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政党中的领导角色

2023-09-01 02:53张帅杰
学理论·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领导

摘 要: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学习型政党不同于传统的政党组织,它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发展性的特点。从普遍与特殊的意义出发,领导者因“影响他人,从而促成共同行动”的普遍属性而扮演着统合者的角色;同时,领导者因知识经济的时代属性以及政党本身的政治属性,又分别承担了学习推动者、变革引领者与愿景捍卫者的角色。因此,在建构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普遍属性与两种特殊属性的区别,并要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充分发挥这两种属性。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领导;领导角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4-0068-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2]。在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学习型政党的概念脱胎于学习型组织,其真谛在于“心灵的转变”(metanoia),这种组织以创造性学习作为组织的灵魂。“领导”一词,在语义学意义上指的是“率领并引导”或“担任领导工作的人”[3]。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4]。社会学家韦伯把领导者权威的来源归纳为超凡魅力、继承与职位使然三种,将领导者视作官僚制金字塔顶端的管理者、仲裁者。不同于传统组织中的领导者,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角色不再仅限于指挥、仲裁、决策,而将更多地扮演设计师、仆人和教师[5]。换言之,学习型政党中的领导者,指的是在学习型政党中设计、从事并指引组织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任何事物都具备普遍性与特殊性。学习型政党中的领导者也必然具备普遍属性以及特殊属性。这两种属性分别衍生出学习型政党中领导者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二、领导者的普遍属性与角色

随着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社会环境的改变,人类组织的民主化程度不断加深。领导者权力与影响力的分享程度也逐步扩大,领导者的角色由传统社会的“统治者”,现代社会的“管理者”逐步演进到当代社会的“管理者与推动者等多重角色并存”。但无论是“统治者”“管理者”还是“多重角色并存”,“影响他人,从而促成共同行动”这一领导者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朱煜善将这种普遍属性概括为鲜明的社会性、极强的引导性、突出的服务性、强烈的感召性与自我超越性五大特点[6]。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组织中每个个体都在做出决策,都在对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折中、选择。这种选择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客观事实所做出的选择,称之为“事实判断”;另外一类是基于偏好所做出的选择,称之为“价值判断”。因此,促成组织共同行动的要诀在于:一方面,要让每个组织成员都客观、真实地对某一种现象进行描述,从而做出合理的“事实判断”;另一方面,通过“灌輸”“命令一致”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决策前提,使得组织成员形成较为一致的偏好,从而做出相同的“价值判断”。

与之对应,领导者的“统合者”职能便分解为事实层面的团体学习机制建构以及价值观层面的愿景统合两个层次。按照彼得·圣吉的说法,团体学习的意义在于萃取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以及产生创新与协调一致兼备的行动,共同愿景为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产生群己的一体感[5]。建立团体学习机制的目标,是帮助整个组织客观地认知事实,实际上是利用“科学”武器来整合组织的方法;愿景统合的目标是为了激励组织中个体,用组织的偏好代替个人偏好,用组织的偏好指导自身价值判断,从而做出符合组织偏好的行为,实际是利用“命令一致”来整合的方法。

1939年召开的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4]他号召党内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提高革命本领。这种党内团体学习是阿吉里斯所指的以强化个体对现状的认知,适应组织的要求与规范,保证组织正常运转为特点的“适应性学习”[7]。目的在于提高党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期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一般性、常规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不仅将集体学习制度化、规范化,还十分重视全党学习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在职干部学习制度、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学习机制,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强化对学习的监督与考核。

“统合者”职能的另一层面是愿景统合。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的实质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是每一个个体发自内心的意愿[5]。很显然,组织中的个体面对同样的事物存在不同的价值偏好,为了实现共同行动,首先,领导者要鼓励个体愿景充分表达,在个体愿景的基础上形成组织愿景;其次,要通过命令一致、说服、诱导等方式,促使每个个体服从组织愿景,实现共同行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要有效集中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合力。前提:一是领导者需要成为优秀的“教练”,对未来环境的变化以及组织发展变迁的方向具有透彻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根植于组织的集体智慧,来源于领导者的个体智慧与组织中个体智慧的统合。二是领导者要成为愿景的“仆人”,以强烈的使命与担当感染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实现组织成员的个体愿景与组织共同愿景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8]。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愿景。为了有效实现个人愿景与党的组织愿景的有机统一,首先,领导者需要具备透彻的洞察力,善于“观大势、谋大局”。其次,领导者需要具备强韧的战略定力和为愿景不断献身的情怀。领导者唯有具备强烈的使命感与献身精神,才能有效激励组织成员,促使他们在面临决策和选择时,将组织的偏好置于个人的偏好之前,从而实现共同行动。

