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资委对央企经营考核指标体系的指标优化

2023-08-31 01:46陈雨
今日财富 2023年22期
关键词:营业中央指标体系

陈雨

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我国政府把控经济发展方向、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不同时代背景下,政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不同,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经营考核重点自然也有所不同。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企业的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明确提出,2023年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优化为“一利五率”,总体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考核指标的优化必然会带来经营活动的调整,深化对新指标考核体系的理解,明确指标调整的目标和目的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历史背景

央企经营考核指标体系的调整体现了国家对中央企业的发展定位的转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来说,指标的每一次调整和优化都是为了更加适应当时的大环境,为了更加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央企业大国重器的担当,也体现了国家对央企发展的重视。

2020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中美贸易冲突更是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环境、新形势,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新要求,在原来“两利一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两项指标,搭建起“两利三率”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旨在通过指标调整引导中央企业加强对经营效益的重视程度、提升对研发创新的投入力度,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效率变革”、强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等目标,以及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强化国资央企的示范引领、重点突破、激励引导作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中央企业,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提出引入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原有的“两利三率”指标一起形成了“两利四率”经营指标考核体系,旨在要求中央企业稳经营、拓市场,进一步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同时引导中央企业改善劳动力配置效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夯实资产质量,更好蓄势赋能。

2023年,我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周期,经济预期向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结合中央企业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国资委对央企经营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完善,将净利润替换为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替换为营业现金比率,再加上未调整的四项指标,形成了“一利五率”指标体系,旨在引导中央企业加强对投入产出效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重视程度,提升资本回报质量和经营业务“含金量”。

从近几年实践看,“两利三率”“两利四率”经营指标考核体系在引导和促进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工作决策和战略部署、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人力资本、提升发展质量、防范重大风险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利五率”与“两利三率”“两利四率”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既巩固了原有指标体系的经营成果、成功经验,又突出了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要求,实现了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科学统一,是一项更加科学、严谨和成熟的指标体系。

二、经营考核指标的主要变化

中央企业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经过近二十年的调整与优化,其导向性越来越突出,目标性越来越显著,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从2018年起,中央企业经营指标考核体系经历了“五年四调整”,考核指标也从最初的“两利一率”(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率)调整成了“一利五率”(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考核指标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战略目标等的适应与促进。聚焦最近一次的指标调整可知,相较于此前考核指标,本次指标体系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变化在于两个指标的替换:

一是将“净利润”替换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指标和利润总额指标有较大的重复性,同质化明显,对于衡量中央企业经营状况、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有限。净资产收益率为效益指标,能够有效衡量企业权益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反映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加接近资本市场的评价标准,更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中央企业的业绩表现。

二是将“营业收入利润率”替换为“营业现金比率”。从实际情况来看,营业收入利润率虽然也是效益指标,但其分子为营业利润,主要考察的是营业收入转化为营业利润的效率,体现的是成本控制能力,但体现不出收益质量,比如可能存在表面盈利较好,实际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营业现金比率的分母虽然同为营业收入,但其分子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该指标的设立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收入质量水平。

三、经营考核指标的影响分析

(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利润总额这一指标是在经历过多次指标体系调整后仍旧存在的指标,这一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利润总额的重要性。利润总额反映的是中央企业的税前利润,是衡量中央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经济指标,高水平的利润总额说明了企业经营状况好、发展速度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利润总额增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新经营指标考核体系下“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中的“一增”目标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盤的分量。

(二)对经营投资的影响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中央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的指标,债权人根据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评估贷款发放的安全性。资产负债率过高则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低,发展能力也在减弱。通过前几年资产负债率的严控,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有所下降,资产质量显著提升,财务风险明显释放。中央企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借助财务杠杆,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标志,也是企业经营能力的体现。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体现了中央企业资金杠杆水平,也是“风险底线”。

(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权益报酬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国资委作为中央企业的监管部门,有着保障出资人权益、避免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净资产收益率的管控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中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增加也体现了国资委对于中央企业发展质量的要求,即企业的运行应带来高质量的收益。这有助于引导中央企业加强对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视程度,强化资产盘活能力,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提高净资产创利水平。

(四)对企业运行的影响

营业现金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强调的是企业现金流,反映了企业营业收入中获得现金的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结合实现了财务三张主表的紧密耦合。加强对营业现金比率的考核体现了国资委对于“要有利润的收入和要有现金的利润”的监管要求的贯彻落实,体现了对现金流安全的关注。毕竟现金流犹如人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利润若仅存在于应收账款等非现金资产中,那么就无法支撑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运营等各种活动,因此通过引入营业现金比率能够引导中央企业重视经营活动现金流,提升经营业务“含金量”。

(五)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职工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水平,体现了职工的价值创造能力。这一指标不仅是确定中央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依据,也是衡量“三项制度改革”成效的依据。高水平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表明职工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营业收入,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则在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因此将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当前中央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项,有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职工能力素质、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职工劳动积极性。

(六)对创新创效的影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投入力度的关键指标,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越高,表明企业对创新创效的重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一般来说,研发工作是一项长久性工作,一项研发成果的落地转产或许会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或许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企业来说短时间内难以获取成效、收回成本。而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作为考核指标之一,能够引导中央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转化,实现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四、变更经营考核指标的作用和意义

(一)发挥中央企业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其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我国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与领域应占有支配地位,通过变更和完善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则能够很好地发挥中央企业的主导作用。比如,将利润总额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并制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的目标,则是引导和促进中央企业持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控制力、影响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综合实力,保障支配地位,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二)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维护社会简单再生产、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央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方面,保障资产保值增值既能够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物资产进行升级换代与配置优化,也是为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业务市场的拓展等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坚强的保障。另一方面,保障资产保值增值既是政府加强对国有资产控制力的有效手段,又是稳定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变更经营考核指标显著强化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比如,新增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现金比率均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确保考核指标的完成,中央企业必然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经营能力,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三)提升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与底气,一家企业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中央企业来说,只有拥有高度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经营考核指标的变更与完善很好地促进了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来说,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营业现金比率均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加强此类指标的考核,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提升中央企业资产运营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降低整体资产负债率。

(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使其与经济运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能力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运行状况。变更和完善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对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具体来说,新型考核指标体系下,2023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指标总体目标定为“一增一稳四提升”,为实现此目标,应统筹和平衡好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效益,为经济稳定运行贡献中央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两利四率”到“一利五率”是中央企业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在新环境新形势下的新变动,体现了国家对中央企业经营发展的新要求,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变更经营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发挥了中央企业的主导作用,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经济运行的整體好转。

猜你喜欢
营业中央指标体系
“太空旅馆”营业中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