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洛符命”至“得道升仙”
—— 东亚墓室“龟甲图谶”起源及传播考①

2023-08-31 08:43程雅娟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云气河图龟甲

程雅娟(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战国时,人们开始将有关谶纬思想的图像以文字配画的方式绘制成帛画,伴随棺葬一同下葬。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楚墓出土了最早的织物“图谶”(图1),即“楚帛书”。中间部分书写有8 行和13 行两篇文章,周围四边绘有13 个神怪图像,旁边附“边题”和“边文”。边文记载了每月的宜忌,包括嫁娶、用兵等,与《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篇》等时令类相似,目的是驱邪避疫、祈求福运,此为汉代墓葬“龟甲图谶”的前身。

图1 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楚帛书”

一、“河洛符命”——以汉中原为核心的“龟甲图谶”体系

中国古代至晚商皆以崇“帝”为首,但随着周人降“帝”而抬“天”的实际展开,“天”代替“帝”而为至上。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使统治阶级不断提升对天的信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设置了专门观测天象的部门,通过星宿观测来推测祥瑞,辅佐治理朝政。

古代以天文观测为朝政辅佐手段的“崇天”思想,至两汉之际则变成以“河洛符命”为核心的谶纬思想。《易经·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受命神话是指当圣王或圣人举行祭河、观河等仪式时,黄河或洛水中会有龙、龟、鱼等灵物出现,它们往往背负或衔负着象征天命的《河图》《洛书》,其上记载了未来帝王姓名、王朝兴亡甚至其所统领的地域内的山川地理,为受命圣王的治理提供依凭的法则,敦煌遗书P2683《瑞应图》即描绘了灵龟衔洛书而出的情景。因此,“龟甲”成为一种被赋予与星宿天象有关的谶纬图框。

《河图》起源位置在哪?东汉文学家李尤在《盟津铭》中写道:“洋洋河水,朝宗於海。径自中州,龙图所在。”[1]明代著名类书《天中记》也明确写道:“洛水地理,阴精之官。帝王明圣,龟书出文。天以与命,地以授瑞。按河合际,居中护群。”[2]北宋初年的著名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二提及:“孟津,夏禹将兴,神龟负图出河,并武王观兵,皆此津也。”[3]可见,古人皆认为河图初现于河南孟津地区,即今河南西部,以洛阳盆地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

正是在古代河洛之属的荥阳、新密地区发现了以“龟甲”纹为框架的墓室壁画。地理位置、出现时间皆与古史记载的“龟书出文”的情况相吻合。其“龟甲”框架内绘制的特殊图谶使人联想起《河图》《洛书》思想。

(一)起源:河洛地区的墓室壁画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4]可知,“龟甲”图形在当时是负载了“帝王录纪”“兴亡之数”的,具有祥瑞意义与预知作用。密县打虎亭汉墓、河南荥阳苌村壁画墓皆出现了以“龟甲”为单元图形的壁画。

1.“龟甲”图框

河南南阳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为“回字形”平面的平顶墓(图2),被认为是东汉早期或略晚建。主室内南北壁用四块石块砌成。南主室顶部刻月宫蟾蜍和星宿图。中室的盖石上分为两半,侧六块自西至东依次为四连环、白虎与日、十字穿环、鱼与圆点、四神等。南侧六块除第三石刻有北斗、月以及一个不明的星座之外,其余则为几何状的龟甲纹满绘装饰。“龟甲纹”由六个点连线组成,这是汉代“龟甲图谶”雏形,即“龟甲”与“星宿”组合的最早图像。

图2 河南南阳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上的“龟甲纹”

