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自然之秘 品童话之美

2023-08-29 09:12汤瑾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蝌蚪探秘小蝌蚪

汤瑾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识字写字,读准多音字“教”。

2.在边读边表演中,准确理解并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语言的特点。

3.借助图片提示,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并尝试演一演故事,提升逻辑思维和审美创造能力;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化身探秘员,初识小蝌蚪

一、探秘总动员

师:同学们,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藏着许多有趣的秘密。本单元我们将化身为“小小探秘员”,走进有趣的自然王国,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在校园广播站播放,一起分享我们探秘大自然的快乐。

二、初识小蝌蚪

1.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来说一说小蝌蚪是什么样的?(板书: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图片和句子,指名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1)随文学字,重点学习“塘”。

师:小蝌蚪生活在哪里?(出示池塘图片)

你还知道什么塘?

出示鱼塘、荷塘图片:养鱼的池塘就叫鱼塘,养荷花的池塘就叫荷塘。

(2)抓关键词,感受小蝌蚪形象的可爱。

①交流: _________的脑袋,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__的尾巴。

②比较句子,感受叠词的妙用。

师: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的尾巴。

③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用上这样的叠词,更能表现出小蝌蚪的可爱。

3.指导朗读,品味语言。

(1)采访“小蝌蚪”:你現在的心情怎么样?谁来做一做甩的动作?一起做做甩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2)变换形式读。老师把这个句子变成一首小诗,我们再读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_______________的脑袋,

_______________的身子,

_______________的尾巴,

_______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板块二   探蝌蚪之变,感探秘之乐

师:多么可爱的小蝌蚪呀,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小蝌蚪一起去找他们的妈妈,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补充课题:找妈妈)

一、初探秘密:聚焦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一:

(1)读: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2)画: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

(3)圈:小蝌蚪遇到了谁?他会怎样做?

2.交流反馈,完成表格。

3.品读语言,感受小蝌蚪的有礼貌。

(1)教学多音字“教”。

教(jiào):教室 教师 请教

教(jiāo):教书 教唱歌 教画画

(2)理解动词“迎上去”。

(出示“迎”字古文字字形图片,略)你们猜这是什么字?这就是“迎”。“卬”表示两个面对面的人,“辶”表示行走,所以“迎”就是指两个人面对面走来。小蝌蚪和鲤鱼是面对面的,所以用“迎”。谁来演一演?

(3)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小蝌蚪有礼貌的语气。

二、合作探究:学习第3~5自然段

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往前游,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由读第3~5自然段,读完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1.学生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2.借助表格梳理小蝌蚪身体的变化。学生回答后师相机板贴。

3.辨析学习“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1)辨析不同:这几个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为什么?提示学生读课文或看图。

预设:小蝌蚪和鲤鱼是面对面的,所以用“迎上去”;乌龟在前面,小蝌蚪在后面,所以用“追上去”;小蝌蚪看到青蛙妈妈时,青蛙妈妈蹲在荷叶上,所以用“游过去”。

(2)合作表演:教师读旁白,指名学生分别扮演蝌蚪、鲤鱼、乌龟、青蛙,表演读。

4.读读圈圈,感受青蛙妈妈的外貌与神态。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原来他们的妈妈是青蛙呀。(出示)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1)学习外貌,积累词语,指导朗读。

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

(2)学习动词“披、露、鼓”。

出示青蛙图片,引导观察,说一说“披”和“鼓”的意思。

小结: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青蛙妈妈正蹲在荷叶上呢。

(3)学习运用。选一选,填一填。

披   鼓   露

春天来了,田野(    )上绿装。

海水退去,海底的岩石(    )出来了。

只见他(    )起腮帮子,使劲地吹着气球。

(4)指导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青蛙的外貌和神气的样子。

5.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1)抓住感叹号,读出“叫”的感觉。

句1: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2)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小青蛙的动作,都有足字旁。)

句2: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3)表演读“蹬、跳、蹦”,表现小青蛙的兴奋与喜悦。

三、角色朗读,感受快乐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青蛙,真快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板块三    讲蝌蚪之秘,演寻母之趣

一、讲蝌蚪之变化

1.排序:老师这里有几张图,请你按照顺序给它们排一排。

2.借助图片,说说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会表达得更清楚。

二、演蝌蚪之故事

同学们,你们把小蝌蚪的秘密讲清楚了,可是校园广播站需要我们把故事讲得有趣具体,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演一演,能接受挑战吗?

1.师生共同设计评价量表。

2.小组合作讲故事,借助评价表评价。

3.小组合作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4.生活中,你们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秘密?

板块四   做蝌蚪名片,护捕虫能手

一、趣写生字,做名片

师:小朋友们,小蝌蚪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他,还给自己做了一张名片呢!

1.出示蝌蚪名片。你们看,这就是小蝌蚪做的名片,谁来读一读?

2.指导书写生字。

(1)看:你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吗?

(2)写:你们的小眼睛真会观察,那我们就一起来写写“眼睛”这两个字吧。

①怎样才能把“眼睛”两个字写端正?学生交流。

②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提醒:左窄右宽;右边的上半部分写紧凑一点;横画之间距离要相近。

③学生练写。

(3)评价:展示学生书写,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二、知识拓展,保护青蛙

同学们,青蛙是捕虫小能手,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出示补充资料)

科学小知识:

青蛙以昆虫为食,一只青蛙一天能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真是保护庄稼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哟!

课后,可以走进绘本《青蛙一家》,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邂逅童趣,与美同行!

教学评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普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的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生动的故事里。方老师在设计时,紧紧抓住课文特点,围绕核心任务,巧妙设计了观蝌蚪之形、探蝌蚪之变、讲蝌蚪之秘、做蝌蚪名片等充满趣味的小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了审美能力。看似闲庭信步,却趣味十足。

一、情境创设,生趣盎然

2022年版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应从学生语文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上课伊始,方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大自然的秘密”,创设“小小探秘员”探索自然王国奥秘这样的大情境,把学习变成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教学时,她把角色扮演贯穿于各个环节,先通过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急切、兴奋的心情,再借助头饰道具和校园广播站,让学生来讲一讲甚至演一演这个故事,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赋予了学习内容真实性。学生将自己融入故事,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实现了对课文的朗读、理解和内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要素落实,妙趣横生

语言文字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和运用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方老师在教学时通过体验、比较、思辨,梳理和积累语言文字。比如,教学“甩、蹬、跳、蹦”时,让学生做一做、演一演,体会小蝌蚪的愉悦;学习 “迎”字时,借助字理图,让学生直观理解意思;学习“披、露、鼓”“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时,通过比较、思辨、运用,体会这些词语的巧妙。最后,把写字教学巧妙地融入到做小蝌蚪名片这个语境中,形成对童话作品的独特审美。

三、多元评价,理趣并存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进行,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这堂课中,我们看到,方老师建立了多维评价视角,丰富了评价标准。如在学生准备讲故事时,不仅关注怎样把故事讲得更有趣,而且关注小组成员怎样分工、怎样配合。同时嵌入评价任务,设计评价量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评、互评、师生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在评价的同时,不断丰富评价标准,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童趣在左,审美在右,走在童话教学的路上,让阅读与审美同行,用童话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前行之路。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钱塘区文清小学/浙江杭州市钱塘区崇德小学)

責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蝌蚪探秘小蝌蚪
海里的巨头蝌蚪
从蝌蚪到青蛙
蕨类植物大探秘
小蝌蚪
探秘解忧岛
小蝌蚪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探秘牂牁江
蝌蚪
探秘“图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