理选择构建情境的方式,确保教学内容与情境模式之间有着较高的匹配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多种情境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应用。例如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为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动画短片、电影节选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教师营造的情境当中。

四、利用特定情境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借助事物构建现实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的教学情境,多以虚拟情境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但若是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情境构建不合适,那么由此调动起来的激情也难以得到维持。同样,国学经典文化教学也存在一个问题,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若都是通过教师口述,以虚拟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学生也将逐渐丧失最初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教师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借助实际事物构建现实情境。相较于虚拟事物,真实的事物对于学生有更强的冲击力,学生也会对此产生更强的好奇心,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借助具体的物件作为道具,为学生创建现实情境。

教师还可以利用当地博物馆、特色建筑、古代先贤的故居等作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并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设计相应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实现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记录,最终完成情境任务。这种情境营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学习。

(二)将实际生活融入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情境的构建和创设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并进一步帮助其切实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或者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连,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用途,深切感受到知识的价值。这就需要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将实际生活当中的素材、问题等,融入教学情境。对于国学经典文化教学内容而言,其教学质量、效果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国学经典内容本身与当代学生处于不同的年代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文化底蕴相对较薄弱,学习起来存在较大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文化之间也有着较大差异,学生认为传统思想与自身生活之间相距甚远,所学的知识除了能够应对考试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用途,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积极性也就相对较低。对此,就需要教师深入探索国学经典文化中的先进性内容以及与现代教育的关联性,加强对实际生活素材的探索,收集生活资源,并将其融入情境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将国学教育当中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降低学生对国学经典文化学习的排斥心理。

(三)以模拟情境强化学生体验

国学经典文化本身有着较强的理论性,而且通常说教现象较严重,这对于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阶段的高中生而言有着极强的压迫性,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为进一步增强实际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以及课堂的活跃度,降低学生的抗拒心理,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就可以基于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进行模拟类情境创设,以此营造真实的故事情感氛围,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以及学生的参与感。在进行具有小说性质的文言文类课程的教学时,比如《鸿门宴》的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情境演绎。学生需要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肢体动作、装束造型以及语言表达等,呈现出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等人物的典型性格,以此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及其前后因果进行了解,对相应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人物每一个行为动作和语言背后的动因,以此深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人物的了解,保障国学教育质量效果。

(四)借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情境是情境教育模式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展开启发式教学,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情境创设初期进行情境的构建以及问题的设计,后续阶段中问题的讨论探索以及方案的制定等都需要由学生主动完成,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应线索,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索,最终理解国学经典的真正含义和精神。相较于“填鸭式”教学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进行自主思考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的含义,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在实际进行国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以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的建议,并通过对国学课堂的研究和分析,明确了在情境教学模式下要加强学生情感投入,科学地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应国学经典文化内容,合理应用现实情境、生活情境、模拟情境以及问题情境等,以此保障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相信随着对国学经典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相应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和实践探索,高中语文核心素质培养将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必光. 以诵读经典为途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 考试周刊,2021(45):46-47.

[2] 李保雪. 以国学经典诵读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3):9-10.

[3] 杨红秋. 彰显语文教学魅力打造经典语文课堂——高中语文诵读与分析微探[J]. 读写算,2020(17):185.

[4] 张中秋.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国学经典诵读[J]. 山西教育(教学),2020(02):9-10.

[5] 张杰.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实践探索[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11-13.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