而距离南阳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不远的打虎亭汉墓,时间略晚于前者,已经出现成熟的“龟背图谶”。打虎亭汉墓群墓主人据传是帮助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战胜王莽的功臣“常十”兄弟。该墓葬多扇石门上皆为云气组成的“龟甲”图框,其间表现了瑞兽、西王母、瑞像等(图3)。而东汉晚期荥阳苌村壁画墓,墓道两侧和前室四壁及顶部满绘彩色壁画,墓顶侧壁绘赤、黑、青、碣、岱等色的云气纹组成的“龟甲”纹(图4)。可见,“龟甲图谶”的成熟图式出现在东汉晚期的豫中地区,也与《河图》《洛书》的地点相符。之后,该图谶甚至一直传至德花里2 号古坟奥室东侧天顶(图5)。

图3 密县打虎亭汉墓的“龟甲纹”线稿

图4 荥阳苌村壁画墓上的“龟甲纹”线稿

图5 德花里2号古坟奥室东侧天顶的“龟甲纹”线稿

2.空间意义

打虎亭汉墓的“龟甲图谶”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为两个墓室的前室、中室、后室和耳室的墓门正、背面;另一个区域则为2 号墓中室东段券顶上藻井两侧。

墓门分为三种组合(图6):一前后墓门皆为“龟甲图谶”;二为“龟甲图谶”与“四神纹”的组合,其中四神纹由缭绕的云气纹组成,朝里室,表现了对于主室具有“灵魂不灭”“得道升仙”的功能,“龟甲图谶”朝外则表现了对墓室的镇守与对后世家眷的驱邪避疫;第三为“龟甲图谶”与“双头凤”纹组合。

图6 打虎亭汉墓1、2号墓的墓门上的“龟甲图谶”位置图

墓中室东段券顶上藻井两侧的“龟甲图谶”:拱券顶端中间绘制有东西一排七个彩色藻井图案,在藻井南北两侧大边框内各绘制了六条竖窄条形界框,形成的十二个区域绘制“龟甲图谶”。

3.图像意义

(1)祥瑞图

首先,祥瑞图之一为西王母、东王公图像。

《河图括地象》写道:“殷帝大戊,使王孟采药于西王母。至此绝粮,食木实,衣木皮,终身无妻,而生二子,从背间出,是为丈夫民,去玉门二万里。”[5]1094打虎亭2 号墓后室石门东扇正面石刻画像上,右侧为坐于云台上的“西王母”,头饰华盖,左侧跽坐一名手执灯盘的侍女,身前跪坐一捧仙桃的侍者,旁边环绕三青鸟、九尾狐。左上角为“东王公”,右一跽坐侍者,前方为鸟和奔豹。“西王母”“东王公”之间为《河图括地象》记载的“王孟采药”,即一位赤裸上身的男子左手持采药工具,躬身正对身前的草药抡起工具进行采摘。

其次,《河图》中记载的其他瑞兽图谶。虎,《河图帝览嬉》提及:“西方白虎之所主,其帝少皞,其神蓐收。”[5]1135打虎亭汉墓“龟甲图谶”上虎豹凶猛敏捷,作捕猎状。半人半鸟,《河图括地象》提及:“孟亏人首鸟身,其先为虞氏驯百禽。夏后之末世,民始食卵,孟亏去之。凤凰随焉,止于此山。多竹,长千仞。凤凰食竹实,孟亏食木实。”[5]1102打虎亭汉墓“龟甲图谶”中半人半鸟梳双环髻,身作鸟身,张开双羽翼。龙,《河图》写道:“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赤金千岁生赤龙,白金千岁生白龙,玄金千岁生玄龙。”“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5]1218羽人,《大荒南经》写道:“羽民有羽,飞不远,多鸾鸟,食其卵,去九疑四万二千里。”[5]11022 号墓中室东段券顶中,羽人摆出各种灵动恣意腾跃姿态与飞鸟嬉戏。

(2)星宿图

根据《河图》《洛书》记载,五星运行轨迹与位置变化能反映世间人主多欲等政治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当时的高等级贵族和统治阶级内部已掌握了一套神秘的星宿谶纬体系。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是汉代星宿壁画中难得附有明确榜题者,为识别汉代打虎亭汉墓星宿谶提供重要依据。对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星宿榜题,以及《河图》《洛书》中关于星孛的记载,可对打虎亭东汉墓“龟背谶图”中星宿意向进行一些大致辨识。