三、领导者的特殊属性与角色

学习型政党中领导者的特殊属性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点赋予领导者的时代属性;第二是政党这一特殊组织赋予领导者的政治属性。要认知这两种特殊属性,有必要对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政党的特点做出清晰的界定。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传统组织是依赖等级制度进行高效管理的,其高效性源自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因子,并把因子分配给专家解决,最终将各个不完全的解答做出合并[9]。在这中间,领导者作为仲裁者,在不同价值标准中做出价值选择;同时,作为协调者将各方向分工的工作成果统一起来,通过这种“统—分—统”方式来解决复杂问题。这种机械化的、制度化的组织,底层逻辑是任何事务都可以通过组织的“切分—统合”过程来解决,组织面临的新变化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切分来有效应对。切分产生的互动频次较为低下。这种“切分—统合”式的组织模式在工业时代显示出巨大优越性,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事物的性质变化极为迅捷,事物之间的联系普遍加强,这种传统的组织模式开始显现颓势。

知识经济的时代属性以及政党的政治属性,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角色呈现出以下特殊表现形式。

(一)组织学习的推动者

领导者在团体学习机制的建构中,除了要推动整个组织的科学文化学习之外,还要引领组织不断审视自己的知识产生模式,从团体中不断“萃取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帮助组织更准确地把握客观事实,从而提高用科学来整合个体的效率。这就要求领导者一方面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与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知识、信息等要素的局限性,领导者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有效整合存在于人民群众中间的对真理的零散见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性。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意识到先前对“如何带领人民致富”这一问题存在偏颇,意识到“致富”之路应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将“财富密码”的定义权交予人民。因此,邓小平同志等领导人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强调要打破追求普遍而绝对平等的思维定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鼓励各级干部群众先行先试,敢行敢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涌现出深圳特区、安徽凤阳小岗村等致富典型,最终也推动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奇迹。

作为组织学习推动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热爱学习、崇尚反思的组织生态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要前提。这种推动作用,一方面有赖于“示范效应”。领导者作为“舵手”,唯有善于学习、善于推动学习,组织的团体学习氛围与团体学习机制才能有效建立。另一方面,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激励党员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依据学习前后工作效率的变化作为奖惩、评估和晋升的标尺,才能有效避免学习的形式化、运动化。除此之外,在团体学习的过程当中,领导者的推动作用还体现为引导团体学习方法的变革。利用协调艺术,打破专业与部门壁垒,推动知识的共享,在共享中催生新知识,推动党员个体与党组织的学习方式由“获取知识”的适应性学习向“反思与创新”式的创造性学习转化。

(二)组织变革的引领者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环境变化极为迅速,对我们党的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等均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要坚持先进性建设,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变革自身,从而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领导者作为变革引领者,辨识变革方向、确立变革目标、配置资源、实现正确方向的变革是其重要职能。作为学习型政党的领导者,首先,要拥有发展的眼光,对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环境变迁的可能方向拥有清晰、准确的判断;其次,还要通过沟通与协调艺术,使得这种判断以及产生该判断背后的逻辑为组织全体所接受;再次,在接受、消化、升华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融入其他团体成员的智慧,最终将个人智慧上升为集体智慧,产生共同愿景;最后,领导者要通过自身强烈的使命与担当,利用自身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与黏合力带领每一个党员为共同愿景接续奋斗。

(三)组织愿景的捍卫者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要求领导者要始终捍卫共产主义理想,并带领整个党组织为这一愿景不懈奋斗。吴志洁认为,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能否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能否集全党之智慧形成与时代同步并能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能否将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融入头脑,融入行动[10]。捍卫愿景并实现愿景的过程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过程;其次,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四、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给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鲜活的时代之问与实践之问:如何建设一个先进的、纯洁的、强大的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建设一个学习型的政党,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历史经验,更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员中的“关键少数”,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识这种作用,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出发,理解学习型政党中的领导者作为普通领导者的一般属性以及作为学习型政党领导者的特殊属性,才能对领导者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角色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把握。一般性方面,领导者的一般属性或者说本质属性,是“影响他人,最终促成共同行动”,这种属性要求领导者扮演统合者,建设一个有效的团体学习机制,并为每一位党员擘画一个共同的愿景,团结每一位党员为着相同的目标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特殊性方面,学习型政党因其政治属性而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型组织,同时,知识经济的时代属性也给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两种特殊属性要求领导者要利用示范效应和激励机制,引导团体学习方法的创新,做组织学习的推动者;要拥有发展的眼光,精通沟通与协调艺术,做组织变革的引领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色,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看待问题,做组织愿景的捍卫者。

参考文献:

[1]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看党的建设[EB/OL].(2009-09-19)[2021-08-20].http://www.gov.cn/jrzg/2009-09/19/content_1421002.htm.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学习型组织领导者新角色[EB/OL].(2012-08-29)[2021-08-20].

https://wenku.baidu.com/view/ceba450dbb68a98271fefa4b.html.

[7]瞿宛林.中国共产党党内学习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1).

[8]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夢[EB/OL].(2015-07-28)

[2021-08-20].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8/c385474-27369918.html.

[9]Herbert A.Simon.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J].Proceedings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06,1962(12):467-482.

[10]吴志洁.建设学习型政党需深化的几点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10(4).

(责任编辑:田 苗)

收稿日期:2022-09-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超大规模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2BZZ036)

作者简介:张帅杰,博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领导
市领导会见
院领导简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我家领导
领导的人
不能和领导抢戏
领导,您的威严掉了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领导慎用“原则上”