郎位:《隋书·志·卷十四》写道:“郎位十五星,在帝坐东北,一曰依乌,郎位也。周官之元士,汉官之光禄、中散、谏议、议郎、三署郎中,是其职也。”[6]郎位可能指郎官之位,为中郎、侍郎、郎中等的统称。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中有榜题“郎位”的图为两位辩论的戴冠跽坐的男子,两男子中间为6 颗星(图7)。打虎亭汉墓中“郎位”为两位赤膊男子作搏斗状,中间为6 个球,象征了构成“郎位”的六颗星宿(图8)。

图7 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上绘制的“郎位”

图8 打虎亭汉墓壁画上的“郎位”

牛宿:牛宿古称“牵牛”,汉代《古诗十九首》写到“迢迢牵牛星,姣姣河汉女”。西靖边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墓室中,三星直线相连,牛郎端坐,束发戴冠,穿黄色交领右衽阔袖长袍,双手掩于袖内,身后为一头牛(图9)。打虎亭汉墓中“牛宿”为牛郎与牛相对而坐,牛郎左右持鞭,牛卧于其身旁(图10)。

图9 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上绘制的“牛宿”

图10 打虎亭汉墓壁画上的“牛宿”

觜宿:汉代画像砖中罕绘猫头鹰,而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二十八星宿”中猫头鹰有明确榜题“觜宿”(图11),与打虎亭汉墓“觜宿”如出一辙(图12)。《河图表纪》:“太白守陵觜,芒角多,天下有德令,君臣和,万物昌盛,民人丰。”[5]1211

图11 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上绘制的“觜宿”

图12 打虎亭汉墓壁画上的“觜宿”

胃宿:《史记·天官书》载“胃为天仓”,《正义》记“胃主仓廪,五毂之府也”,[7]1305《释名》载“胃,围也,围受食物也”。[8]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二十八星宿”中,顶角大星,旁墨书隶体“胃”字,可惜图像已漫漶(图13),但依旧清晰可见其轮廓为三角形,上有尖刺状,应表现了刺猬,对应“胃”字。打虎亭汉墓“胃宿”表现的则是身体为满刺的刺猬,头部则为人形(图14)。

图13 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上绘制的“胃宿”

图14 打虎亭汉墓壁画上的“胃宿”

(3)谶纬图

①云气谶

“气”在古人看来颇为神秘,“望气”活动在秦汉之际十分盛行。据《周礼·春官》记载:“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9]到了汉代,占云气成为三大天象占卜活动之一。在对云气的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后,首先要根据云气的颜色来“分野”,然后再对对应的地域作占,这种“气之分野”,《天官书》记述如下:“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上青。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10]

河南荥阳苌村壁画墓中云气纹构成的“龟背图谶”,云气纹由赤、黑、青、碣、岱等色构成,每块云气的色彩都不相同,似按气之分野作占,不同分野区域内有不同的星宿或祥瑞图,并取决于“日旁云气”,这种刻意有谋划的色彩分布显然受到云气谶的影响。

且对于占气来说,气的形状也十分重要。《天官书》以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来进行占卜。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敦煌残卷《占云气书》,更是用76 个图解释了“云气占”识别的具体形态。打虎亭汉墓墓门与河南荥阳苌村壁画墓构成“龟背图谶”框架的云气纹完全不同:前者云气似“稍云”,“稍云精白者,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当战”;[7]1337后者则为“钩云”,弯曲如钩,大抵是根据当时云气谶的解读所绘制。

②灾异谶

打虎亭汉墓与荥阳苌村壁画墓“龟甲”图框中出现了一类非常特殊的壁画,从其所处的区域来看,接近藻井或墓门的位置,不属于写实性绘画区域,而且图像主题也呈现明确意图,例如:打虎亭2 号墓后室(主室)石门东扇背面石刻画像,铺首下方“龟甲”框架中,雕刻一只蜿蜒龙,其龙首描绘巨大,怒目圆睁,口咬住垂死的鹿。龙首前方是一位头扎发巾,身着短上衣的男子,右手正持似肉状的物体(图15)。《洛书甄矅度》:“(辰星)入舆鬼,犯积尸,大臣有诛,鈇鑕用,贵人有犯罪者,若戮死。”[5]1264《河图》:“流星犯舆鬼,在钺锧者,将相诛死,贵臣废斥。”[5]1249《晋书·天文志中》:“荧惑入舆鬼,犯积尸。”[11]371《周书·武帝纪上》:“太白入舆鬼,犯积尸。”[12]龙首所咬食的鹿尸体,男人手拿的尸块,都暗示该图像与《河图》中的“星犯舆鬼”谶纬有关,“积尸”暗指灾祸。

打虎亭2 号墓后室(主室)石门东扇背面石刻画像几乎都与灾异谶有关,2 号墓中室东段券顶西起第3 幅藻井北侧条幅壁画中表现了两龙与蟾蜍,一幅为蟾蜍骑乘兽(图16),一幅为蟾蜍戏兽(图17)。《河图稽耀钩》:“蟾蜍去月,天下大乱。”[5]1112《河图帝览嬉》:“月中无兔蟾蜍,天下无宫。”[5]1118汉代《文子》曰:“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13]《春秋运斗枢》曰:“政纪乖,则蟾蜍月精四头感翔。”[14]721《淮南子》也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15]这里的“鼓造”就是蟾蜍,辟兵是指躲避兵器伤害。由此可见,汉代谶纬中的“蟾蜍”多与“避兵”有关。汉代画像砖中以月中蟾蜍为多数,亦有少数去月蟾蜍或兔,但是2号墓中室东段券顶西起第3 幅藻井北侧条幅壁“龟甲”框架之中蟾蜍是脱离西王母单独存在的。这些“去月”的蟾蜍或与战争灾异谶有关。《商君书·画策》说“虎、豹、熊、罴,鸷而无敌,有必胜之理也”,[16]熊、虎、牛象征了凶残的敌人。打虎亭汉墓的“龟甲图谶”中,“去月”蟾蜍与似虎的兽搏斗,应表现了“避凶兵”的谶纬。

图16 打虎亭2号墓中室东段券顶西第3幅壁画中的“蟾蜍骑乘兽”

这种灾异谶显然也有破除的方法,例如:1 号墓北耳室石门西扇背面石刻上出现了一张表现猎人驾鹰的图(图18),猎人头梳发髻,身穿短衣,裤腿紧束,左臂架一雄鹰,右手拿一长棍,面前有一只奔鹿与奔虎。《河图帝览嬉》:“昴宿为旌头,客星犯之,旌旗用事,主有兵起,若无事,有游猎事。”[5]1140

图18 打虎亭汉墓西墓北耳室西扇石门背面的“游猎图”

(二)发展:三燕时期陪葬鞍具

3—5 世纪,慕容皝之后,慕容氏四处征战扩大版图,随着政治雄心的进一步增强,慕容氏开始营造位列正统的舆论环境,大行鼓吹汉代谶纬理论来稳固政权。如《晋书》载记第九之“慕容皝”篇载:“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11]2825慕容德时亦记载有慕容麟反叛一事:“初,河间有麟见,慕容麟以为已瑞。及此,潜谋为乱,事觉,赐死。”[11]3161足见三燕时期谶纬盛行。

光寿二年,东晋讨伐前燕,慕容恪不仅击败晋军,还将前燕的疆域扩展到河南包括新密、荥阳一带“龟甲图谶”发源地区。因此,在盛行谶纬的文化氛围之下,也继承了河南“龟甲图谶”的墓葬传统。前燕龙城墓葬出土了多个“龟甲图谶”马鞍具,以朝阳三合成出土铜鎏金錾刻鞍桥包片为例,明显继承了河南包括新密、荥阳一带“龟甲图谶”,保留了祥瑞谶、星宿谶的图像,例如龙、风、神兽、鹿、人首凤身的羽人等。但显然去除了灾异谶。也有星宿图像,例如孤星。《春秋合诚图》:“孤,主司兵,弓弩象。”[14]769孤星由于与骑马征战有关,也被注重骑射征战的鲜卑人置于鞍座之上。

云气谶被作为独立的图像镂刻于“龟甲纹”框架之内(图19)。论望军队云气之诀:两军相当,日晕;晕等,力钧;厚长大,有胜;薄短小,无胜。重抱大破无。抱为和,背不和,为分离相去。直为自立,立侯王;杀将。负且戴,有喜。围在中,中胜;……白虹屈短,上下兑,有者下大流血。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17]可见三燕时期重视观云预测运势,而这一点直接影响了之后高句丽的“龟甲图谶”。

图19 铜鎏金錾刻鞍桥包片纹饰,朝阳三合成出土

二、得道升仙——以高句丽为核心的“龟甲图谶”体系

(一)起源:高句丽墓室壁画

475 年,高句丽攻打百济并将其首都迁至公州,其文化特色对朝鲜半岛产生了很大影响。3 至5 世纪,自慕容鲜卑进入辽西地区,慕容鲜卑与高句丽有着战争与贸易、外交等交流,并且通过高句丽与百济、新罗、加耶交流频繁,其中就包括了墓室壁画图像。

1.“龟甲”图框

从“龟甲”框架来看,德花里1、2 号古坟奥室东侧天顶装饰纹样为汉式“龟甲图谶”框架的变体。云气纹组合成“龟甲纹”,每个六边形的角处装饰果实纹样,而这种装饰在打虎亭汉墓壁画“龟甲图谶”中也可见。但相对于打虎亭汉墓、荥阳苌村壁画墓,高句丽壁画的“龟甲”框架形态更加规整、方正(图20)。

图20 高句丽德花里1号墓“龟甲图谶”的布局图

2.空间意义

德花里1 号墓(5世纪末至6 世纪初),陵墓由单墓室和墓道组成。主室四壁描绘巨大的四神,其中北壁上的“玄武”表现了一队人出行场景,为首气宇轩昂的男子是墓主人,后面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图21)。墓室顶部呈八角形,最中间八边形的藻井上表现了莲花纹。外侧云气纹组成的“龟甲”图框上描绘了日宫、月宫、星宿、银河、云彩。高句丽德花里2号墓与之非常相似。

“龟甲图谶”是墓室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藻井绘制莲花,围绕莲花,八个方向的墓顶均绘制“龟甲图谶”,显示出灵魂永生的观念。四神一般处于墓室较低的四墙位置,象征与其图谶相对应的四方土地。

3.图像意义

首先,高句丽“龟甲图谶”中蕴含了有重要寓意的具体星宿。例如:德花里1 号墓八边形墓室顶部上表现“龟甲图谶”,其中东面墙壁上,日轮下面有一条线连接两个圆表示星宿,这个星宿旁边有题记“阳星”。主室北侧的“龟甲图谶”的中央绘制一个醒目的红色的北斗七星(图22),高句丽人认为北斗七星是掌管人类来世的星星。

图22 德花里1号墓墓顶的“龟甲图谶”线稿

其次,高句丽墓室“龟甲图谶”中,逐渐去除了“云谶”以外的其他图像,但“云气谶”变得至关重要。以德花里1 号墓墓顶为例,这些云气图像是以主题形式出现在单个龟甲框架中,有的为单朵,有的为双朵,色彩、形态都不一样,显示出高句丽对于“云气谶”的重视。

(二)传播:朝鲜半岛葬具

地轴

魏晋马具基本继承了汉制,后又被三燕继承,再对高句丽、朝鲜半岛南部以及日本列岛产生影响。罗州是连接伽倻、新罗和日本的海上贸易据点。韩国罗州正村古坟群属于公元5 世纪后期,其中1 号石室内北壁东西向置木棺一口,共葬三人。中央的木棺内下葬了一名穿着“鎏金铜鞋”的40 多岁女性。“鎏金铜鞋”通过透雕技术表现了“龟甲图谶”(图23),由铜板裁剪好贴合鞋框后再裁剪出图案,并用三角利器小心地在四周压印出图案,位置在鞋面的左右侧板之上,鞋底则是双兽面与莲花。

图23 韩国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线描图

地轴:“地轴”经由高句丽传入了韩国罗州地区,并出现在韩国罗州正村古坟群“鎏金铜鞋”之中。《诗含神雾》曰:“邶鄘卫王郑,此五国者,千里之城,处(九)州之中,名曰地轴。”[18]《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山为地首,上有握契。满为四渎,横为地轴,上为天镇,立为八柱。”[5]1091可以解释为:昆仑山是帝的下道,太帝的居住地,百神的居住地,昆仑山下有地轴思想,地轴代表神圣的地区,又代表世界中心的地神。金铜鞋上的“龟甲图谶”上一神兽,类蛇,两头,称之为一身两头型(图24)。其形象与高句丽天王地神古坟壁画(图25),以及高句丽德兴里古坟天花板北侧壁画中的“地轴”(图26)非常相似,其中德兴里古坟“地轴”旁有“地轴一身两头”的榜题墨迹。

图24 罗州正村古坟青铜鞋上的“地轴”

图25 高句丽天王地神古坟壁画中的“地轴”

图26 高句丽德兴里古坟中的“地轴”

千秋万岁:《山海经·中山经》中有记载:“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19]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篇》中曰:“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20]46河南邓县学庄墓画像砖上“千秋”为“人面鸟身”,“万岁”为“兽头鸟身”。罗州井村古坟金铜鞋“龟甲”图框内出现的“万岁”(图27),接近德兴里古坟壁画的“万岁”,皆为“人面鸟身”(图28)。罗州金铜鞋上的“千秋”(图29),则非常接近天王地神古坟的“千秋”(图30),张开翅膀作欲飞状。

图27 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的“万岁”

图28 德兴里古坟壁画的“千秋万岁”

图29 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的“千秋”

图30 天王地神古坟上的“千秋”

火焰纹: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之“火焰纹”位于鞋前、后跟处(图31),在两个“火焰纹”之间放置龙等,“火焰纹”起到护佑作用。高句丽墓葬壁画中,在分隔现实与死后两个世界的交界处画了火焰门(图32),代表了空间边界。

图31 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之火焰纹

图32 高句丽阿纳克1号古坟壁画中的火焰纹

凤:罗州正村古坟青铜鞋上的凤(图33)与高句丽三室冢玄室天障上的凤(图34)一样,都是来自中国南朝的凤图像(图35)。

图33 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的凤纹

图34 高句丽三室冢玄室天障上的凤纹

图35 中国邓县画像砖上的凤纹

火焰

千秋万岁

飞鸟

飞廉

飞鸟: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出现了多种鸟纹(图36)。《魏书·魏·东夷》“弁辰条”记载:“弁辰亦十二国,……其十二国属辰王。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以大鸟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飞扬。”[21]可见朝鲜半岛在公元前就有用鸟羽送葬习俗。高句丽“舞蹈冢”壁画墓也出现了与丧葬有关的鸟的图像(图37)。

图36 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的鸟纹

图37 高句丽舞蹈冢壁画中的鸟纹

飞廉:《楚辞·离骚》有“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的记载,王逸注:“飞廉,风伯也。”[22]飞廉能致风气,给游天者启路开道,或作为升仙者遨游天际的乘骑。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的飞廉(图38)应是通过高句丽继承了汉代飞廉。而高句丽安岳1 号墓的飞廉(图39)则和打虎亭汉墓飞廉非常相似(图40)。

图38 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上的飞廉

图39 高句丽安岳1号坟壁画中的飞廉

图40 打虎亭汉墓壁画中的飞廉

忠清南道公州武宁王墓为6 世纪初墓葬,出土的百济武宁王的足座、王后的枕头上皆绘制“龟甲图谶”纹,并贴金箔。其中王妃头枕的龟甲纹中央分别用白牙、红牙、黑牙、金牙绘制大量佛教图像(图41):化生童子、摩羯鱼、莲花、法螺等。因为是王妃所用,还配以汉代盛行的凤,没有龙,显示出浓郁的佛教色彩。

图41 武宁王木制头枕上的花纹(化生童子、凤、法螺、摩羯鱼、莲花),韩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三)演变:日本列岛北部葬具

日本半岛的藤之木古坟,时间为6 世纪晚期。出土了与前燕龙城遗址高度相似的明器马鞍具,其透雕工艺与前燕鲜卑基本相同。中心主图两侧,呈现对称布局的“龟甲图谶”(图42)。

图42 日本半岛的藤之木古坟出土马鞍具,6世纪晚期

“龟甲图谶”内的图案包括:棕榈叶、鸟-棕榈叶复合体、鱼-棕榈叶复合体、龙、凤鸟、虎、狮、兽面、大象以及其他传说中的野兽。

忍冬:一为忍冬单体植物,二为动物与忍冬的复合形,动物包括大象、鸟、马卡龙等。高句丽壁画中已经出现了忍冬花叶诞生道教神仙的图景,例如:吉林集安洞沟五盔坟4 号墓藻井及北壁壁画上,玄武背面有忍冬花叶组成的菱形单元图案框架,忍冬叶子上生出莲花,莲花上站立包括道士在内的仙人。忍冬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忍冬与鸟的复合体:《魏书·魏·东夷》“弁辰条”记载:“以大鸟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飞扬。”[21]符合“升仙”的目的。忍冬与鱼的复合体(图43):古人早将鱼与死而复生理念结合。刘向《列仙传》中云:“琴高,赵人也。……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23]38足见鱼引人升仙观念。忍冬与马卡拉的复合体:马卡拉,意即“海龙”或“水怪”。印度早期的“摩羯”图像还未脱离其母题原始形象的束缚,呈现出较为原始的混合性(图44)。马卡拉在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进入印度时取代了原先代表摩羯宫的“半羊半鱼”。阿卡德文明将第十个月称为“太阳升起的洞穴”,对他们来说,摩羯宫代表了太阳从“地下世界的伟大深处”升起。象与忍冬叶的复合体:作为外来动物,像一直被视为仙人坐骑,例如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仙人骑象图”中表现的那样(图45)。汉代《古微书》云:“神灵滋液,百宝为用,则玑镜出,珠母见,白象至,……王者自养有道,则白象负不死药来。”[24]可见被冠以与祥瑞、仙界有关。

图43 忍冬与鱼的复合体(上藤之木,下德兴里壁画)

图45 象与忍冬叶的复合体(上藤之木,下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仙人骑象图)

异兽:藤之木古坟后轮鞍座的“龟甲”图框靠外部位置雕刻一对“异兽”,左边的支起左腿而坐,右边的盘腿而坐,双手放在膝盖上,伸着长舌头作发怒状,对比可知其受到了南朝艺术影响(图46)。

图46 异兽(上藤之木,下邓县南朝画像砖)

三、“龟甲图谶”传播中反映出丧葬观念变化

(一)图框与内容分离及符号化传播

“龟甲图谶”出现之初是以星宿天文观测为基础,以“河洛符命”谶纬思想为核心创制。云气纹组合的“龟甲”体现了“龟书出文”的重要意义,而“龟甲”内呈现一个杂糅了祥瑞、星宿、谶纬的组合图像,“龟甲”与“图谶”是紧密结合的整体。而传播至高句丽壁画中,“龟甲图谶”的图框与内容已经分离。月池里1 号墓墓室北侧藻井第二层三角叠涩侧面的龟甲纹内无图像,仅仅用装饰化的“龟甲”图框表现星宿空间(图47)。而在德花里1、2 号墓葬中,“龟甲”图框中祥瑞图像从图框中脱离,并以自由形态出现在其“龟甲”下部,可见原始的结构开始蜕变成不同的文化符号并出现多元组合。

图47 月池里1号墓墓室北侧藻井第二层三角叠涩侧面“龟甲图谶”

(二)被重构的墓室宇宙空间观

汉代时期,“龟甲图谶”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二维的空间。“龟甲图谶”位于墓中室东段券顶上藻井两侧与墓门上,表现了与现实相去甚远的虚幻的星宿图景。这种二维式的空间划分将墓室壁画分成人间与天上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高句丽壁画中,来自汉地的四神信仰,来自高句丽本民族的北斗七星信仰,来自南朝盛行的“千秋万岁”汇集,呈现了被重构的从低至高“升仙”宇宙空间观。

(三)从“河洛符命”至“得道升仙”的改变

在汉代中原墓室壁画中,“龟甲”是一种被赋予了与星宿有关的谶纬图框,主要用谶驱邪避疫。而韩国罗州正村古坟出土青铜鞋,出土时鎏金铜鞋内发现的骨头碎片表明死者是穿着鎏金铜鞋下葬。金铜鞋与“尸解仙”有关,所谓“尸解仙”是道教中最初级的死亡质变,即肉体重生的方式。《抱朴子·内篇》中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20]20尸解仙即先死再蜕皮。据汉代刘向《列仙传》中《黄帝》篇记载:“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焉。”[23]6意即黄帝葬在桥山后,山体坍塌,露出了棺材,却没有尸体,只剩下佩刀和鞋。意味着“尸解仙”顺利完成,墓主人升仙,只剩下刀和鞋。

从《三国遗事》《射琴匣》来看,384 年百济地区已传入了佛教,新罗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佛教文化的交流。百济文献记载中显示道教是早于佛教传入的。因此,“龟甲图谶”的金铜鞋可看作是两种宗教思想混合或共存的结果,即象征着升天和来世不灭,另一方面又期待着佛教的来世观,这些愿望都反映在金铜鞋“龟甲图谶”上。[25]

图片来源:

图1:关玉珍.有关中国天文学的出土文献[J].考古天文学和民族天文学手册,2015: 2081.

图2:周到,李京华.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J].新美术,2020(9):35.

图3-6:作者绘制.

图7-9、11、1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7(1):3-25.

图10、12、14-18: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编.打虎亭汉墓[M].香港:香港国际出版社,1999.

图19:于俊玉.朝阳三合出土的前燕文物[J].文物,1997(11):43.

图20-21:作者绘制.

图22、28、39:韩国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高句丽王朝的古坟壁画[M].大田:韩国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出版社,2020.

图23、36、37:成允吉.罗州福岩里井村古坟金铜鞋的纹样分析和意义[C].2019国际会议“古代鎏金青铜鞋与鎏金冠”,2019.

图24-27、29-34、38:罗州文化遗产研究所.得道升天——罗州井村古坟出土的镀金青铜鞋图录[M].罗州:罗州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出版,2021:102-105.

图35:作者拍摄.

图40:柴秋霞,于小雅.打虎亭汉墓异禽怪兽条幅壁画艺术价值初探[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8.

图41:国立公州博物馆.武宁王新报告书[M].公州:国立公州博物馆出版,2019.

图42-46:奈良県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藤之木古坟解读[M].东京:雄山阁出版,1989.

图47:朝鲜《劳动新闻》9月1日的报道图片,来自中国考古网的转载:http://kaogu.cssn.cn/zwb/xccz/202009/t20200904_5179100.shtml.

猜你喜欢
云气河图龟甲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汉代云气纹特征分析
汉代谶纬界对“河图”“洛书”概念的重整
——兼论“汉无河图”通说中《河图赤伏符》的官方定位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依稀海天云气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浅谈云气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文心雕龙》对“河图洛书”的接受
山河万里,天地为歌
水调歌头 一滴水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